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民族弓弦乐器重奏之教学难点研究

2020-12-05

北方音乐 2020年13期
关键词:重奏胡琴音准

吴 彬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弓弦乐重奏”的名称源自诞生于18世纪欧洲的“弦乐四重奏”。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形成于18世纪的欧洲,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也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经典的组合,虽然在这种组合中找不到交响乐般庞大的气势,也看不到歌剧中宏大的场面,但这种体裁的音乐却以精致抒情为特色,能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亲切交谈式的音乐气氛。“弓弦乐重奏”,顾名思义,就是由四种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发展至今,仍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演奏类型。由于在音色上相近以及乐器形制结构的严谨,对弦乐演奏者来说都是非常严苛的考验,而透过精湛的演奏技艺与完美默契的合奏,能进一步表现出音乐本身丰富细腻的内涵,成为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细致的重要器乐体裁。

民族弓弦乐器重奏,是以中国民族传统乐器——胡琴为主奏乐器,乐队编制与形制借鉴西方弦乐四重奏而产生的新兴室内乐组合形式。

一、中西融合,弘扬民族弓弦乐重奏

胡琴,是中国民族弓弦乐器的代名词,也是中国传统拉弦乐器的总称,其历史悠久,形制古朴,包含了二胡、中胡、高胡、京胡、板胡、大胡、四胡、坠胡等,均用马尾制成的弓子演奏,音色似人声,柔和圆润,延绵悠长,耐人寻味。

胡琴演奏艺术在当今民族音乐舞台上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离不开历代胡琴演奏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与创作中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奋斗。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演奏与创作经验,尤以中国近现代的华彦钧先生、刘天华先生、蒋风之先生、孙文明先生等为杰出代表,对本在戏曲乐队中作为伴奏乐器的胡琴进行不断的改良、发展与创新,使之既保持着戏曲音乐的伴奏功能,又能作为一件独奏乐器在音乐舞台上绽放光芒,同时又将胡琴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引入到高等音乐院校教育,从此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得到大步提升。代表曲目有《二泉映月》《听松》《流波曲》《良宵》《光明行》《三门峡畅想》《长城随想》等。

二十一世纪初,在各大民族器乐比赛中陆续出现了不同形制组合的民乐重奏形式,如女子十二乐坊、四君子、金豈组合等,当时最为常见的是弹拨乐组合和打击乐组合。受西方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的启发和影响,弓弦乐重奏组合根据中国传统的胡琴家族按音域范围与音色等特点进行了合理的分声部编配,由高胡、二胡、中胡担任主要演奏声部。2010年后,以我国各大专业音乐学院为领衔,“圣风组合”(中央音乐学院)、“四君子”(上海音乐学院)等逐渐兴起,并在音乐舞台上崭露头角且被广大观众所接受。至今,各大专业艺术团体、音乐院校、综合类大学、自由音乐人等都十分重视民族弓弦乐室内乐团的建设,并频繁在各种各类赛事与演出中亮相,效果不同凡响。

与此同时,弓弦乐重奏的曲目也层出不穷,从由二胡传统独奏曲目改编的《病中吟》《赛马》《二泉映月》《光明行》等,到当代作曲家专为弓弦乐重奏组合量身定制的创作曲目《游击队之歌》《打虎上山》《蛤蟆洼》《炫动》等。这些组合和新作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胡琴的演奏技艺,更突破了胡琴作为单一独奏乐器时的局限性,拓宽了胡琴的表演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与专业艺术团体、十大音乐院校的专业演员和专业学生相比,高等职业艺术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的专业学生存在着演奏基本功薄弱、音乐理论知识欠缺、专业学制学时短等弱点,如何增强学生的演奏能力,并将演奏的技能转化为学生的教学能力,如何在专业教学中将弓弦乐重奏这个新型室内乐形式融入课堂并展现在舞台,并使其成为高职院校所要求的高技能、高理论的”双优”学生,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随着近现代民族器乐作品写作手法的不断提升,演奏作品层出不穷,民族器乐曲的表现力也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丰富深刻,演奏技术不断被拓展的形势下,民族弓弦乐器的演奏仍应恪守其对音乐基本要素的要求,如何能使演奏者具有扎实的演奏基础,如何驾驭丰富多变的作品以表达乐曲意境,加强基础训练,成为训练的重中之重。

