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荀学”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考
2020-12-05李小红
李小红 马 悦
(1.中国戏曲学院 研究所,北京 100073;2.中国戏曲学院 京剧系,北京 100073)
一、“京剧荀学”研究
“荀学”这一概念是著名戏曲理论家、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家熙先生以及北京戏曲职业学校孙毓敏校长在2010 年纪念荀慧生先生诞生110 周年之时提出的。王家熙说:“荀学,顾名思义,是系统、全面地研究京剧大师荀慧生及其创建的荀派艺术体系的一门学科”[1]2,内容包括“史:荀慧生的艺术道路、荀派的建立和影响”,“艺:荀慧生的唱腔、表演和造型”,“戏:荀慧生的演出剧目、荀剧的文字性和舞台性”,“论:荀慧生的艺术理论”[1]2—6,等等。为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的“荀学”相区别,孙毓敏在2015 年纪念荀慧生先生诞生115 周年时又提出了“京剧荀学”的概念。
2010 年1 月7 日,“纪念荀慧生先生诞生110 周年暨荀学建构研讨会”在天津召开,荀慧生大师的亲传弟子张正芳、孙毓敏、刘长瑜、宋长荣等和部分再传弟子,以及天津市、河北东光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研讨会。2010 年11 月16 日,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和北京戏曲艺术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荀学理论研讨会”在老舍茶馆召开,来自全国的荀派艺术家、理论家刘长瑜、谭志湘、荀皓、刘纪宏等,以及有关院团的领导和专家20 余人参会。两次会议与会人员多是缅怀荀慧生的音容笑貌,追忆其生前传授表演技巧和艺术经验的诲人不倦,当然对如何弘扬和振兴荀派艺术也有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荀学”理论的建构也有深度探讨。他们还把征集到的37 篇论文结集,名为《荀学理论初探》,这是第一部“京剧荀学”研究专著。2015 年为纪念荀慧生先生诞生115 周年,荀派艺术研究会又推出了《荀学理论初探之二》。该书收录论文68 篇。因为王家熙先生病故,此书收录了他在《荀学理论初探》中发表的《荀学建构刍议》一文。其余多为荀慧生弟子、再传弟子的文章,其中孙毓敏的有22 篇,有一些是发表于20 世纪80 年代《戏剧报》《上海戏剧》等报刊上的文章。
上述两书中不乏一些颇有见地的文章,如孙毓敏《荀派艺术中的“半”字论》具体阐释了荀派“半侧身”的站姿、“半个嘴”的念白、“半呼吸”的激动、“半个圈”的手势等,[2]26—27可谓学习荀派艺术的窍门,也是对荀派艺术理论的总结和丰富。和宝堂《努力拓展“荀学”研究 跨越“荀派艺术”藩篱——兼谈主演中心制和流派的繁衍弊端》认为,“荀学”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荀慧生的谦逊好学与独创精神启示后人,“继承不是一个艺术家的最终目的,更不是正确的师承方法”,实行主演中心制“才能跨越‘荀派艺术’的藩篱”,才能“生发出越来越多的旦角新流派” 。[3]40—44
然而对于“京剧荀学”的报道、倡导和理论研究,除了上述两书所收外,尚无其他学人的文章。截至2019 年12 月笔者在中国知网仅检索到三篇文章,即王家熙《荀门协力传经典——在“荀学建构”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京剧》2010 年第5 期)、孙毓敏《荀学建构初探》(《中国京剧》2010 年第5 期)、佚名《第二届“荀学理论研讨会”召开》(《中国京剧》2010 年第6 期),前两文均收录于《荀学理论初探》一书,后者是不足500 字的新闻报道。
傅谨教授在《作为学科的京剧学》一文中说:
一个学科是否确实形成,并不能以是否已经有人正式提出这个学科称谓为衡量的标志,即使倡言者为之做出了具体的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也还不能满足学科成立所需的充分条件。学科成立的真正要件,在于它必须得到业内外人士自然的承认,因此,一个学科何时成熟,一个大学科内的分支学科何时从它所属的学科中相对独立出来,并非人为可以设定。更重要的是一个学科之形成,需要有相当数量为学界公认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及可以持续开展的研究项目与课题为支撑,逐渐形成一个以这一学科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群体。[4]3
