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对冠心病PCI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分析
2020-12-04刘蓉王洁
刘蓉 王洁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人民医院,湖北黄冈4387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可直接而快速解决冠心病患者血管狭窄与堵塞,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是临床主要的血运重建方式。但多数患者对冠心病与PCI认知不足,因术后卧床、疼痛、PCI术后再狭窄与血栓发生风险等产生不良心理压力,而高风险事故常与不良心理密切相关,加之目前心内科医护对不良心理状态患者识别率仅为2%-3%,从而影响患者耐受程度与康复进程[1]。双心医学主要用于研究心血管疾病与心理障碍的相关性,发现心理干预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推动康复进程,该模式受到心血管领域护理专家重视,倡导心脏与心理的全面康复,而目前我国对其相关研究较少[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在冠心病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冠心病PCI患者83例,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的41例为对照组,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的42例为研究组。研究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2-74岁,平均(62.91±5.42)岁;病程 2-9年,平均(5.22±1.60)年。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50-74岁,平均(61.86±5.90)岁;病程 1-9年,平均(4.97±1.95)年。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确诊为冠心病,有手术治疗指征,均行PCI治疗,且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40分;意识清楚,可正常沟通交流者;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认知障碍者;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病情危重者;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者;凝血、免疫系统障碍者。
1.3 方 法
1.3.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穿刺部位制动时间与如何活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遵医嘱用药,予健康宣教,定期门诊复查与电话随访。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具体如下:
(1)成立双心管理团队,由专科医生(负责疾病状况)、护士长(监督护理干预质量)、心内科护理人员(具体项目执行者)、心理医师与康复医师(心理、康复评估与协助方案制定),经系统培训且合格后启动项目。
(2)制定干预措施,系统回顾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利用心功能指标、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等评估患者临床情况,由团队人员制定包括认知与应对方式干预、放松训练、微信干预的干预内容,每周进行反馈,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3)认知与应对方式干预,30-50min/次,3 次/周,首先护理人员态度和善耐心,与患者沟通取得信任,采取1对1心理访谈方式进行,鼓励患者说出真实感受与心中苦闷,了解患者现阶段心理状态;然后针对患者认知不足问题(如冠心病知识、PCI原理、术后并发症及如何护理等)予以耐心讲解,启发患者正确评价自己病情与心态,纠正错误认知,对于过分担心者邀请冠心病PCI术后恢复良好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患者遇见挫折时,常自感无用,此时需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协助患者克服困难,引导患者建立自我决定意识,并对患者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带领患者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并指导家属一起参与,提高社会适应力;还可通过干预患者生活习惯的认知,帮助患者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并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坚持服药,予以患者鼓励与关怀,减轻患者担忧疾病拖累家庭的不良认知,调整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与人生。
(4)放松训练,30-40min/次,1 次/2d,选择环境安静、光线充足柔和的示教室进行团体训练,每次训练前叮嘱患者排空大小便,身着宽松衣物,然后以自身最舒服与自然的姿势坐在椅子上,背景音乐为柔和、舒缓、轻松的音乐,团队人员使用匀速而缓慢的语言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替训练,并配合呼吸方法(鼻吸嘴呼,缓慢呼吸配合肌肉收缩、舒张)进行,并嘱咐患者出院后仍可自行在家进行此种放松方式。
(5)微信干预,将患者及其家属邀请入群,设置护理人员进行微信群管理,保证7:00至22:00期间实时在线,及时解答患者问题;制作12期康复视频(包括冠心病治疗方法、PCI术后注意事项、心血管事件识别、生活习惯、用药情况、心理问题识别与疏导、饮食运动),约15min/期,每2d更新1期,循环推送;患者可在微信群内与其他病友沟通交流,彼此分享心得体会,共同鼓励;每周1次微信进行视频宣讲,做到医患及时互动,了解患者恢复与心理状况,并能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干预;每次需回院复查前1d由团队人员设置群内温馨提醒,督促患者回院复诊。共干预8周。
1.4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干预前后SSS评估患者不良心理状态,SSS包含躯体化、焦虑、抑郁及焦虑抑郁症状,4级评分法,总分20-80分,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重。(2)应对方式,干预前后中文版医学应对问卷(MCMQ)进行应对情况判定,共20条,维度:屈服(5条)、回避(7条)、面对(8条),1-4级评分,8条反向条目,总分20-80分,评分越高,采取此种应对方式越明显。(3)自我效能感,干预前后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自我效能感评估,共10项,1-4级评分,要求患者以自身实际情况回答,总分10-40分,评分越低,自我效能感越差。(4)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19条,总分19~95分,评分越高越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S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应对方式
干预前两组MCMQ中面对、屈服、回避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自我效能感
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满意度
研究组 NSNS评分为(91.12±1.57)分,高于对照组(75.36±6.87)分(t=14.487,P<0.00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SSS评分对比(±s),(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SSS评分对比(±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2 41干预前47.05±6.88 48.23±7.01 0.538 0.592干预后31.63±5.75*37.02±6.01*4.175<0.001
表2 干预前后两组MCMQ评分(±s),(分)
表2 干预前后两组MCMQ评分(±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n) 面对 屈服 回避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42 41干预前21.03±3.56 20.64±4.01 0.469 0.640干预后26.75±2.37*22.11±3.02*7.797<0.001干预前11.71±3.01 11.25±2.87 0.712 0.478干预后6.85±1.85*9.42±2.57*5.238<0.001干预前15.33±3.25 14.75±3.01 0.843 0.402干预后10.31±2.85*13.12±3.14*4.271<0.001
表3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对比(±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2 41干预前20.74±3.21 21.24±4.01 0.628 0.532干预后32.03±2.57*27.05±3.01*24.404<0.001
3 讨 论
PCI治疗冠心病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易于接受等特点,但有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接受PCI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而患者由于缺乏正确认知,往往选择逃避与屈服在自我不良心态下,进而影响冠心病PCI患者血流动力学,成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从而干扰患者身体机能与心理健康恢复[3-5]。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常规护理干预往往注重技能操作,忽视患者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的干预,患者自主意识较弱,而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注重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状态的全面恢复,通过多学科专业团队模式下为患者制定利于身心恢复的干预策略,力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全面提高护理质量[6-8]。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MCMQ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且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应用于冠心病PCI患者,可促使患者选择积极应对方式,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是由专业的双心管理团队实施,可保证此术式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保障护理质量;然后以1对1心理访谈的方式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耐心开导患者疑虑,使患者意识到自我心理、行为的异常,纠正其错误认知,引导其建立自我决定意识,指导家属一起参与到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的行列,对患者取得的进步予以肯定,并定期定时予以放松训练干预,舒缓患者身心状态,借助微信干预延续院内干预措施,使患者居家也可享受到专业的措施,持之以恒,进而改变患者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身心康复。本研究中两组干预前SSS评分均显示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焦虑抑郁状态,而干预后S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患者能积极应对与自我肯定后,心态与行为发生转变,改善患者病情,缓解焦虑抑郁程度,促进身心恢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还可提高冠心病PCI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患者认知积极,心理状态与恢复进展良好,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应用于冠心病PCI患者,不仅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促使患者选择积极应对方式,还可提高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满意度,此护理模式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备各专业知识,还需具有一定心理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