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公园滨水景观影响因素分析

2020-12-04刘可丹和太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30期
关键词:驳岸滨水美景

刘可丹,罗 欢,和太平

(广西大学林学院,南宁 530004)

滨水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为市民提供城市环境中稀缺的自然风光和休闲娱乐场所,对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具有显著提升作用[1]。滨水景观是临水的优美风景[2],是滨水空间形象的直接塑造者。公众作为滨水空间的使用者和滨水景观的感受者,对滨水景观的评价尤为重要,也最应反映到规划设计中来。因此,基于大众视角的滨水景观美景度调查十分必要。

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是一种能获得公众对景观审美态度的科学方法,被认为是景观评价心理物理学派最严格且准确的方法[3]。近年来,许多学者利用SBE法在景观评价领域进行研究,以美景度值衡量人们对景观的审美偏好并对客观景观要素进行分析量化,利用所取得的美景度值与景观要素量值建立关系模型,以探究不同景观要素特征对主观审美偏好的影响。在景观要素量化分析方面,毛炯玮等[4]、赵璨[5]采用语义分析法调查公众对各景观要素的感受;杨阳等[6]采用专家咨询法、蒋子银[7]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打分对景观要素进行了量化。基于此,采用SBE法调查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的公众审美评价,以基于画面的客观标准对景观要素进行量化,通过对两者关系的分析探讨可能影响滨水景观美感的因素,为滨水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

南宁市青秀湖公园位于青秀区,毗邻5A级风景区青秀山。公园大致呈东西走向带状分布,总面积约35.8 hm2,其中陆地面积23.1 hm2,水面12.7 hm2。公园划分为滨水休闲区、静憩养生区和文化活动区等三大功能区,是免费开放的区域性综合公园。公园规划建设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自然水体和湿地,保留原生的芦苇、水草等植被,引入示范型生态景观理念,打造湿地景观。

2 研究方法

2.1 SBE法

一般认为景观评价有专家学派、经验学派、认知学派和心理物理学派,其中SBE法是心理物理学派最常用的方法[3],是一种基于照片评价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实地拍照采样,通过调查问卷邀请公众根据自身审美偏好为样本照片打分,即可得到能够反映人们景观偏好的美景度值,对照片中的景观要素进行分解量化,通过回归分析对美景度值与景观要素量值进行建模[4,8],以便分析各景观要素对美景度的影响。

数字表示照片样本号图1 景观样本照片拍摄位置示意图Fig.1 The location oflandscape sample photos

2.2 照片拍摄

选择天气晴朗且能见度高之时对公园滨水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和拍照采样。据此,在前期对公园景观概况全面调查并初步选定拍摄地点(主要选择滨水观景平台等高频观景点及重要景观节点)的基础上,选择拍摄时间为2019年3月20—21日9:00—15:00。拍摄方法是利用三脚架将数码相机固定在1.5 m的人视水平高度,采用同一相机和相同的焦距、景深、拍照模式进行拍摄。共拍摄照片306张,根据研究意图和实验设想从中筛选能反映公园景观的照片40张(拍摄位置见图1),以供评价之用。

2.3 评价过程

将上述40张照片乱序后编制成调查问卷,问卷采用7分制,1~7分分别代表“非常不美”“很不美”“不美”“一般”“美”“很美”“非常美”,数值越大表示评价者认为该景观越美。使用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的编制和发放,问卷形式为逐图评价。共收到问卷52份,其中43份为有效问卷。

2.4 数据处理

由于各人评价标准有异,有些宽松而有些严苛,为此需对有效问卷评分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因个人标准而造成的评分差异。Daniel[9]提出通过正态分位数计算SBE的方法,其表达式[10]为

(1)

Si=(Zi-Zb)×100%

(2)

式中:Zi表示受测照片i的平均Z值(Z值指正态分布单侧分位数值);pik表示评价者给予受测照片i的评价值≥k的频率,k表示不同评分;f(pik)表示累积频率正态函数分布频率(通过查找正态分布单侧分位数值获得);m表示评价值的等级数(1~7分共7个等级);Si表示受测照片i的SBE;Zb表示作为基准线的受测照片的平均Z。

2.5 景观要素的分解与量化

在查阅相关文献后,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并结合研究地实际情况,从整体景观感受、驳岸、水体、植被、公园周边建筑、小品与园路6个方面对样本照片的景观要素进行分解量化并赋值。提取出视野开阔性(用天空面积占比表示[11]),驳岸类型、水体面积占比、水岸形态、水体质量、水生植物、水面景物以、水中倒影,植被面积占比、植物景观模式、植被种类多样性,周边建筑面积占比、周边建筑数量、周边建筑风格,硬质景观、有利景观数量、有弊景观数量、园路形态、铺装材质等19个指标,具体量化办法及赋值如表1所示。