具体到“京剧荀学”,虽然王家熙、孙毓敏两位先生对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做了初步界定,但是“京剧荀学”在业内外的影响还很有限,尤其圈外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称谓,学界公认的重要研究成果也并不多。目前荀派研究应该有很多待开发的项目和课题,但缺少大批持续研究荀派艺术理论的学者,尚未形成学术研究群体。“京剧荀学”在史、论和资料建设三个学科核心方面的研究都是不够的,因此需要更多戏曲理论研究者尤其是在业内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参与到这一工作中,促其早日由称谓、设想变成现实。
二、荀派研究
在中国知网以“梅派”为关键词按照“篇名”检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9 年12 月,共有187篇论文,其中有6年达到或超过10篇;“程派”135篇,只有2005年、2018年两年超过10篇;“尚派”只有36 篇,年度超过3 篇的只有2010 年,为6 篇;以“荀派”为篇名进行搜索,1962 年之前没有研究文章,1962—2019 年共67 篇,其中1963—1978 年篇数为零,很多年份均为一两篇文章,超过4篇的只有2000 年和2010 年,而这两年分别是荀慧生诞生100 周年和110 周年。从研究篇数看,与四大名旦的其他三位相比,研究荀派的文章约为梅派的三分之一、程派的二分之一、尚派的两倍;从研究主题看,涉及表演艺术的4 篇,研究具体剧目《金玉奴》《尤三姐》《辛安驿》《勘玉钏》等的各3 篇,涉及荀慧生本人的27 篇,涉及荀派传人孙毓敏的10 篇、宋长荣的5 篇;从发表报刊看,24 篇发表在《中国京剧》,7 篇发表在《中国戏剧》,其他还有《戏剧报》《戏曲艺术》《人民戏剧》《中国演员》《大舞台》《戏剧之家》《戏剧文学》等,可以看出,《中国京剧》成为弘扬、研究荀派的重要阵地;从作者群体看,作者多为张伟君、荀令香、荀令莱等荀慧生家属,以及刘长瑜、宋长荣、孙毓敏、唐禾香、李艳艳等荀派弟子,尤以孙毓敏老师最为突出,而专门研究荀派的学者不多,硕博论文只有1 篇,即武汉音乐学院甘琳2012 年硕士学位论文《荀派唱段<小姐你多风采>的演唱研究》。
荀派艺术的魅力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如吴小如为纪念荀慧生诞生85 周年写的《试谈荀派》一文,总结了四大名旦的特点:梅先生“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程先生“端庄贞静,冷若冰霜”,尚先生“刚健矫捷,英姿飒爽”,“而荀先生居于诸贤之间,既要扬己之长,又须避人之美,于是就采取了为少女、少妇写心,为娼优姬妾抒愤,为长期在封建社会中失去身份地位的中下层妇女(包括侍婢丫鬓)请命的这条戏路”,所以荀先生的特点是“‘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叶叶声声,都带有凄凉哀怨”。吴小如把四大名旦比作四季:“梅先生温煦如春,尚先生炽热如夏,程先生严冷如冬,而荀先生则如哀婉凄清的秋天。四时代谢不能更改,四大名旦也自然缺一不可。”[5]29吴小如1932 年开始就是留香社的忠实观众,又从年长自己八岁,见识过白牡丹与杨小楼、余叔岩合作演出鼎盛时期的朱家溍那里,听说过年轻时期白牡丹的艺术成就,还经常观摩四大名旦的戏,他与刘曾复、朱家溍并称为京剧评论界的“三贤”。吴小如此文见解独到,分析透彻,值得高度重视。此外,孙毓敏《荀派艺术的魅力》认为荀派艺术的魅力在于:唱腔方面,“尾音腔化”,“唱腔语气化”,“气息有伸缩性”,节奏有“强烈对比”;念白方面,“强调情绪和语气而不注重声韵及旋律”,“京白很好听,‘很嗲’”,“介乎韵白和京白之间”的“谐白,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染力”;以及“面部表情的细腻活泼”,“嘴唇上的戏很多,表达少女和幼女的童稚气和青春感”,甚至敢于用肩膀表现少女的幽默感,“舞姿也别具一格”。[6]15—17荀令香讲述、陈宜玲整理《钻研·实践·改革·创新——荀慧生开创“荀派艺术”二三事》记述了荀慧生如何放弃了“一招鲜”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荀派台步”,如何与陈墨香、金仲仁、马富禄、张春彦亲密合作,以及他观众至上的演剧态度。[7]22—27张正芳《荀派艺术的两条线、三个对象》回忆了荀慧生对表现人物方法的概括,即要重视思想活动线、表演行动线,勿忘舞台交流对象、合作对象、服务对象。[8]42—43史晓丽《由荀派艺术观探其艺术魅力》(《中国戏剧》2016 年第8 期)等文章也从不同角度探寻了荀派艺术魅力。
