浅析小提琴揉弦技巧的学习与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2020-12-06江苏交响乐团
□徐 捷 江苏交响乐团
一、关于小提琴揉弦技巧的概述
在演奏小提琴时,演奏者的左手通常会在指板上晃荡进而产生一定规律的音,在古典音乐时期,这一演奏方法被称为“tremolo”,也就是如今的揉弦,如果将揉弦技巧与运弓技巧巧妙结合,那么小提琴的音色将更细腻、更动听。揉弦可以说是小提琴演奏中最具特点与表现力的技巧之一,早在16 世纪就经常被各大演奏家作为音乐艺术装饰而使用,但当时并未被真正重视。到18 世纪中后期,随着小提琴艺术的快速发展与不断普及,揉弦才成为小提琴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技法与课题[1]。揉弦技巧突显了弦类乐器的特殊艺术价值,赋予了小提琴非凡的艺术魅力,使乐句间的演奏过渡更加圆润,使乐曲感情表达更加丰富,也使乐曲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提升。
根据发力部位的不同,揉弦可分为手指揉弦法、手腕揉弦法、手臂揉弦法、混合揉弦法,手指揉弦要通过手指的动作来完成,因手指的灵活性较强,所以手指揉弦与其他技法相比较为灵活多变,但动作幅度更轻小,不易受控制,所以掌握起来难度较大;手腕揉弦即借助手腕的力量来带动手指对琴弦发力,这一技法要求手臂保持不动,手指要随着手腕的摆动而变化,这一方法易于掌握,在实际操作中被广泛应用,建议初学者前期可集中学习手腕揉弦技巧;手臂揉弦是动作幅度最大的,演奏者需要借助手臂的力量来带动手指进行操作,当手臂与琴距离较远时,要求手指弯曲运动,而当手臂与琴距离较近时,手指可适当伸展,在应用时需适时调整变动,以使手指与手臂的揉弦动作相吻合,但要求手指要稳定按压琴弦;混合揉弦法即多种技巧混合运用,任何一首乐曲都需要结合多种技法才得以完美演绎,混合揉弦技巧能更全面地展现出激昂、复杂和灵活的演奏状态,在具体实践中演奏者需要根据乐曲的主题与风格选定合适的揉弦方式,也可适当自由发挥,以求达到小提琴演奏的最佳效果。
二、小提琴揉弦技巧的学习要领
在小提琴的学习过程中,揉弦技巧的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所以掌握揉弦技巧是学习小提琴的必要条件。对于揉弦技巧的学习与掌握,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演奏基本功与完善的专业知识,要了解在什么节点、何种节奏中加入揉弦技巧,才能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对于小提琴的音色特质而言,其自身所演绎的音乐类型多集中于古典、优美、冷傲的作品,而揉弦技巧具有增强音色、突出单独音调、丰富整体音感、营造音乐意境的作用,所以将揉弦技巧融入小提琴演奏中,更能展现出优美的音质效果。
任何一种揉弦技巧的根本表现都是通过手指第一关节的运动来与第二关节角度形成来回周期变化,进而通过指腹滚动使音的幅度、频率产生变化。想要利用好揉弦技巧,演奏者首先要保证琴身的稳固,左肢需稳定在最实的点上,以防止琴身的晃动;其次,揉指要固定在某一特定的点上,不能随意变动,以防音准出现问题;再次,利用揉弦技巧时需以按弦指指垫处为中轴,需要随时调整手腕和按指,使其尽可能垂直、与中轴接近。想要在揉弦时轻松些,但又不影响振幅,演奏者就需要结合不用的揉弦方式适时调整手腕与按指;最后,由于手指揉弦的难度大于其他揉弦方式,所以建议初学者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在学好手臂与手腕揉弦的前提下,具备了一定的揉弦技巧基础知识后,再接触手指揉弦,这样不易产生厌学情绪。
揉弦技巧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所有八分音符以上时值的音色处理中。不同的音使用的揉弦技巧也大相径庭,如对于快而短的音要揉音头,操作时幅度要尽量小、频率要尽量快些;对于较长且较为抒情的音,揉弦的幅度就要加大,频率要适当缓慢。此外,音乐情绪对揉弦的节奏也有着很大影响,如针对较激情的音,揉弦幅度就要大点,频率也要快些,但操作时要随时注意音乐情绪的变化,揉弦频率要相应地作出改变。有些特殊情况也要十分注意,如遇到较短的同音连弓断奏时,要对第二个音作出揉弦处理,以保证音乐效果;演奏低音时,揉弦的力度要适当加大,这样小提琴的振幅也会变大,而演奏高把位音时就要减小揉弦力度,以求演奏曲目节奏与情绪等的统一。
揉弦技巧是乐器学习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其在练习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如果没有及时纠正,长期下去就会养成不良的演奏习惯,从而影响最终的演奏效果。以下总结了小提琴揉弦经常会出现的错误与纠正方法。
第一,手型造成的错误,如手腕凸出、手指僵硬等。这一错误给人的第一演奏形象就是很别扭,演奏效果自然会受影响。纠正这一错误应从一开始学习小提琴入手,演奏者要掌握正确的演奏细节动作,可具体到身体的每一部分,如第一要调平手腕、摆顺手指,使左臂、食指、手腕到肘关节在一条直线上,然后按照相关要求,手缓慢摆动,逐渐加快,慢慢适应整个演奏过程;另外,在演奏时要尽量放松,克服紧张的情绪。
第二,在进行小提琴揉弦操作时,演奏者会经常出现小臂抖动,有时速度过快,从而导致演奏失控。这很可能是因为手指的第一关节未跟上节奏,所以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演奏者要尽量减少手臂的动作,增加手腕的动作,或单独对手腕加强练习,具体可以以手腕为轴,小臂保持不动,将手指的第一关节打开,重复做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的摆动动作。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手腕的灵活性会有所加强,揉弦的技术也会有所改进。
第三,小臂的摆放动作不规范,呈现向内转,这样会使小臂的转臂角度增大,食指的指根又琴颈相距较远,导致手指在指板上横起来。这样一种摆放状态会使整个身体陷入紧张状态,会无形中增加演奏难度,最终影响音准。为避免这种情况,在练习时,演奏者要摆正手型,食指要尽量与琴颈靠近些,这样手指就不会横在指板上,演奏时就会适当放松。
三、小提琴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对于小提琴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可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其中坚实的演奏技巧是培养小提琴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基础条件,小提琴的演奏技巧集中体现在演奏者的双手上,左手包括双音、凡因、揉弦等,右手包括分弓、连弓、挑弓等,所以我们在初次学习小提琴时就要了解各种技法,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练习。另外,对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也离不开音乐学科知识的不断丰富,掌握知识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对演奏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所以演奏者在加强实践演练的同时,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补充,可适当增强课外阅读,多参加音乐领域的交流活动,多听听各大名家的讲座,多研究各类优秀作品。在此基础上,演奏者还应多培养自身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以便后期创新演奏模式。
结 语
综上所述,揉弦是音乐表现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每个演奏者都有不同的演奏习惯与心得。演奏者只要找到正确的、适合自身演奏习惯的揉弦技巧,在对作品进行演绎时才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