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的双重变奏:爱情和爱国
――从《庐山恋》看《红杜鹃》

2020-12-04黄国飞

影剧新作 2020年4期
关键词:石峰庐山杜鹃

黄国飞

黄国飞

浮躁的当下,难得能看到这么清新美好的爱情故事,让人想起了改革开放时期那代人的爱情,上世纪八十年代那股勇于创新的火热浪潮和那个时期独有的清纯质朴的感情,一下子让人又回到了那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时代。

这部作品时代感把握得很好,爱情线也准确明晰。作者将目光聚焦于杜鹃这个敢爱敢恨的女子身上,把她塑造成一个为爱情、为国家,勇于担当、勇于献身的人,所有的美好品质如吃苦耐劳、坚贞不渝、不慕虚荣都集中在女主角身上;而男主角在事业上的奋勇争先和爱情上的谦让推辞,为了让心爱的人更幸福,在感情中宁愿得体的退出,把心上人推给好同学好朋友,从而成全自己心中理想的爱情,认为这是对女主角的负责,从另外一面显示出他高尚的人格。

剧中围绕爱情进行剧情推动,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单薄的爱情在剧中的种种表现。

一、爱情没有在爱国中得到升华

编剧想让男女主角的爱情在爱国中得到升华,可是整个剧本却没有展现出来这种升华。男女主角的爱国体现在对事业的热爱,而对事业的追求却在剧中没有得到本位的体现,什么是主什么是次?主线次线没有得到很好安排。本来应该以事业线为主,爱情线为辅,而这部作品却整个颠倒了过来,让人有本末倒置的感觉。故事以爱情为主线,事业为辅线,削弱了故事的主题性,而且犯了一个中国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弊病,就是不管什么职业剧都能演成爱情剧。专业工作在这里成为一个背景,而不是围绕专业才萌生爱情,在专业中爱情得到升华。律师剧变成律师谈恋爱,医疗剧变成医生谈恋爱,专业性缺失,专业的迷人之处无从展现,专业成为一个空洞的背景板。在专业中展现的爱国情怀也因此被削弱。主题要表现的是科研中的爱情,还是爱情中的科研,这成为一个问题。科研出了什么成果,填补了哪些空白,有哪些难点,有没有受到国外干扰和卡脖子,这些都是可以让人物更丰满、更爱国、更专业的有内容的干货,被爱来爱去、阴谋诡计的感情戏冲淡了。不能不说,这是作品的败笔。

二、感情基础没有铺垫

男一号(石峰)和男二号(刘新)之间本来对于女主角(杜鹃)来说没有区别,却在男女主角确立恋爱关系之后,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女主角的感情像是有个闸门,打开就汹涌澎湃,关上就滴水不流。剧本中女主角杜鹃有一段台词:“那是大学三年级,你、我、石峰在一个团小组,我们三个人相处得最好。有人说友情再向前跨进一步就是爱情。说心里话,当时你和石峰谁先跨这一步,我都可以接受,就在那年暑假我们快读大四了,一天,你约我来这里玩,我真的有些紧张……”这种感情基础让读者或观众很难代入女主角的情感世界,找到女主角的为爱执着,非你不可的那种一往情深的爱情线索或者心理铺垫。爱情的基础在哪里?是什么?剧中没有交代,就要这样任性,就这么突如其来。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没有合情合理的铺垫,就那么相爱了,就算这样突然相爱不奇怪,但当爱情遇到波折,就那么义无反顾再无转移了,也经不起观众思考。

这种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坚定向往,是难能可贵的,但是经过动摇的坚定才是真正的坚定,才是理智的坚定,才不是一时冲动的坚定。剧本中杜鹃对爱情的坚定既不合逻辑,也不合常理。剧作家想要表达女主角对爱情的执著,却没为这份执著做好一个铺垫。

三、剧作没有考虑新时代观众感受

这种纯真的爱情很有年代感,是八十年代甚至更早时期才有的情感,70后、80后或许还能够接受,对于老一辈人怀旧也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但是对于90后、00后的年轻观众来说,这种感情没有代入感,无法引起他们的观赏兴趣。不考虑观众感受的电影剧本不能说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剧本。是年轻不懂爱情吗?还是爱情可以如此的无私崇高?

