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小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与传统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2020-12-05张建丰
张建丰
河南济源市中医院骨科 济源 454650
桡骨远端骨折是在直(间)接暴力作用下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内发生的骨折[1]。患者常表现为腕部活动受限、疼痛、红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手术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常用手段,但对老年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可能导致骨折端血运受损,不利于预后[3]。基于此,我们开展一项小样本前瞻性研究,以初步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与传统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2018-03—2019-05间于我院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的7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均符合桡骨远端骨折的有关诊断标准[4-5]。(2)年龄≥60岁的闭合性骨折。(3)未接受其他治疗。(4)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陈旧性、病理性、代谢性骨折者,以及多发骨折者。(2)合并患肢软组织损伤、感染,以及关节脱位者。(3)神经、认知、血液系统障碍,以及临床资料不全者。依据外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石膏外固定组(石膏外固定组)和小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组(联合小夹板组)。
1.2 方法 石膏外固定组:依据患者体形及前臂长度制作石膏模型,宽度为前臂周径的3/4,下至腕横纹下约1.5 cm,上至前臂上1/3。患者取坐卧位或平卧位,外展患肢,前臂旋于前位,保持手背向上。医师一手紧握患者腕部,一手扶住患肢肘位,牵引2 min后进行按压、复位。石膏进行外固定后用三角巾将患肢悬挂于胸壁前。联合小夹板组: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骨折类型、位移程度、骨骼质量进行分析。患者取坐卧位或平卧位,手背向上,外展患肢。医师一手紧握患侧大拇指及大鱼际肌,另一手紧握小鱼际肌,行3 min牵引骨折复位后采用合适的小夹板固定。伸直型骨折,将衬垫分别置于背侧夹板远端、掌侧夹板近端,确保夹板近在心端在前臂上1/3处,背侧夹板远端、桡侧超过腕关节。屈曲型骨折,衬垫分别置于掌侧夹板远端、背侧夹板近端,确保桡侧夹板远端、掌侧夹板在腕关节前。使用夹板对掌侧、背侧、桡侧、尺侧进行固定,保证夹板超过腕关节。最后,在掌曲尺偏位使用石膏托固定腕关节,确保前臂旋后位,腕关节、肘关节不超过石膏托。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依据桡骨缩短长度、外生骨痂出现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评估的患者预后效果。(2)疗效判定[6]。优: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骨折复位、愈合,外观正常,活动不受限,无痛感。良:骨折复位、基本愈合,外观无明显畸形,活动有所受限,掌倾角3°~6°,偶尔酸痛。可:骨折基本愈合,远端轻度位移,外观无明显畸形,活动轻微受限,掌倾角0°~2°,轻度疼痛。差:骨折基本愈合,外观畸形,活动受限,持续疼痛。治疗有效率=(良+优)例数/总例数×100%。(3)腕关节功能:末次随访,采用Green-O′Brien腕关节功能评分[7]评价腕关节功能。包括握力平均、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等4个维度,每个维度25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腕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处理及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Mean±SD”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研究周期内共纳入符合标准的78例患者,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 联合小夹板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石膏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腕关节功能 联合小夹板组腕关节功能Green-O′Brien评分均高于石膏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预后情况 联合小夹板组桡骨缩短长度、外生骨痂出现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均短于石膏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2组腕关节功能比较(±s,分)
表3 2组腕关节功能比较(±s,分)
表4 2组预后情况比较(±s)
表4 2组预后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桡骨缩短长度(mm)外生骨痂出现时间(周)骨折线消失时间(周)39 0.14±0.03 7.02±1.63 12.23±1.45石膏外固定组 39 1.09±0.31 8.54±1.32 15.87±1.73 t值联合小夹板组19.049 4.526 10.070 P值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桡骨远端位于松骨质与皮骨质的交界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极易发生骨折。加之老年患者的骨性相对脆弱,受伤后会使骨折端发生再位移,形成重叠位移,导致患者疼痛和腕关节功能受损[8-9]。修复受损腕关节功能是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目的,寻找有效、安全、创伤小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中,联合小夹板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石膏外固定组,提示手法复位小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石膏外固定组根据患者体形及手臂长度,制作适合患者的石膏模型,可塑性及稳定性较好。但石膏塑型后具有不可变性,患者无法根据患肢肿胀消退程度进行松紧度的调节[10]。一旦松动,进行更换石膏又会使骨折发生位移,影响骨折端稳定性,引发关节活动受限、桡骨缩短等并发症。手法复位小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不仅具有手法复位小夹板的优势,可以根据肿胀程度及时调节松紧度,避免骨折位移;又具有石膏外固定优势,防止前壁及腕关节活动,跨关节进行固定,有利于骨愈合[11]。李翰鹏等[12]研究发现,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手法复位小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石膏外固定。
本研究中,联合小夹板组治疗后握力平均、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等评分及总分均高于石膏外固定组,表明手法复位小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手法复位的操作较为简单,且安全性高,对骨折端周围组织损伤较小,不会影响骨折端的血运,故可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而且小夹板外固定的优势有:(1)通过夹板、衬垫的约束力进行空间固定,确保骨折端在同一水平维持稳定,有利于腕关节面保持平整状态,可以有效降低骨折再位移的发生[13]。(2)小夹板固定属于弹性固定,能够避免固定引发的肌腱紧张,有利于加快腕关节功能恢复。任振山[14]等的研究显示,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加快恢复速度。本研究中,联合小夹板组桡骨缩短长度、外生骨痂出现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均短于石膏外固定组,说明手法复位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可以缩短骨愈合的时间,减少对桡骨的损伤,与杨兵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小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腕关节功能理想,有利于缩短愈合时间和改善预后。但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