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薄弱环节 助力多元化发展关于河北省水果产业链延伸的思考

2020-12-04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果产业创新团队

河北农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商品化冷库果品

□文/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果产业创新团队

04 产业展望

河北省是水果生产大省,栽培种类繁多,主要有苹果、梨、桃、葡萄、草莓、枣、柿子等。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质增效等一系列政策实施,我省水果产业在产前、产中环节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冀中南梨优势区,太行山和燕山苹果优势区,以深州、顺平、冀东等为主的桃优势区,以怀来县、涿鹿县、饶阳为主的葡萄优势区;与此同时,品种选育、栽培模式、水肥管理、生物防治、果园机械等技术的逐步完善也正在促使我省水果生产朝着标准化、省力化、无害化、品牌化等现代化产业模式大步迈进。在产后环节,我省在果品贮藏保鲜、品牌营造、产品销售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产前、产中各环节均有较为先进的配套技术、设备相比,产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冷库管理、物流运输、以及精深加工等存在着技术装备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水果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农业”,推进全产业各环节高质量平衡发展,延伸产业链,我们通过剖析采后薄弱环节,凝练关键技术,旨在为我省产业链延伸提供一定的借鉴。

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贮藏保鲜

商品化处理。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提升果品商品价值的重要环节,有研究报道称,每公斤优质水果经过商品化处理后可增值0.4元。一般而言,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主要包括分选、分级、清洗、杀菌、上色、打蜡、包装等,其中分级、包装是商品化处理的核心步骤。我省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起步较晚,在采后分选分级环节,企业主要采用人工和机械两种分选方式,果实品质检测只局限于重量、果型、色泽等外观商品性状,忽略了果实风味和内在品质,加之生产过程中,重产量、轻品质、大水大肥、提前采收等,致使我省果品内在品质不断下降,市场竞争力差,销售价格远低于其他水省份。近些年来,随着品质、品牌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水果采后分级技术,泊头亚丰和东方、晋州长城等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率先引进并使用国外先进的水果流水线分级包装(含果实内在品质),辛集、威县等地一些企业也开始与国内水果分选线生产厂家开展联合开发工作,这说明研发、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水果分级包装生产线俨然已成为当前发展主流。然而,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种植模式下的果品均一化程度低,不同品种的分选分级参数差异也较大,即便是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分选设备,极大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将来水果产业发展中,一是要重视果实标准化生产,注重提升内、外品质,保障生产的商品果品质高、均一度好;二是要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攻关果实品质快速分级技术(如近红外内部品质检测分级技术、高光谱和AI智能识别外观品质技术),优化相关设备参数指标(重点是分选效率以及分选过程机械损伤),稳步推进商品化处理技术示范推广进程,进而推动我省果品产业现代化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我省苹果、梨、桃等品种包装多采用单果包纸外加网套,箱内用垫板或专用托盘加隔板,保鲜膜密封的方式(不耐CO2品种如鸭梨等,一般不使用保鲜膜),外包装多采用纸箱少数企业采用塑料周转筐。这其中使用的垫板/托盘、保鲜膜以及葡萄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冲气囊等多为不可降解化学合成材料,无法回收重复利用,长此以往,必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研制并使用新型可降解、无污染、无毒性包装材料等工作需要被提上日程,这样既可以优化产业链结构,又能兼顾我省绿色发展理念。

