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湖笔制作技艺工序图说
2020-12-05赵宽仁整理
赵宽仁 整理
图1 羊毫笔料
图2 黄鼠狼毫(狼豪)笔料
制笔作为传统手工操作技艺,一般皆由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传承学习通过口说言表、口手指点,日积月累而至心领神会,进而亲手操作,及至手法熟练、获得实际经验,方能具备生产技能。工坊间并没有将技艺技术学习、质量评判规范形诸文字图画,更无标准等级技艺秘籍传世。所以本文全凭前辈老技工口述演示,尽可能详细记录制作苏州湖笔的整个工艺流程,并配摄图影,使之更为形象直观。
苏州湖笔的一般传统物质形态和要件:
1. 动物毛:山羊毛、山兔毛、黄鼠狼毛。山羊毛、山兔毛采自太湖流域(其中的山羊毛采集地北不过南通),狼毫采用黄鼠狼的尾巴的中段,除本地采集外,还要到东北和河北去采集。图1为羊毫笔料,图2为狼毫笔料,图3为兔毫笔料。
2. 竹笔管(或硬木杆)。竹笔管料一般用青梗竹管,采自浙江安吉山区。
3. 竹管一头打孔,装套住结扎好的笔头,予以固定。
4. 笔头毛依照古法制作分“被”(今称“披”)、“柱”(今称“芯”)。笔芯做好形状后,将做好的笔披毫卷盖住笔芯,成为笔头。这就是古人所谓“桀者居前,毳者居后;强者为刃,愞者为辅”,也即“阳主阴从”制笔之道。具体地说,就是要以强的毫作柱,以软的毫作被。
图3 兔毫笔料
一、笔料毛
将制笔原料毛按长短、粗细、色泽、锋颖等不同,分成几十个品种,以供制作不同种类、不同形制、不同品质的笔选用。苏州湖笔对笔料的产地地域、季节,动物品种以及毫毛部位等极其讲究,选择好的锋颖制笔,是关键的品质保证。
二、水盆
水盆工序又称水作工。水盆是将浸在水盆中的笔毛理顺,带湿剔除不适合做笔的杂毛、绒毛和无锋之毛,并整理完成半成品笔头的形态。
羊毫水盆要经过抖、连、挑、合、圆等15 道工序;兼毫水盆要经过浸、列、配、做、搅等22 道工序;狼毫水盆要经过拔、中、索、做、起等13 道工序。羊毫水盆既要剔除断毛杂毛,又要将锋颖长短不一的毛理开,以达到“肩架齐,黑子明”,最后整理成半成品的笔头。
水盆是制笔技艺中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苏州湖笔对锋颖的讲究最能体现制作工艺的独特风格。颖是指笔锋尖端一段整齐透亮的部分,所谓锋深锋浅,是说这部分的长度。苏州湖笔的技术要求是这一段的下部界限必须分明而平齐,即每根笔毛的这部分要长短划一,不符者须一一剔除,这是个工艺关键。图4为锋颖(即所谓黑子)。
水盆技艺流程如下:
1. 用温水把羊毛浸透。(图5)
2. 拔,用手把羊毛拔齐。(图6)
3. 并,按锋颖粗细分类合并。
4. 抖,用骨梳“抖”弃羊毛贰毛和皮根。
5. 剪皮根,把“抖”出来的羊毛杂绒剪去。(图7)
6. 做根,用骨梳把绒毛梳到根部。(图8)
7. 连,用骨梳反复梳理羊毛。(图9)
8. 挺,将“连”的毛片予以分类。
9. 配锋,用样板测量毛颖长短,进行分类配置。
10. 裁披毫,以样板为标准裁去根部多余的毫。(图10)
11. 绞糊头,把叫做“糊头”的羊毛梳理均匀。(图11)
12. 发下刀,把两种羊毛垫在一起融和。(图12)
13. 绞披毫,把披在笔头外面的毫(所谓披毫)梳理均匀。(图13)
14. 修披毫,把披毫中差的毛剔除。(图14)
15. 挑披毫,把披毫中的杂毛用车刀挑掉。(图15)
16. 裁糊头,把叫做“糊头”的羊毛剪齐根部。
17. 修糊头,弃除“糊头”中的无用之毛。
18. 切笔芯,根据笔头长度需要,切除多余的毛根。
19. 分笔芯,根据长度把笔芯分均匀。(图16)
20. 起样子,做成笔头的形状。(图17)
21. 绞笔芯,把长短羊毛绞匀,使之整齐。
22. 打三转,把羊毛放在骨梳上来回垫三遍梳理。(图18)
23. 煞笔芯,把笔头的根部放在石灰水里脱脂。(图19)
24. 出水,用清水洗去笔头根部的石灰水。
25. 圆笔头,把笔头的笔芯做圆。(图20)
26. 塌披毫,把披毫摊在盖砖上挞均匀。
27. 盖笔头,把做圆的笔头裹上披毫。(图21)
