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颗粒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移植填充在颜面部凹陷患者轮廓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05王勇
王勇
河南巩义市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巩义 451200
颜面部凹陷对患者面部美观度、心理负担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均可造成较大影响和负担,是整形、美容、皮肤等科室常见的面部畸形之一。既往采用人工生物材料填充颜面部凹陷不仅费用高和易出现假体排斥及移位,导致对颜面部软组织量不均衡及容积效果欠佳,同时并发症多,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65例行手术治疗的颜面部凹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自体脂肪颗粒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移植填充治疗颜面部凹陷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07—2019-02间在我院接受手术的65例颜面部凹陷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术前明确诊断。(2)均为女性患者。(3)符合相关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循环、血液、免疫等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2)瘢痕体质者。(3)精神异常或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治疗者。(4)随访脱落者。按照轮廓修复术方法分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组(对照组,30例)和自体脂肪颗粒联合PRP移植填充组(联合组,35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术前医师目测评估面部需填充部位及剂量,填充部位范围以亚甲蓝标记,确定所需移植的脂肪数量,同时与患者做好沟通,告知手术进程及易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确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拍照存档。(2)两侧大腿根部内侧脂肪颗粒质量较高,可作为自体脂肪供区首选部位;以大腿外侧、下腹部等处为第一备选。吸脂区同样应用亚甲蓝标记。(3)采用自制一次性注射器(接专用抽脂针头)抽吸脂肪,脂肪悬混液静置数分钟后将肿胀液及血液去除后置于生理盐水中反复漂洗。然后应用钝头针头挑出纤维束及脂肪组织,取纯黄色脂肪颗粒备用。同时按Landesberg二步法制备PRP。注射器抽取枸橼酸钠抗凝剂及适量血液,注射于离心管,随后以2 000 r/min离心10 min,对底层红细胞进行抽取,在2 200 r/min下进行离心处理10 min,共2次[1-2]。之后提取PRP并按1∶3或1∶4比例将PRP与自体脂肪颗粒均匀混合,再用专用转换接头将PRP与自体脂肪颗粒混合液转移至1 mL注射器中备用。制备整个过程均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4)移植填充操作时患者取平卧位,面部填充区域行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用注射器将脂肪颗粒,联合组将PRP与自体脂肪颗粒混合液移植到凹陷部位。注射移植中根据不同凹陷部位采取多层次、由远及近、扇形状等方式实施注射,并依据受区面积及深度选择不同的注射量。注射时保持适当压力,避免压力过大增加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风险。注完成射后,轻柔按摩移植部位周围,使脂肪粒在皮下完全扩散。采用弹力绷带适度加压包扎固定[3]。必要时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可根据填充效果再次实施填充术。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1)总满意率:术后6个月时由患者根据凹陷处恢复及并发症评价术后总满意率,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3个等级。术后凹陷处变得饱满平整,皮肤质地光泽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为满意。凹陷处基本恢复平整饱满,皮肤质地光泽有所改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为基本满意。术后凹陷处恢复不佳,皮肤质地无改善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2)二次填充率。(3)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对手术效果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二次手术填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0~12个月,吸脂区及填充区均未出现脂肪栓塞、感染、坏死感染、脂肪液化、血肿、色素沉着、感觉迟钝、局部凹凸不平等并发症。
表2 2组术后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情况及二次手术填充情况
3 讨论
与其他生物材料比较,自体脂肪生物来源广泛、相容性好且可排除免疫排斥反应等可能,术后移植区形态自然、手感好,改善面部凹陷和皮肤松弛等效果显著。同时取材比较方便且来自患者的身体其他部位,不仅成本低,物美价廉;而且对部分患者实现填充面部凹陷的同时,通过抽取局部过多脂肪亦可达到减肥的效果[4]。但实施中也存在诸如感染、形成脂肪结节、脂肪成活率过低等问题,对效果可产生一定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家文献报道PRP在颜面部凹陷患者修复手术中均有肯定的效果[5-7]。其原因在于:PRP是自体血经过离心、分离而获得的血小板血浆的浓缩物。其中血小板的浓度为全血的3~6倍,且能够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新的胶原蛋白,诱导间质干细胞分裂、分化,刺激血管生成,以及激活组织的再生,从而达到促进细胞生长繁殖、胶原蛋白生长,以及丰富的抗炎物质和血浆营养等作用,实现提高自体脂肪移植填充后的存活率和可靠的抗炎等效果。
本研究对联合组患者应用自体脂肪颗粒联合PRP移植填充术,与单纯应用自身脂肪粒移植填充术的对照组比较,术后患者总满意率更高,且二次填充手术率更低。说明前者在面部凹陷填充后面部轮廓恢复更为自然,患者总满意度更高。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脂肪栓塞、感染、坏死感染等并发症。说明在两种术式均有较高的安全性。需注意,在实施移植及填充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尽量使用小孔径针头注射器抽取能够获得足够小的脂肪颗粒,能够预防和降低感染及术后形成脂肪结等风险。此外,虽然自体脂肪与PRP联合技术已经在整形外科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但目前还处于临床摸索阶段;且由于临床对PRP与脂肪混合最佳比例,抗凝及激活剂对脂肪成活率的影响情况,以及术后脂肪成活率的评估等方面,仍无法形成明确且统一的数据、评价标准及有效手段等。因此,PRP作为在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的作用机制和远期效果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