如何继承和发扬荀派艺术也是被关注的课题。如林涵表《试谈童芷苓对荀派艺术的继承与发扬》一文对荀派尤三姐的“辣”、唐蕙仙的“沉郁”、金玉奴的“娇憨机灵”倍加赞赏,并称赞童芷苓的表演融合了荀派花旦戏的粗犷、泼辣、自然和梅派青衣戏的豪华、壮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突破了一般青衣、花旦的表演程式。文章提出:“对戏曲艺术流派的继承,绝不能只是‘依样画葫芦’,按照一个‘理想的范本’去重复,而是一种继承、溶化(编者注:原文如此)与创造发挥的工作,艺术流派永远是在发展中葆其美妙的青春的。”[9]28—29王家熙《龚苏萍传承荀派艺术的出色成绩》指出:“龚苏萍学习了孙校长以富于青春感的音色演唱荀派名曲的成功经验,学习了孙校长扩大节奏对比的唱法,进一步强调了荀派各种特殊技法,是使她的演唱受到更多新观众欢迎的重要原因。”[10]51
荀派艺术的未来更值得重视。刘连群《荀派艺术与京剧的明天》一文认为,让舞台形象逼近生活形态是荀派艺术的一大特色,在京剧剧目反映现代生活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荀派艺术在生活化、通俗化和适应市民审美情趣方面占据优势,对荀派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全面继承、发展,是对保持京剧艺术活力的重大贡献。[11]52—53刘文峰《荀派艺术的价值及对当代戏曲发展的影响》认为,童年苦难的经历使荀慧生把对受欺凌妇女的同情融化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这也让荀派艺术具备了平易近人的优长。后人不仅要学习荀慧生的演出剧目和表演技巧,更要学习他的艺术创造方法和革新精神。[12]4—5
吴小如在《试谈荀派》一文最后说到两件比较遗憾的事:一是荀慧生生前几十年的演出生涯中,配角人选每况愈下的趋向是荀派艺术发扬光大的不利条件;二是在荀慧生身后,真正对荀派艺术的全面分析研究还远远不够。[5]30可惜时至今日,对荀派艺术的研究依然是很不够的,这与荀派艺术的成就很不相配。正如孙毓敏在自己的传记跋文中所说:“虽然眼前我们早已成立‘荀派艺术研究会’,实际上是无人研究的,也无能力研究的。”[13]260
三、荀慧生研究
荀慧生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0 世纪五六十年代、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以来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927 年1 月,沙游天编辑、袁寒云审校的《白牡丹》由北京京华印书局出版,这是研究荀慧生最早的专著,内有樊樊山、吴昌硕、徐凌霄、舒舍予等人的诗文。1927 年11 月此书再版,名为《留香集》。
1927 年11 月,张振宇编辑、舒舍予审校、袁寒云题写书名的《荀慧生》图影集出版,收有荀慧生照片52 幅、画作6 幅,以及吴昌硕、胡佩衡、钱瘦铁等人赠予荀慧生的书画作品。
1931 年1 月,《戏剧月刊》第3 卷第4 期出版,堪称“四大名旦专号”,内中所收文章有苏少卿、张肖伧、苏老蚕三人的同题文章《现代四大名旦之比较》,这是1930 年8 月《戏剧月刊》以“现代四大名旦之比较”为题的全国性征文所收到70 篇文章中的佼佼者。
1931 年6 月,刘豁公主编的《戏剧月刊》之《荀慧生号》(第3 卷第8 期)出版,内有求幸福斋主《荀慧生之特长》、海上漱石生《一朵能行白牡丹》、小隐《我之荀言观》、张次溪《荀慧生传》、肖伧《第一花旦荀慧生》等19 篇评论文章。
1941 年,由鄂吕弓、舒舍予等编辑,收录徐慕云、翁偶虹等人23 篇文稿的《荀慧生专集》,由上海黄金出版社出版。
这一时期荀慧生身边聚集了一批文化根基深厚的文学家、书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在上海、北京两地形成专门研究白牡丹的业余研究组织“白社”。他们围绕在荀慧生身边,经常观看荀慧生的演出,有着天然的优势。其研究之深入透彻,是之后几十年都无法超越的。如听花《荀慧生翻演之<辛安驿>》对荀慧生演技大加赞赏:
是剧荀慧生饰周凤英,诸茹香饰赵美蓉,小桂花饰罗雁(反串小生),金仲仁饰赵景龙,马富禄饰周氏。凤英扮相艳丽,婀娜动人。思春一段,做工细腻,不落淫秽。二场红髯白刃,英气逼人。见罗雁,种种痴情,颇有趣致,唱南梆子,别有趣味。洞房一段,身段表情,大有独到之处。对枪一场,武工不弱,二次洞房,尤为紧凑,诚杰构也。[14]102
此文从扮相、做工、唱腔、武工、身段、表情等各方面进行细致分析,评论鞭辟入里,精到透彻。
老舒《表情都从嗲处来》则抓住一个字“嗲”,深入分析荀派艺术的独到之处:
荀慧生有创为嗲派之称,若干模仿他的艺人,几乎首先必要学其嗲,不嗲不能算为荀派。要知嗲义广泛,多认由媚而生。此仅简单浅见,且觉未明区别。盖必须嗲得恰当,又所谓在骨子里之嗲,始算真嗲,滥嗲则流入无情理之嗲,便属假而又假之嗲,虽嗲而不嗲也。慧生演戏之嗲,真乎假乎,又可以说似不嗲而实嗲,皆当于其在剧中演出时聆会之。[15]102