二、针对难点,注重训练方法

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以及音的强弱和音色。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1]。在乐器演奏中所谓“音的高低”,即指音准;“音的长短”,即指音符的节奏与时值;“音的强弱”,即指音乐演奏的力度变化;“音色”,即指音乐演奏中对力量的综合控制能力。对音乐基本要素的追求也成为了专业教学与基础训练中不懈探讨与努力的方向。

在音准的训练上,力求音高无偏差。对于弓弦乐器来说,乐器的构造形制(无品、无键、无音位显示)决定了此类乐器的音准控制是极为不易的,在演奏过程中完全依靠演奏者的耳音辨别能力与各把位的指间距熟练掌握程度来完成旋律的演奏,因此,在音准的训练上应尽可能做到科学严谨。

首先,巩固概念,从音准概念上可分为首调(简谱)与固定调(五线谱)。在首调概念上,需对胡琴类常用的六个调从内外定弦到音程指距到各把位指法均要烂熟于心;在固定调概念上,因民族器乐学生自小习琴接触的多为首调简谱,因此对专业演奏者而言,五线谱音符、调式的学习与练习需在心里不排斥、不抵触的基础上同时要求熟练掌握,并且还能做到用心练习,边哼唱、边练习、边分析,细致分析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七声音阶)音乐与西洋的十二平均律音高上的细微差别。

其次,在音准的练习中可分几个步骤进行:(1)相对固定把位与固定指距,以自然音阶为例,当相邻的两个音是全音时,手指指尖张开适当的距离按弦;反之,当相邻的两个音是半音时,手指指尖并拢按弦;(2)可借助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钢琴、电子琴等,或带显示器的校音器进行“无限反复循环”练习,通过这样“机械式”的音高对比练习,也可逐步提高演奏者敏锐捕捉准确音高的能力;(3)通过音阶、琶音等科学手段进行“协助式”练习,音阶、琶音是弓弦类乐器的基本训练内容之一,这种训练内容除了能加强学习各调的音程指距与把位指法,重点还能通过反复练习提高音准的控制力,锻炼演奏者手指的灵活性及对换把、运弓技术、力度的掌握[2]。在音阶、琶音的练习中,必须注意演奏方法正确,谱面音符与把位指法演奏正确规范,出音准确干净,左右手配合默契严密,可先用慢速练习,待熟练后再逐渐加快速度。

在节奏与时值的训练上,贝多芬曾说过:“理解音乐最不可缺的是节奏”。可见,节奏是旋律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音乐的灵魂。节奏与时值就是音符所占的时间值,也就是音符的长短。如果不能正确地掌握音符的节奏与时值,那么演奏出来的乐曲将会面目全非[3]。在演奏前,演奏者必须熟练认知与演奏各种常见的拍号名称与音符名称,如2/4、3/4、4/4、3/8、6/8、2/2、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休止符、附点节奏等。

本文列举了在弓弦乐重奏实际授课与排练过程中出现的较常见的节奏训练问题,诸如休止、前十六、后十六、切分音、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等,以及复杂拍号,如2/2、5/8、7/8等,同时借鉴打击乐的训练方式,进行较深刻的剖析与解答,力求使演奏者对胡琴的演奏既保持个性化的理解,又忠于节奏与时值,共同准确、完美地演绎作品。

(一)节拍与节奏的训练

节拍的训练,是通过在弓弦乐重奏实际授课与排练过程中,解决通常遇到的简单拍号(2/4、3/4、4/4等)与复杂拍号(1/4、2/2、3/8、6/8等)、较难拍号(5/8、7/8等)。能通过寻找重音掌握拍号与旋律的律动关系等手段与方法,使单一的阿拉伯数字在组合后能在演奏者手中“重获新生”并不失灵动。