表1 景观要素量化及赋值表Table 1 Quantification and valuation of landscape elements

其中,对视野开阔性、水体面积占比、植被面积占比、硬质景观面积占比和周边建筑面积占比5个指标采用计算照片中天空、水体、植被、小品与园路等硬质景观、公园周边建筑面积占照片总面积的比例表示,借鉴李雪莹等[11]和李杰[12]的研究方法,如图2所示,采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勾勒照片中各景观要素的外部轮廓,将景观要素归类并以颜色标注,计算各要素面积占照片总面积的比例。

图2 图像处理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image processing

2.6 逐步回归法建模

以样本照片的SBE值作为因变量、各景观要素值为自变量,利用SPSS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步进法进行逐步回归,引入、剔除变量的标准分别为P≤0.05和P≥0.10。

2.7 自动线性建模

考虑到滨水景观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希望尽可能研究更多自变量对美景度的影响,由于逐步回归模型纳入的自变量较少,因此使用SPSS的自动线性建模功能构建标准模型,模型选择方法为用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2)选择最佳子集。最佳子集方法可以检查所有可能的模型组合,从中筛选出满足相应标准的最佳子集,一般会获得更好的回归效果[13]。

3 结果与分析

3.1 典型样本照片分析

将标准化处理后的SBE进行排序(表2)。由表2可见,美景度最高的样本是17号照片(图3),近景处的灌木和乔木枝桠形成框景,可以透过框景观赏到开阔水面,水面平滑如镜、倒影清晰;远景是对岸青秀山和仿古建筑邕州阁。美景度最低的样本是40号照片(图4),可以看到画面中芦苇完全遮挡了水面,植物景观杂乱;远处尚能目及公园外欧式风格住宅建筑,与公园湿地自然景色不甚协调。

表2 景观样本照片美景度Table 2 SBE of landscape sample photos

图3 最高分照片Fig.3 Highest-scoring photo

图4 最低分照片Fig.4 Lowest-scoring photo

对比美景度较高和较低的样本发现,高分样本照片共同点是水面开阔,能看到对岸的山体和建筑,植物景观适中且呈现韵律感,远景处公园外建筑多为仿古建筑或现代风格公共建筑。一般认为,人类偏爱有植物、水体要素,且视野穿透性佳的景观[14]。而得分较低的照片则是水体浑浊,或因植物遮挡而未见或少见水体,且可视远处建筑多为高层住宅,甚至还有尚在施工的建筑,这在公园自然景色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兀,另外一些低分样本照片还出现垃圾桶等不利观瞻之物,而有些高分样本照片中则可见滨水观景平台等有利景观的点缀。这些是否是导致美景度评分差异的原因,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定量分析。

3.2 逐步回归模型中影响美景度的景观要素分析

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的模型如表3所示。表4中的模型整体方差分析显示P=0.001,P<0.05,说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表5中对单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进行t检验,周边建筑风格P=0.014,周边建筑面积占比P=0.002,水面景物P=0.028,均小于0.05,具有显著性。

表3 逐步回归模型汇总Table 3 Summary of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

表4 逐步回归模型方差分析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

模型最终纳入3个自变量,分别用X1、X2、X3表示。根据表5中常数项及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可写出回归模型为YSBE=-10.870+6.070X1-266.065X2+19.589X3,其中,X1表示周边建筑风格,X2表示周边建筑面积占比,X3表示水面景物。

表5 逐步回归模型自变量系数Table 5 Coefficient of independent variable in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

自变量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表示模型中自变量对因变量贡献的大小,可以此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大于0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成正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小于0说明成负相关。

从表5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可见,3个景观要素对美景度影响的大小排序为周边建筑面积占比>周边建筑风格>水面景物。

(1)周边建筑面积占比对美景度影响最大,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502,表明画面中公园外周边建筑面积占比越大,人们认为画面就越不美,在实地调查中对游客的访谈也证实了此观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游客均表达不喜欢在公园可视范围内看见周边高层住宅建筑的观点。

(2)周边建筑风格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367,对美景度的影响次之,虽然周边建筑面积占比对公园景观美景度有负面作用,但仍有个别建筑可提升公园滨水景观效果,建筑风格这一自变量证明了此观点,如邕州阁、八角楼等仿古建筑出现的频率越高,美景度评价值越高,青湖中心、广西药检所等现代风格公共建筑也可以提高美景度分值,而像广源国际社区等欧式风格住宅建筑,在公园景观环境中确实显得突兀,有此类风格建筑出现的照片,其美景度评价值均相对较低。

(3)水面景物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348,表明有滨水观景平台、放水塔等水面景物的照片美景度评分更高,此类景物在开阔水面上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3.3 自动线性建模结果中影响美景度的景观要素分析

自动线性建模结果的模型调整后R2为0.358,略高于采用逐步回归法构建的模型。根据表6的方差分析结果,模型的显著性水平P=0.002,小于0.05,表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7所示,按自变量重要性大小,模型纳入周边建筑风格、水面景物、驳岸类型、植物景观模式、水体面积占比、周边建筑数量共6个自变量,比逐步回归法多出3个,说明模型涵盖了更多的影响因素。

