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与温和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疗效评价
2020-12-04魏宁刘琼屈建雷
魏宁 刘琼 屈建雷
(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疮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和皮肤的一种急性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表现为局部神经受累和其支配的黏膜、皮肤上发生疱疹,伴明显急性期神经痛[1]。89.6%带状疱疹患者伴急性疼痛[2],甚至发展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好发于中老年人,全球50 岁及以上年龄的发病率在25%~5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经验越来越丰富,疗效好,并相对西药无毒副作用。但目前灸法手段虽多样,可不同灸法间对比较少。本研究探讨不同灸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9 月—2019 年6 月我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0 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隔姜灸组与温和灸组,各40 例,隔姜灸男性19 例,女性21 例;平均年龄(56.6±8.1)岁;病程1 ~7d,平均病程3.2d。温和灸组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平均年龄(57.4±4.3)岁;病程1 ~7d,平均病程2.9d。两组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全部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诊断标准[3]。
1.2 方法
(1)隔姜灸组取穴:与疱疹部位相应神经节段的同侧夹脊穴3 ~5 个(患病皮肤节段取1 ~3 穴,高一节段取1 穴,低一节段取1 穴)以及阿是穴(疱疹、疼痛范围内)。在口服药物基础上(泛昔洛韦片0.25g 口服3 次/d,甲钴胺片0.5mg 口服3/d,共7d)行隔姜灸,操作如下:将生姜切成直径约2 ~3cm、厚约0.2 ~0.3cm 薄片,三棱针穿刺中间数孔,上置艾炷放取穴处,点燃灸至患处皮肤发红、温热无痛为度,若患者感灼热不可忍受,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艾柱燃尽易柱再灸,灸2 ~5壮/穴;1 次/d,30min/次为宜,1 周为1 疗程,若1 个疗程未愈继续下一疗程,共2 个疗程。(2)温和灸组取穴同上。在口服药物基础上(同上)行温和灸,操作如下:单手持1 根清艾条,在取穴处由中心向四周施以回旋灸,艾条距皮肤约2 ~5cm,灸至皮肤潮红、温热无痛为度,30min/次为宜,1 周为1 疗程,若1 个疗程未愈继续下一疗程,共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 周、治疗2 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两组的疼痛持续时间、疗效评价[3]、随访3 月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1)治疗前、治疗1 周、治疗2 周VAS 疼痛评分结果:隔姜灸组分别为(7.27±1.05)、(2.54±0.86)、(1.05±0.73),温和灸组分别为(7.18±1.34)、(4.36±1.09)、(2.12±1.41)。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 <0.05)。隔姜灸组治疗后低于温和灸组(P <0.05)。
(2)疼痛持续时间(d):隔姜灸组的疼痛持续时间(10.46±1.85)d 显著短于温和灸组的(15.72±1.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隔姜灸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温和灸组87.5%,(P <0.05)。隔姜灸组的治愈率62.5%显著优于温和灸组37.5%(P <0.05)。
(4)治疗后随访3 个月PHN 发生率情况:隔姜灸组无PHN发生,明显低于温和灸组的7.50%(P <0.05)。
3.讨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饮食不节,脾虚湿蕴化热;或年老体虚;复因外感邪毒,温热毒邪蕴蒸,浸淫经络、肌肤引起疱疹,气滞血凝、瘀阻脉络则痛,多属本虚标实之证。隔姜灸治疗带状疱疹,是艾灸和生姜治疗作用的综合[4]。艾灸扶助阳气,以灸之温和热气引被郁之湿热毒邪,以热引热,鼓邪外出,以清热解毒、温通经脉,则条达血行。而生姜性热,味辛,能温经通络,其含辛辣芳香气味的挥发油,增强血液循环。隔姜灸则将艾灸和生姜的治疗作用相结合以增强疗效。现代研究证明隔姜灸通过在皮肤产生局部高温,使皮损处的致病病毒变性坏死;增加局部血液微循环,改善代谢,促进炎症吸收,加速疮面恢复;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皮肤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使传导痛觉的神经纤维阻滞、提高痛阈、产生某些镇痛物质,减少神经的损害。有研究发现在人体舒适和耐受温度间存在一个稍高于正常温度的灸治最佳温度区,延长该温度区的作用时间可提高疗效。而隔姜灸的热感温度耐受阈高于温和灸。
综上,隔姜灸简便廉效,治疗带状疱疹止痛迅速充分,PHN发生率低,效果显著,提倡在急性期尽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