节奏的训练,也是弓弦类乐器重奏训练的重点之一,种类繁多的节奏变化使原本简单的音符衍生出了无穷的律动之美。以下,拟通过对节奏类型的分析,解析弓弦乐重奏实际授课与排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节奏问题,并通过正确合理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的。

演奏过程中常遇的节奏型大致可罗列为:(1)简单节奏: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平均组合、十六分音符平均组合等;(2)较复杂节奏:附点节奏、休止节奏、切分节奏等;(3)复杂节奏:跨拍休止、跨拍连音线等。

训练过程中可借鉴打击乐的训练方式,个体训练时可把节拍器当成助手,合理利用节拍器机械化速度的特点进行训练,找重音、找拍点、找速度,通过上百次、上千次、无数次重复训练,将重音与拍点熟记于胸;合作训练时,在平时个体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眼睛余光、同呼吸、看指挥,以达到节奏、节拍与速度一致的训练效果。

(二)通过音值组合法加强节奏律动的训练

将各种拍子中的不同时值的音符,按照各自拍子的强弱规律和结构特点进行组合的方法分层次教学,训练重奏中各种类型节奏的律动。

(三)速度的训练

此处的“速度”通常特指快速度下的训练,要求演奏者能通过相对放慢速度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四)合作能力的训练

弓弦类乐器因制作材料、乐器形制、演奏方法大致相近或相同,在重奏教学中出现的难点也会几近相同,以复杂、疑难节奏的解析与反复训练为例,使演奏者们可以通过节奏的训练,力争做到心手合一。

在力度的训练上,因弓弦类乐器演奏的力度着重体现在右手的运弓上,因此,合理的运弓成为力度强弱体现的保障。运弓是否得当与胡琴的发音、感情的处理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通常在一般情况下,右手运弓需右肘自然下垂于身体右侧、大臂与小臂基本呈直角状,拉(出)弓与推(进)弓时均在肩膀放松的前提下,以旋律速度的要求,以大臂为主导,自然地带动肘、小臂、手腕、手指向拉弓(右)与推弓(左)的方向做相对匀速的行进,且弓毛应自然贴平琴筒靠紧琴弦,使其在左右来回运弓时的运行路线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弓毛与琴筒摩擦越接近于平行,胡琴演奏的声音则越干净好听。同时,演奏强力度时应多用手臂的力量,演奏弱力度时应多用手腕的力量,运弓的手腕不论是慢速长弓还是快速短快弓,无论何种速度、何种力度都要保持相对的松弛,又要有一定的柔韧性,力求做到手腕与臂力相融相继,音色音量纯正平衡。

在音色的训练上,胡琴因“声如人声”,所以是以音色见长的乐器种类。演奏者在通过对上述音准、节奏、力度的规范训练后,对演奏音色的“美丑”也应该加以辨认与品味。美,是一种感受,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对客观事物或人物的外部形象、特征进行品味和联想,所感知到的好的东西,就是美的感受[4]。柔美,对于弓弦乐器而言更是最能体现胡琴音色特征的一种美感。柔美的音色最善于表现大自然的和谐悠然、诗情画意、愉悦欢快、亲切感人的情怀。优美的旋律、流畅的弓法、细腻柔和的揉弦等技法,融汇到乐曲中往往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作品的美好情感,往往会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浮想联翩[5]。如人们所熟悉的江南丝竹音乐、广东音乐等,无不通过柔美和谐的音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扬、感叹和向往。

胡琴演奏在对音色美丑的要求上,首先得做到出音干净,合理的运弓使弓毛与琴弦的摩擦在换弦(内外弦)和换弓(拉推弓)时做到“无缝衔接”,以求获得音色的纯正与干净;其次,通过左手各种演奏手法的变化与运用使原本单调的声音变得“出神入化”,如滚揉、压揉、倚音、波音、上滑音、下滑音、原位滑音等,变换繁多的装饰音在技术结构中具有增强音乐动态、音色、律动和意境等方面的表现功能,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组合后合并使用;可以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表现符号,也可以和音符与指法组合在一起为特定旋律服务[6]。