嗲不是媚态的嗲,不是表面的嗲,不是无情理的嗲,而是合乎情理的、骨子里的、真假之间的嗲,喜怒哀乐均可嗲,这是花旦应该具备的神态和技巧。由于四大名旦唯有荀慧生少有视频资料①2003 年在上海“孙毓敏舞台生活五十年展演座谈会”上,76 岁的上海戏曲学校退休编导徐希博先生(徐凌云之孙、梅兰芳《穆桂英挂帅》编剧陆静岩之子)抱病前来播放了两部祖传黑白戏曲无声影片录像,其中有荀慧生29 岁时演出《埋香幻》《钗头凤》的舞台艺术形象,据说这是目前所见荀慧生唯一视频资料。见宇仙《“复活的荀慧生”——一组珍贵戏剧电影史料邂逅记》,《上海戏剧》2003 年Z1 期。,我们今天研究荀慧生已经无法在“演出时聆会”其技艺之妙。
另外,从《全国报刊索引》检索“荀慧生”,有资料1 300 条;从《瀚堂近代报刊》搜索民国时期关于荀慧生的文章,有1 602 篇之多,其中1920 年、1949 年各1 篇,1924 年3 篇,1942 年、1948年分别为9 篇、6 篇,其余每年都有数十篇,1930 年、1931 年、1934 年分别有346 篇、176 篇、165篇之多,可见20 世纪30 年代为荀慧生的鼎盛时期。最早评价荀慧生的文章发表在1920 年《申报》的《剧谈》一栏:
荀慧生(即白牡丹)回杭登台后月俸由四百金而增至千金以外,不可谓非一时际遇。近且竞排《天女散花》《麻姑献寿》《上元夫人》三剧,以饱沪人眼福。平心论之,白之色艺在今日花衫界中尚当得平净无疵四字,惜亦舞台地位太小,背景亦大半破旧,演上三剧殊不能十分生色。连日海报中谓畹花色艺已衰,大有当今舍白莫属之概,是适成为海报之广告而已。[16]
此文虽然认为上海的报纸对荀慧生的夸赞有广告之意,但已经把荀慧生与梅兰芳相提并论。又说沪人心理,喜新厌旧,即使名角色一般也就三日满座,三日之后渐行寥落,所以梅兰芳、杨小楼等人必千呼万唤才来,来亦不久驻,只有荀慧生把上海当做乐土,可见荀慧生对艺术的自信。
把四大名旦相比较尤其是与梅兰芳相比来研究荀慧生是这一时期研究者的突出特点,如《白牡丹》一书所收滌秋《玉堂春听慧记》:
慧生自济返都,出演于开明,开明向为梅兰芳出演之地,今以慧继其后,首夕即贴全本《玉堂春》。此剧都中伶人,近数年无敢演之,盖自始至终共分五段:院叙、庙会、起解、会审、团圆,快慢二六流水,胥皆包含。慧生竟能贴演,其艺术之精进,已可概见。[17]98
民国旧报纸上登载如此多的荀慧生信息,是研究荀慧生及荀派艺术的宝贵资料,但迄今为止,未见有人全部汇编成书,殊为可惜。
(二)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20 世纪50 年代,荀慧生出版了重要剧目的秘本、演出本、修改本,60 年代开始对自己的艺术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发表在相关报刊上,并汇集成书,进行不懈的理论探索。
笔者所见有:张笑侠主编《荀慧生秘本一:红楼二尤》(又名《鸳鸯剑》,北京华东书局,1951 年);《荀慧生秘本:唱词集锦》(上海戏学书局,1953 年);北京新戏曲研究会集体改编,荀慧生、袁韵宜执笔的《红娘》(修改本,北京宝文堂书店,1954 年);《红楼二尤》(北京宝文堂书店,1955 年);荀慧生演出本《鱼藻宫》《绣襦记》《红娘》《元宵谜》等四种(北京宝文堂书店,1958 年);《荀灌娘》《金玉奴》两种(北京宝文堂书店,1960 年);《荀慧生演出剧本选辑(第一、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年)。
除剧本外,《荀慧生的舞台艺术》1960 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收文14 篇,1962 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再版时更名为《荀慧生舞台艺术》。所收文章除《眼睛的运用及其他》《小评<西厢记>》《说流派》《布景今昔》等4 篇外,其余均收入1963 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荀慧生演剧散论》。1960年,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了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编《戏曲艺术讲座》(四),书中收录了苏俗整理的荀慧生讲座《漫谈旦角的表演》。此文后也收入《荀慧生演剧散论》。《荀慧生演剧散论》1980 年再版,收录荀慧生发表在《解放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等报刊中关于谈艺、说戏、观剧、传技的文章55 篇,其中《我演<金玉奴>》《<红楼二尤>的表演和唱腔》《漫谈<玉堂春>》等文,是对自己艺术的总结,也是荀派弟子学习荀派艺术的路径,在《演人别演“行”》《三分生》《一字一词》《演戏——演人物》《花旦表演琐谈》《虚拟与真实》《编剧琐谈》等文中,荀慧生多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戏剧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三)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山东戏曲学院高明华整理并标注的荀慧生演出本《辛安驿》,1980 