贮藏保鲜。河北省是国内果贮藏主要聚集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贮藏冷库约有5000多家,贮藏能力120多万吨,冷藏量在国内名列前茅,形成了赵县、辛集、晋州、泊头、深州、藁城等贮藏大县。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摸索创新,我省在果品贮藏能力和贮藏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冷藏技术的使用已经十分科学规范。然而,我省栽培水果品种众多,不同树种、不同品种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差异较大,而针对不同品种水果贮藏技术仍不健全。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企业、科研院校密切合作,在贮藏条件、保鲜技术与保鲜材料选择等方面协同创新,共同构建完整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体系。此外,我省冷库多使用传统的冷库管理系统,主要依靠人工,这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准确率低、效率差,从未来产业发展看,冷库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冷库智能温控,自动化出、入库、装卸等技术将会成为延伸果品产后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物流运输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形成成熟的农产品生鲜供应链模式: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船)-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其农产品企业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2%~5%。与之相比,我省采后流通环节发展相对滞后,加之前面提到的商品化处理程度不高,果品采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严重。尽管我省在果品贮藏环节发展较快,但在后续运输环节发展缓慢,冷链运输技术普及率较低,除少数出口企业使用冷藏车外,大多数依然采用保温车、棉被车,与我们资源大省、流通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一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落后、运营成本较高;二是冷链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三是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和标准化程度较低、冷链物流区域发展和投资规划不合理。因此,我省冷链物流环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发展空间还很大,冷链运输新设备研发与升级,冷链物流相关技术如运输环境智能监控等的运用,冷链物流运输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冷链服务水平的优化等可成为促进我省产业链延伸、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精深加工

水果深加工是延伸产业链,增加水果附加值的重要环节。水果深加工的类型有很多,最常见主要有果汁、果酱、果干(果脯)、果酒、果粉等。我省依托产地优势,大力发展本地特色水果深加工产业,开发出了许多本地特色水果深加工产品,如石家庄赵县的雪梨酒、梨汁、梨干,迁安、迁西的安梨汁,深州的桃罐头,昌黎、怀来的葡萄酒,兴隆的山楂汁、山楂糕等。近年来,一些新型加工技术逐渐受到青睐。

MP加工(最少量加工)。加工方式介于果实贮藏与加工之间,具有方便、新鲜、100%可食用等特点,目前已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兴起。MP加工产品一般包含浓缩果汁、鲜切水果、NFC果汁等,这其中以NFC果汁发展最为迅速。NFC是英文NotFromConcentrate的缩写,中文称为“非浓缩还原汁”,是将新鲜原果清洗后压榨出果汁,经瞬间杀菌后直接罐装(不经过浓缩及复原),完全保留了水果原有的新鲜风味。NFC果汁缺点是需低温保存,保质期相对较短,成本相对较高,未来待相关杀菌保鲜技术(如超高压低温杀菌技术等)进一步完善后,预计将会成为加工行业的主打产品。

真空冷冻技术。近年来新发展的新型加工技术,其可对水果细胞进行可逆冻干固化,相比市面上销售的烘干片,冻干食品口感酥脆,并且保真性好,放进水里浸泡后可以最大限度地还远其原始口感,被称为“可以干着吃的鲜水果”,“没有被调味过的水果”。目前在我省,部分地区开始利用真空冷冻技术生产苹果、梨、草莓等冻干片产品,投入市场后颇受消费者喜爱,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于食用更加营养、健康的加工产品的意愿也在逐渐增强,因此,一些富营养、功能性发酵产品如酵素、果酒、果醋、果粉等开发也可称为延伸我省水果产业链的重要推手。此外,水果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残渣,直接丢弃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如何将果渣变废为宝,是水果产业链延伸的又一个方向。有研究显示,果渣中富含大量的糖分、粗蛋白、粗纤维等物质,可经过发酵后加工成干粉作为家畜饲料,也可作为食用菌基质填料;此外,果渣中富含大量的多酚、果胶,提取后可用来再开发其它产品如化妆品、抗氧化剂、保鲜剂等。最后,对于水果加工来说,原料好坏决定着加工品的质量,原料成本的高低决定着加工品的效益。因此,我们在在加工产品原料选择时,需对品种的加工适宜性进行评价;在加工品种选育和生产时要充分关注成本。在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诚信是改变消费者观念,提振加工业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企业从原料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要严把质量关,制定科学、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等)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健康、营养的加工产品。

综上所述,从水果全产业平衡发展看,我们需重视采后产业链的延伸,注重提升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冷库管理、冷链运输等的现代化水平;鼓励精深加工产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强加工业资金支持力度,稳步推进先进生产设备、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利用。相信,未来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协同创新发展,我省水果产业发展定会迈向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商品化冷库果品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大型冷库建设发展趋势
论虚拟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独立性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浅析简·爱和于连人生变化轨迹
对农业技术市场推广的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