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CT与C型臂X线机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脊柱病变的诊断效果
2020-12-05李宝田潘玉林郭小伟郭亮兵杨广辉郭营
李宝田 潘玉林 郭小伟 郭亮兵 杨广辉 郭营
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二科 郑州 450052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脊柱病变的检出率逐渐提高[1]。脊柱肿瘤或感染类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2],虽然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对脊柱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但治疗方案的选择最终需要依据病理学的检查结果。目前临床上对脊柱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为CT及C型臂X线机(C型臂)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01间在我科行经皮穿刺活检的56例脊柱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影像学证实中下胸椎或腰骶椎椎体病变,考虑肿瘤或者感染性病变的患者。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机制异常,无法完成俯卧位局麻手术的患者。共有56例患者入组。依据引导方法不同分为2组。CT组20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C型臂组36例,行C型臂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本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郑州市骨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术前均完善常规检查和专科检查。指导患者行体位训练。仔细研读影像学资料,设计好穿刺路径。使用冠龙脊柱穿刺活检套件在局麻下进行穿刺。C型臂组于手术室在万东HMC-36型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椎弓根入路穿刺。CT组于CT室在GE16排螺旋CT引导下根据术前影像资料选择穿刺入路。穿刺中注意避开重要血管及神经,并根据影像监控调整穿刺方向及深度,直到取得满意标本为止。
1.3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从摆体位开始到切口包扎完成止。并发症:心脑血管意外,血管神经损伤。活检阳性率:穿刺获取标本能得到阳性病理结果的比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活检阳性率 CT组手术时间35~55 min,平均42.05 min;C型臂组为15~35 min,平均24.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6,P=0.003)。CT组术后1 h发生心绞痛1例(4.34%),对症治疗后改善;C型臂组术中出现1例(2.78%)神经根刺激症状,调整穿刺位置后症状即刻消失。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162,P=0.151)。术中均获取肉眼可见满意标本,C型臂组活检阳性率为94.44%(34/36),CT组为95.00%(19/2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350,P=0.430)。
3 讨论
脊柱病变包括非典型脊柱感染性病变、脊柱结核、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脊柱病变的性质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亦不相同。近年来,随着肿瘤药物学的研究进展,可供骨肿瘤选择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治疗效果亦明显得到提升。如靶向药物可用于难治性骨巨细胞瘤,控制疾病进展和复发[3-4]。脊柱转移瘤在原发病灶药物良好控制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整块切除获得良好预后[5]。因此,正确的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临床意义。
脊柱病变的诊断必须遵循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三结合原则,但治疗方案的确定最终还需依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制定[3]。而有效获取标本是准确病理诊断结果的前提。经皮穿刺活检是创伤小的检查诊断手段。脊柱病变因毗邻重要神经,对穿刺的方向、深度,以及角度均有较高要求。CT和C型臂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因容易操作而成为目前脊柱外科最常用的两种获取满意标本的方法。本研究2种方法阳性标本获取率均达到100%。C型臂组活检阳性率为94.44%,CT组为95.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能显示病变椎体及其毗邻组织的影像,适用于脊柱所有的节段。其引导精确度高,进针深度和方向更精确,不但是临床多学科使用的方法[6-8],而且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也较为成熟。叶勇军等[9]曾报道100例CT引导下穿刺并发症发生8例(8.00%),3例穿刺部位血肿(均为颈椎),2例神经损伤,2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肿瘤针道种植。但本研究术后1 h仅发生心绞痛1例(4.34%),可能与本研究未纳入颈椎椎有关。
C型臂经皮穿刺活检操作简单、快速,因此术者和患者受到X线的辐射较少。但由于颈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尤其是椎动脉的存在,其仅能显示骨性结构,故穿刺风险较大;因纵隔、胸廓等影响,C型臂对上胸椎的分辨率较差,往往难以获取清晰的图像,故不宜应用于颈椎和上胸椎病变活检。故本研究仅纳入下胸椎及腰骶椎病变的患者。任文涛等[10]报道CT引导穿刺成功率为91.7%,而C型臂仅为78.5%。认为C型臂对于微小病灶显示不清,难以取得满意标本;对于位于椎体后缘病灶因C型臂引导穿刺多采用椎弓根进针点,因进针角度等往往难以准确取得标本。本研究2组均获取肉眼可见满意标本,与我们在术前对影像资料的研读与穿刺设计,和C型臂组未纳入穿刺路径难以达到病灶的病例有关。
综上所述,在脊柱病变的诊断中,CT与C型臂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均是安全和阳性标本获取率高的检查手段,其中C型臂引导经皮穿刺术的时间较短。对于下胸椎及腰骶椎病变,推荐首选C型臂引导。但对于病变局限,经椎弓根入路难以到达病变位置的,应选择CT引导。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有:(1)样本量较小。(2)未将颈椎和上胸椎的病例纳入。因此结果还需今后进行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