年由中国戏曲学院翻印;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纪念荀慧生先生》,收录史若虚、马少波、萧军、李洪春,荀慧生夫人、子女的纪念性文章21 篇,以及李万春、李盛藻、褔芝芳、果素瑛等人的挽联39 幅;童芷苓、郭炎生根据荀慧生演出本整理的《勘玉钏》(1981 年),被上海市戏曲学校确定为京剧教材,编为京剧系列教材的第96 册;张伟君《荀慧生演出剧本选》1982 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荀令香选辑,万如泉、万凤姝记谱《荀慧生唱腔选集》1982 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并在1985 年、1998 年两次再版;荀慧生演出本《辛安驿》1989 年由中国戏曲学院教务处印制;荀慧生演出本《红楼二尤》1991 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翁偶虹编《京剧流派唱段荟萃(荀慧生)》1992 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陈卫国《荀慧生画集》1998 年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除荀慧生生前剧本、唱腔、唱段的整理外,此时期最值得一提的是1996 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近30 万字的《京剧泰斗传记书丛·荀慧生传》。本传作者谭志湘与荀慧生夫人张伟君多有接触、沟通和交流,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可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她把荀慧生的童年学艺生活比作“炼狱”,把荀慧生称为“火中绽开的白牡丹”都是非常贴切的。
和宝堂整理的《戏苑宗师——荀慧生》1999 年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苦学秦腔”“牡丹争艳”“正乐三杰”“幸遇伯乐”“江南春早”“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多事之秋”“乔迁之累”“浦江岁月”“生正逢时”等勾勒了荀慧生苦难与荣耀的一生。书后还附有《荀慧生年表》,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荀慧生提供了资料。
(四)21 世纪以来
21 世纪以来,出现了数本荀慧生传记,如和宝堂《文化人影记丛书·荀慧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王家熙《荀慧生》(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7 年)、李伶伶《荀慧生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年)、刘纪宏《荀慧生》(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年)。
此时,关于荀慧生的资料整理迈出了一大步,出现了荀派剧目的集成本《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第16 集、第17 集)》(学苑出版社,2009 年),纪念京剧大师荀慧生诞生110 周年、根据荀慧生演出本整理的《濒临失传荀派剧目集(六折)》(北京戏曲艺术教育基金会,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2010年),薛晓金《荀慧生小留香馆剧本精选》(学苑出版社,2018 年)。《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九辑)》(学苑出版社,2012 年)影印出版了1937 年的《白牡丹(留香集)》。黄天骥编《近代散佚戏曲文献集成丛书·荀慧生文献专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 年)影印了两种书,一为1937 年的《白牡丹(留香集)》,一为1941 年的《荀慧生专集》。和宝堂编《荀慧生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 年)和《荀慧生艺术评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 年),前者收有荀慧生理论探索文章25 篇、舞台心得14 篇、传道解惑8 篇、艺海钩沉15 篇,其中多为《荀慧生演剧散论》中的文章,后者在《留香集》和《荀慧生专集》的基础上收有不少民国报刊上的相关文章。这一时期最出色的成果是和宝堂整理的《小留香馆日记》(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 年),它的面世让我们发现一个与之前我们了解的完全不一样的荀慧生。