28. 剃,修饰笔头。(图22)
29. 用六角菜液蘸染使固定造型
30. 立稻草灰上吸水分。晒笔头。
三、结头
结头也叫扎毫,将水盆做好的半成品笔头,用丝线进行结扎。先用铁尺击打笔头根部,使平整。用丝线扎结笔头根部后(图23、24),把溶化的松香滴于笔头根部(图25),使笔毫不易脱落。
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1. 笔底不平则笔尖会偏锋,必须筑齐、筑平。
2. 扎箍深浅适当,若扎箍偏上,则容易泛底,影响装套。若结扎偏下,则不牢固,底线松弛则易脱毛。
3. 若管细底粗则须减毫,须从笔芯笔批均匀减。
四、装套
装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装笔头,将经过精选的笔管予以挖孔,再把结扎好的笔头安装其中;二是为装好的笔配制笔帽。图26为搅孔,图27为拉脐口。
技术操作要点:挖孔中心要准,外围间隙适当,不偏不倚。孔的大小深浅正好适合所套
之笔头。还要求挫头平、脐口齐。苏州湖笔有“毫毛不脱”之美誉,此是技术关键。
五、择笔
择笔又称“修笔”,是制笔技艺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择笔是对前道工序所形成的半成品毛笔进行最后的检验和修整。通过注面、挑削、择、抹等工序,对笔头进行整形,将影响内在和外观质量的笔毛剔除,并将笔头整形。择笔全凭手势技巧,最终要达到成品“尖齐圆健”的品质要求。图28为提顶,图29为挑披毫,图30为抹,图31为挑无头。图32为羊毫笔笋状形笔头,图33为羊毫笔叶锋式笔头。
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1. 根据品种,兼、羊、狼、水笔作修整。
2. 按照品种确定标样,批量一体定制。
3. 笔杆笔头之粘合,以前用生漆、羊肝漆。胶水不多不少,无空隙无满溢。
4. 重点检择无锋毫的去除,按照“圆齐尖”产品标准修样。形状不佳者重返水盆返工。
5. 用六角菜液抹笔头使挺括。
6. 制作毛笔主要工序基本完成。随后转入刻字、上色、贴标志等包装工序。
六、兼毫水盆的不同工序和术语
1. 索毫——理齐兔毫。
2. 搭作——用盘秤称量和分类。
3. 做子摁——把顶做齐。
4. 连盖毛——把披毫羊毛拔齐。
七、什么叫“尖、齐、圆、健”
好笔有“四德”,所谓“尖、齐、圆、健”也。读到朱有舟教授论述笔之四德非常周到与精当,他说:“尖”,指笔尖外形保持合理锐度。更为重要的是,“尖”要求笔锋在书写状态下反应敏锐,收笔自然收锋。无论硬毫软毫,笔体须挺直坚实,锋颖须精纯而锐利,笔锋书写时才能灵敏收尖而不开叉。尖是个相对标准,过尖即虚。笔锋过虚易软,过满则僵,因此笔锋既要尖又要挺才好。可见尖要把握好尺度,否则宁愿稍微圆钝些。
“齐”指毛笔平展时笔尖部位无长短参差现象。就使用而言,要求行笔中笔尖平稳,受力均匀,能达到万毫齐发的效果。“齐”另有齐备之义,也指毛料的纯杂及毛笔手感均匀的一致性。在制作工序上,锋齐并不难,而处理齐与尖的关系比较难。偏“齐”则毛多必使笔锋僵笨,偏“尖”则毛少而笔锋容易虚弱无力。关键在于处理好毛料的搭配和笔形的取舍,既齐且尖,方为好笔。
“圆”要求笔身外观呈圆锥形,饱满、匀称而没有凹凸,这是从外形而言。就使用角度,则指行笔时笔体受力均匀,书写时圆融无碍,笔力浑厚。就外形而言,笔身正才能圆。
“健”指用笔时顿挫、提按有弹性。“健”的检验方法是将笔在手指上绕圈而笔绝不涩滞。刚柔相济才可称为“健”。“健”是有生命力的弹性。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见“健”字所蕴含的意义与中国最高的天人之道相吻合。
毛笔四德不仅仅是静态要求,在动态书写过程中也要求尖圆齐健,笔锋聚散自如,能聚能散,铺毫自然。可说动态书写过程中对四德要求尤为重要。制笔人最重用笔人的感受和体验,唯互相切磋,得兼动态四德,乃获技艺精进之道。因此,可以说“尖、齐、圆、健”是制笔的最高技术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