表6 最佳子集模型方差分析Table 6 Variance analysis of best subset model

表7 最佳子集模型自变量系数Table 7 Coefficient of independent variable in best subset model

自动线性建模模型纳入的第1、第2重要自变量为周边建筑风格和水面景物,与逐步回归建模结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第3重要的自变量为驳岸类型,系数为23.913,P=0.048,具有显著性,表明美景度受驳岸类型的影响,自然驳岸美观程度优于人工驳岸。青秀湖西北段驳岸采用植草护坡,以求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但护坡平直规整、人工痕迹明显,难以发挥相应的美化效果[15]。

(2)从第4重要的自变量开始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但根据专业经验,认为其对美景度的影响仍有一定参考价值。植物景观模式重要性排第4,系数为3.901,表明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群落结构优于单一结构,人们认为多层次植物群落更优美,这与生态要求相符。

(3)水体面积占比系数为59.347,说明水面开阔性影响景观美感,人们认为视野中的水体面积占比越大,景色越优美,这要求滨水景观设计中,在水景优美处宜开辟视廊,打造可观开阔水面的透景线。避免出现如图5所示的空间,植物遮挡在园椅与水面之间,此类现象在公园还有多处。

(4)周边建筑数量的系数为-0.727,这说明人们认为公园外周边建筑数量越多,景观越不美。建筑数量增加可能导致建筑面积占比增加,同时会增加建筑外观样式,让建筑风格和色彩杂乱无章。

4 滨水景观优化策略

4.1 采取修饰措施,控制建筑风貌

大量研究表明,公园绿地对房地产价格有显著影响[16],其距离、面积都对附近房价有显著影响[17-18],尤其湖泊类景观更具有重要作用[19]。公园能明显促升房价,因此开发商偏好在公园周边开发房地产,却又降低了公园景观价值。可以通过相应措施,减少周边建筑对公园赏景效果的影响,如在楼盘密集的视角处可种植高大乔木遮挡[20]。对正在施工的建筑,建议以新型蓝色爬架网片取代传统的绿色脚手架,如图6所示,使施工工地景观趋于整洁美观。

图6 新型爬架网片与传统脚手架Fig.6 Climbing frame mesh and traditional scaffold

通过规划限制公园周边建筑的风格、色彩来降低其对公园滨水景观美景度的影响。南宁市规划局2014年编制了《南宁市城市风貌分区规划研究和建筑控制导则》,根据该导则本研究区域所在的青秀山-凤岭风貌区建筑应以现代风格和传统风格为主,东南亚风格为辅,体现地域性、时代性与开放性特征[21]。公园园林建筑已采用东南亚风格及传统风格[22],与自然景色相协调的同时也体现了地域特色,若周边建筑也能同样进行风貌控制,则能与公园建筑交相辉映,使整体风貌更和谐美观。滨水景观属共享资源,控制周边建筑风貌既保障公共利益,同时也能提升住宅业主使用公园的感受。

4.2 设计生态驳岸,打造亲水空间

滨水驳岸设计可考虑采用自然生态驳岸,在满足防洪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绿化美化,在保障结构稳定的同时也应注重驳岸景观效果的处理。同时还可结合驳岸设置亲水平台、栈桥等休憩观景设施,以软化驳岸边界,既增加水面景物,又能使游客亲近自然,充分享受滨水资源[23]。

4.3 乔灌草相结合,构建复层群落

注意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设计,营建复层结构植物群落,既能提高绿量、满足生态要求,同时还能丰富植物景观效果。有美景度评价研究认为乔灌草复层结构评价值相对较高[24],配置简单的植物群落则给人单调平淡之感[25]。且从降噪防尘等生态功能考虑,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群落结构效果优于单一结构[26]。

4.4 开辟观景视线,优化休息空间

注意观景位置选择和观景视线的疏通,在滨水景色优美处设置观景点,开辟透景线,保证观水视线的开阔,面向水面布置的休息座椅是高频观景点,应尽量避免有障碍物遮挡视线。瞭望-庇护理论认为,人们偏好于可以满足瞭望风景和藏匿自身的空间,即“能看到而不易被看到”的场所[27]。因此设置在有植物或构筑物作为背景且前方视线不受遮蔽的休息点较受游客青睐[28]。

5 结论

通过对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美景度与景观要素关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逐步回归结果,对美景度有影响的景观要素按影响大小排序为:周边建筑面积占比>周边建筑风格>水面景物。

(2)自动线性建模结果纳入更多影响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为:周边建筑风格>水面景物>驳岸类型>植物景观模式>水体面积占比>周边建筑数量。

(3)基于照片评价的SBE法和基于照片画面图解分析的景观要素量化方法可以结合进行景观偏好研究,并据之探讨相应优化策略,以对未来景观建设需关注的问题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驳岸滨水美景
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
——以中山市逸仙湖为例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筼筜美景
独特美景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浅析人工湖驳岸类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海洋美景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