从论文数量来看,在中国知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9 年12 月,以“荀慧生”为关键词按照“篇名”检索,有文章104 篇,“尚小云”则为96 篇,“程砚秋”为203 篇,“梅兰芳”达1 630篇之多,20 世纪90 年代后每年都有数十篇,2009 年、2013 年、2014 年更是超过百篇,分别为141 篇、105 篇、116 篇,刚刚过去的2019 年也有60 篇,而程、荀、尚该年则分别为6 篇、3 篇、2 篇。这与20 世纪上半叶四大名旦各显其能、互为辉映的局面极不相称,也无法与民国时期对四大名旦的研究相匹配,个中原因值得深思和研究者高度关注。
四、《小留香馆日记》研究
《小留香馆日记》内容丰富,有社会见闻、梨园沧桑、艺术心得、观剧杂感以及与诸多名人的交往等。荀慧生的日记内容与他的舞台艺术一样,是戏曲演员、戏曲学者学习的宝库,为我们研究京剧史、戏曲史乃至现代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小留香馆日记》2016 年1 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但是截至目前笔者所见关于此书的研究,只有四篇文章和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俞振飞的《读<荀慧生日记>》认为,日记所记载的班社团体活动、演出情况、演出剧目和演员姓名,以及他们的生卒年、师承和发展变革,“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京剧以及其他某些剧种的兴衰和演员的更替”。该文也回忆了自己与荀慧生的结交过程、合作《十三妹》的往事,赞扬了一代大师“不择细流”的“汲取精神”。[18]5—7张胤德的《我参与了荀慧生先生的日记等工作》讲述了荀慧生日记记录的过程、细节和荀慧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记日记的初衷,通过《好学难演的荀派戏》《给“人艺”上课》两节的回忆,赞颂了荀慧生不仅具有高超的演技,而且讲起课来也能深入浅出、侃侃而谈、风趣幽默,不亚于名教授。[19]8—13柴俊为《日记中的荀慧生》以荀慧生的艺事活动勉励当今戏曲人要向一代大师学习。[20]46最值得注意的是傅谨教授为《小留香馆日记》写的序言《一代名伶的生活与写真》,以及由此丰富而成的《红伶残稿,可留真香——荀慧生与<小留香馆日记>》。傅谨高度评价《小留香馆日记》“堪称一部奇书”,是“民国年间伶人生活的一部别样的百科全书”,认为“它所具备的独特且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不仅仅在文献层面和艺术层面,更在社会学方面”。[21]57这是通读了全书并洞察了日记所记述的生活细节和情感角落所做出的中肯、客观的评价。此文表达了完整阅读日记后对荀慧生如此赤裸裸地呈现自己真实的生活以及完全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认识的荀慧生形象的震惊,肯定了日记整理者和宝堂出于无奈做最小限度删节的良苦用心及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此文还特别强调了荀慧生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记述了杜家祠堂落成盛会、与四大名旦的关系以及他们共同录制《四五花洞》唱片的过程。最为重要的是,本文还提出了阅读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即“抱着怎样的心态阅读《小留香馆日记》,如何评价日记中所记录的那个荀慧生,如何理解伶人的艺术、生活和人格”。[21]63
傅谨还指导自己的硕士研究生李琛茜以《<小留香馆日记>研究》为题通过了2017 年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此文通过对日记的仔细研读,厘清了荀慧生与陈墨香由相知相契到渐生嫌隙再到和解的交往始末,探究了荀慧生与赵桐珊由昔日同窗好友到舞台搭档再到分道扬镳的缘由,钩沉了荀慧生在抗战时期的演出活动,彰显了其爱国情怀。此文在名伶日记文学与中国戏曲艺术二流交汇处探寻文化艺术继承发展的历史轨迹,用力颇深,是迄今为止第一篇也是仅有的一篇直接正面研究《小留香馆日记》的学位论文。但是《小留香馆日记》如此丰富的内容,荀慧生这般绚丽的人生,绝不是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就可以研究透彻的,应该有更多的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出现,才可与荀慧生丰富多彩的一生相匹配。