三、持之以恒苦练硬功

了解了音乐基本要素后,专业演奏者在训练方法上,一定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做分声部练习,再做声部集合进行重奏练习与训练,急于求成和任何急躁情绪都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首先,得做到经常练。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由于胡琴演奏的技术性比较强,演奏者应当有规律地经常进行练习,即使时间再少也比不练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坚持每天进行练习。切不可认为以同样的时间,把它集中在某几天练习,又停几天,这样的状况则真成了“两天打渔,三天晒网”了,几乎没有效果,还不如将时间有效合理地分配于每天使用,保持经常性的练习。

其次,得学会耐心地慢练。每学一首新的作品,特别是在作品的视奏阶段,遇到困难片段或快速技巧片段,切记由慢练开始,并一定在反复的慢练中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要领、解决疑难的弓指法与节奏,从有意识的动作逐渐过渡到熟练的、可不加思索和注意力的下意识的习惯性动作。随着熟练的程度和“自动化”程度的逐步提升,可逐渐向作品要求的速度过渡靠近,最后达到段落要求的速度。用慢练的方法进行练习,能够保证练习的质量和较牢固地掌握新的技术要点,并且可以有效地规避因不重视慢练而发生的诸多问题。如:初练快弓与较复杂片段应从慢练开始,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安排合理的弓法与指法,才能在慢练中寻找和固定准确的音高与节奏,才能控制和统一好演奏过程中的音色,才能保质保量地进行训练。如果始终是急于求成的心态进行练习,一开始就一味图快,结果往往造成因个体演奏员无法解决复杂片段中的疑难问题,即使能勉强流畅,也是缺乏自制能力,不能按作品要求随意变换节奏与速度,将自己在演奏中陷入混乱,而拖了整个声部的后腿。

再次,得学会重点片段重点练。在练习每一首作品时,切勿一遍又一遍地从头至尾练习,就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一般。可以采取分句分段反复练习的方法,对其中困难的乐句和困难的片段,要摘出来进行重点反复练习,待达到能流畅自如地演奏后,再以同样的方法练其他乐句或片段,再把几个片段或乐段进行连接练习,一切顺畅后再可进行全曲演奏,方见成效。

综上所述,在练习过程中,演奏者务必耐心训练正确的音准与节奏及敏锐的听觉,对弓弦乐演奏者尤为重要,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训练,培养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对音准和节奏稍出现偏差就需及时察觉并及时做出纠正的能力,且练习过程中需要演奏者对自己从严要求,杜绝一切粗心马虎与应付了事的态度。重、合奏,是一种培养演奏者音准概念、增强节奏感的较好的训练模式与演奏形式。

为使胡琴的训练和演奏合理化、科学化、系统化,同一曲目或片段,由于演奏者个体能力存在着差异,当演奏技术或艺术表现力差强人意时,只要演奏者能耐心地区别对待某个难点,如对熟悉音位、调式定弦或某种演奏技法等,应以充分解决和掌握该难点,以臻做到应付自如、得心应手;对于乐曲深邃的艺术内涵,则需演奏者除不断地加强训练演奏技术以外,更应博采众长、吐故纳新,丰富自身的修为与文化底蕴,艺无止境,精益求精。

猜你喜欢

重奏胡琴音准
恭喜中签“京”喜EU见-北京汽车推钜惠3重奏+无忧7项礼
穿越皓月的胡琴声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胡琴悠扬醉美艺术之乡 民乐沃野奏响时代旋律
阮重奏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探微——以阮八重奏《剑器》为例
高校民族器乐重奏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官中胡琴与角儿胡琴
小提琴演奏音准的方法探析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