譬如随手翻阅1929年、1930年日记,便可以看到李释戡与荀慧生过从甚密。他几乎每天到荀慧生家去,经常下午来,黎明方走。荀慧生夜夜留饭。他们与陈墨香、孙学谦、寿石工、马富禄、王再明等一起手谈、竹戏②即下棋和打麻将。,共晚餐,同观剧,形影不离。李释戡是“梅党”成员之一,“在缀玉轩中的地位,如说是军机处,则李便是领班;如说是参赞密议,则李便是梅兰芳的文案班头幕僚长”[22]51。而且“为程艳秋主持编剧事宜的罗瘿公病逝,程幕中一时有才难之叹,李释戡约同曹心泉,把陈墨香介绍入程幕中,玉霜亲诣小留香馆相借,从此打破门户,亦可免去多少争端,改革风气实始于荀党,昔时人言:‘梅党毒,程党骄,尚党乏,荀党坏。’皆由门户之见乃生此批评,今而后或可歇矣”[22]51—52。李释戡毫无门户之见,为各党之间免去不少争端,实有改革风气之功。然而1929 年2 月16 日荀慧生日记记载:“齐如山来,大骂李释戡;孟一来,又骂之,殊觉可笑。”[23]29齐如山为何大骂李释戡,荀慧生为何觉得可笑,都值得深入研究。
五、孙毓敏研究
当今荀派亲传弟子三大家孙毓敏、刘长瑜、宋长荣,以及其他荀派弟子、再传弟子,都应该是“京剧荀学”深入研究的对象。尤其是孙毓敏,她不仅是荀派表演艺术的继承者,还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研究者。轻易不为戏曲演员写文章的吴晓铃专门为她撰文说:“她学艺,艺精;写字,笔走龙蛇;演讲,语惊四座;烹调,惹人馋涎欲滴;写出文章来,自然流畅,情理文彩浑然一体;就是当校长,做委员也都政绩显赫。”[24]27
孙毓敏几十年来笔耕不辍,著有《含泪的笑》(黑龙江出版社,1987 年)、《孙毓敏谈艺录》(华文出版社,1995 年)、《我这两辈子》(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年)、《孙毓敏舞台生活五十年》(北京梨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03 年)、《梨园漫记》(中国戏曲出版社,2007 年)、《我的人生感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年)、《孙毓敏杂文集锦》(北京戏曲艺术教育基金会,2010 年)、《孙毓敏随笔集锦》(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 年)、《我的京剧人生》(中央文史出版社,2017 年)、《我如何演戏》(2017年)、《荀风毓骨——孙毓敏创作改编演出剧本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 年)等十几本专著,计数百万字,谈生活,谈艺术,谈流派,谈演技,谈创新,谈观摩,谈教学及其他,显示了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和对荀派理论研究的努力。张晓晨《艺坛桃李录》(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 年)、孙毓敏编著《孙毓敏艺术研究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年)、首都企业家俱乐部编《孙毓敏画册》(北京戏曲艺术教育基金会,2010 年)、周志强编《孙毓敏唱腔伴奏曲谱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年)、范家盛编《孙毓敏演出剧目集成》(花城出版社,2003 年)、《我们的话——孙毓敏舞台生活六十年移植改编剧目巡演文集》(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荀派艺术研究会、北京戏曲艺术教育基金会,2011 年)、李成伟《毓秀钟灵 荀韵新声——孙毓敏评传》(商务印书馆,2015 年),以及孙毓敏的磁带、唱片、视频、书法等,都是我们研究孙毓敏的资料基础。
但笔者所见有关孙毓敏的研究远远不能与其“美女、烈女、才女、侠女”[25]的美誉相媲美。搜索有关她的文章,多为喜收新徒的报道。当然孙毓敏收徒一百余人,为戏曲百花园增荣增色,功不可没,但对她的传奇人生、表演艺术应有更深入、细致、整体、系统的研究。
笔者所见侧重研究孙毓敏生活经历的文章有刘东升《曾经冰雪惜春雨——孙毓敏怎样战胜残疾恢复舞台生活的》(《人民戏剧》1981 年第9 期)、武志《身残艺不残的孙毓敏》(《戏剧报》1983 年第9 期)、吴祖光《活“红娘”与好校长──记我党党员、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前进论坛》1995 年第2 期)、济和《梨园传奇孙毓敏》(《中国人才》1997 年第1 期)、李佳林《多年甘苦逐新韶──记北京市戏校校长孙毓敏》(《中国戏剧》2001 年第8 期)等。这些文章记述了孙毓敏在特殊年代不堪屈辱,一跳致残,但身残志坚,凭借惊人毅力重上舞台的坎坷人生和顽强精神。另外,赓续华《演员们私下里是怎样生活的——访张君秋、杜近芳、孙毓敏》(《戏剧报》1985 年第4 期)是走访孙毓敏后对其生活片段的撷取,写生活里的孙毓敏喜欢看电影、相声、地方戏,一天能看六场电影,尤其喜欢喜剧,当然不纯粹是为了娱乐,更是为自己的戏曲表演艺术能汲取多方面的营养。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舞台下生活中的孙毓敏。
侧重研究其艺术成就的文章有路石《霜天一英秀,沐得三春晖——喜看孙毓敏的表演》(《戏曲艺术》1985 年第3 期)、吴同宾《继承而不拘泥——谈孙毓敏的<玉堂春>》(《中国戏剧》1993 年第1 期)、王家熙《华美灵动 荀韵新声——孙毓敏京剧表演艺术成就、特色略论》(《上海戏剧》2003 年第10 期)、陈国卿《贵乎哉· 艺中有我——孙毓敏艺术生活五十年漫笔》(《中国京剧》2003 年第12 期)、李恍《似与不似都奇绝——孙毓敏专场演出漫语》(《戏剧报》1986 年第8 期)等。其中李恍的文章谈孙毓敏学唱张派名作《望江亭》,努力掌握张派唱腔富于时代感的表现力,并把昆曲《痴梦》移植到京剧舞台,“她吸收了影视配音演员向隽珠、姚锡娟、张桂兰的语言表现力。她念白声音位置靠前,利用舌尖和唇的力量,慢节奏,低调门,提着气,快中有慢;通过她的音色和念白技巧,能较好地表现十几岁小姑娘的形象”。文章还指出,孙毓敏之所以能牢牢吸引观众、善于把舞台变成磁场,是因为她具有鲜明、清新、明快的艺术个性和洋溢着的热情。[26]25另外,胡芝风《移植剧目对荀派艺术发展的影响——孙毓敏移植剧目展演研讨会上发言》则分析了她移植剧目成功的原因:“抓住在戏曲表演艺术本体美上下功夫,在继承与创新做到‘移步不换形’:在充分保留荀派表演的典型基调,进行再创造。”[27]37齐致翔在重点剖析孙毓敏及其弟子演出的《红娘》《勘玉钏》《金玉奴》《杜十娘》等荀派优秀剧目基础上,分析探讨了荀派艺术的神韵与魅力。他认为,孙毓敏不仅忠实继承,而且大胆创新,演戏演得好,教戏教得好,为后来者留下了可贵的蓝本与教材。“荀风习习,毓骨铮铮,桃李千树,世代争锋。孙毓敏对京剧尽忠,对荀派尽孝,令人动心动容”。[28]69这些文章都是中肯和客观的评价。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至今,对孙毓敏关注最多的是和宝堂。和宝堂为孙毓敏所写的文章如《孙毓敏的三本账》(《戏剧电影报》1993 年总第683 期)、《台上台下的孙毓敏》(见孙毓敏编著《孙毓敏艺术研究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年)、《愿做春泥更护花——孙毓敏教学示范演出侧记》(《中国京剧》1994 年第5 期)、《五十年心得全奉献 一腔热血泻艺苑——记北京戏校校长孙毓敏》(《中国京剧》1997 年第1 期)、《台上活红娘 台下好校长——记京剧艺术家、教育家孙毓敏》(《戏剧之家》1998 年第4 期)、《悲怆而辉煌的“两辈子”——读孙毓敏的两本新书》(《中国京剧》2003 年第11 期)、《霜叶红于二月花——孙毓敏舞台生活五十年巡回展演综述》(《中国京剧》2003 年第12 期)等,详述孙毓敏的做戏、做人,赞叹孙毓敏坎坷而辉煌的人生、精湛的演技、丰富的舞台经验,以及善策划、会编创、能导演的能力。在他笔下,孙毓敏“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数不尽的鲜花,哪里就有此起彼伏的掌声,哪里就有最美的赞歌,哪里就会引起阵阵轰动,哪里就会留下说不完的话题”[29]17。既然有说不完的话题,自然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持续研究,可惜时至今日并没有几个专门的孙毓敏研究者出现。傅谨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杨茹涵打算以孙毓敏移植剧目为对象写作硕士学位论文,我们期待尽快看到她的研究成果。
小结
荀慧生及其所创立的荀派艺术与他留下的《小留香馆日记》均是宝贵的、挖掘不尽的财富,荀慧生的亲传弟子、再传弟子作为荀派艺术不可分割的部分均应得到深入研究,尤其是堪称梨园传奇的孙毓敏对荀派艺术的继承坚守、发展创新及对荀派艺术理论的总结研究、丰富充实,对“京剧荀学”的提倡,都值得学术界高度重视。然而遗憾的是,学界对荀派、荀慧生、《小留香馆日记》及孙毓敏的研究都远远不够:很多资料尤其是民国报刊上的相关资料没有得到系统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些文章在不同的著作里重复收录,有些文章则未能标明年代和出处,很多有价值的课题无人研究,“京剧荀学”也没有泛起太多涟漪。我们期待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牵头在全国各地成立“荀派艺术研究会”“荀慧生研究中心”“孙毓敏研究中心”等机构和团体,期待有更多既有广博戏曲专业知识又有深厚理论素养的荀派研究专家,他们与荀派弟子、荀派戏迷携手共进,才有可能真正促成“京剧荀学”从“京剧学”“戏剧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