编剧的哲学性不够高。莎士比亚一生写了三十七部戏剧,经典有十几部,几百年长久不衰。就是因为写人性,写哲理,写出能够穿越时空,连接当下的人生哲学性思考。这种境遇之下,各种人物的反应,都真实,都可信,都感人。思想深度,文学高度,缺一不可,这两者结合才能产生出经典的艺术作品。故事鲜活生动,思想深刻隽永,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作品。而这部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只能说拥有怀旧情怀,在那个突破思想禁锢的八十年代,看起来会清新可人,而应对当今的审美取向已经力不从心了。

四、妹妹那条辅线应该砍掉

妹妹的感情线和姐姐杜鹃的感情戏关系不大,对展现爱国敬业这个主题更没有推动作用,而且王哲也没有对杜鹃爱情起到太大的破坏作用,完全可以删掉。虽然说这一支线可以丰富展现当时两种不同观念青年的价值取向,但是却对整个剧情没有起到更大的作用。

编剧想要通过两对青年的不同爱情观进行对比,从而凸显女主角的高尚品质,却容易陷入“圣母白莲花+玛丽苏”的套路。“玛丽苏”的意思就是女主角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每一个见过的男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欣赏她,毫不掩饰地爱上她,不遗余力地帮助她。剧中四个青年男性角色,除了王浩是杜玲的男朋友外,三个男人统统围绕女主角杜鹃展现各自的关爱。石峰是杜鹃的爱人,在杜鹃没有向他表白前,深深暗恋着杜鹃,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站出来勇敢追求吐露心声;刘新像哥哥一样爱护着杜鹃,心甘情愿把自己深爱的杜鹃拱手让给好友兼情敌的石峰;王哲甚至为了杜鹃不惜离婚,把自己的研究专著写上杜鹃的名字。这样的“玛丽苏”情节让女观众看了之后,直呼我也愿意有这么多男人围绕着我、关心着我、爱护着我,女观众的全能自恋情结被唤醒和激发,从而感受到极大的代入满足感。

而男性观众则会嗤之以鼻,这都是什么?刘新的角色最为悲催,整个就是云备胎的人设,是爱情双方角力的工具人。男主石峰在自己没有受伤之前,当仁不让喜爱着女主角杜鹃,这个时候爱情就不是用来谦让的而是独占的,一旦当自己受伤之后,马上想让好朋友兼情敌的刘新作为工具人上场,成为自己的替代品。现在爱情就成为一个可谦让的物品,随着自己的情况转移。石峰自卑不敢表白,可以理解也容易让观众接受,但是石峰的谦让,就让观众无法接受,他这是置感情于何地?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为爱放弃天长地久?是成就对方?是为了让对方过得更好?是自己配不上对方?那么这个配得上配不上又由谁说了算呢?

五、与《庐山恋》的比较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诚挚纯真的爱情故事在任何时代都是让人动容、令人向往的。同样写八十年代的爱情,相比较而言毕必成编剧的《庐山恋》可谓是这种把爱情和爱国结合得十分完美的典范。

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无疑是得益于领时代风气之先,在禁锢得太久之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整个社会氛围来讲,对于爱情总的说来是“欲说还羞”。而女主角在男主角脸颊上蜻蜓点水般地轻轻一吻,更是突破了荧幕的禁令,撩动了观众那久以期盼的情感神经。这代表着一种思想解放、人性解放,充满着突破的自由,给观众以鼓舞,让年轻人对美好爱情心生向往,对幸福生活憧憬期盼。剧中一扫过去的政治阴霾和思想压迫,展现出一派新生活的丰富多彩,美好的事物值得追求,成为改革开放的精神标志。《红杜鹃》的电影剧本就缺乏这样的思想高度,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代风貌和精神气质的描述和把握不到位,只有抓住时代精神并加以展现才会成为优秀作品。

但不可否认,《庐山恋》的编剧巧妙地把爱情描写融入到庐山大好的自然风光之中去,使优美的景色成为爱情的生发地和推波助澜的最有说服力的潜在红娘,让感情发生的环境成为爱情萌生的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说,也是《红杜鹃》的不足之处。爱国首先爱的是祖国山川秀丽,保卫国家也是因为这里美丽富饶生活幸福值得捍卫。《红杜鹃》的爱国热情需要有一个依托的基础。电影《上甘岭》中除了残酷的战争场面,插曲《我的祖国》曲调是那么抒情和优美,歌颂和描述的是祖国的大河大江、两岸稻花、小伙姑娘、可爱的人民,祖国美好的景色和大好河山正是志愿军战士奋勇作战为之努力的缘由。

《庐山恋》男女主角的相识相恋颇具戏剧性和传奇色彩,女主角是前国民党将军的女儿,从小出生在国外,侨居于美国。她初到庐山,正好巧遇男主角在枕流桥畔的枕流石上潜心攻读。坐在石上看书的男主角让女主角心生好奇,随后女主角躲在林间纠正男主角的英文发音,又在避雨时和男主角正式相识。情愫就如此萌生了,相识后,两人结伴同游庐山,感情迅速升温。

《庐山恋》男女主角的相识相恋更有感情基础,编剧为他们的爱情做足了铺垫,运用了各种典型的情节和桥段。如女主角成长于国外,初来庐山的人物设置,就像极了初到人间的下凡天仙,编剧是借鉴和模仿了七仙女的经典情节。而巧遇更是爱情故事不得不开始的地方,男主刻苦攻读和女主好奇帮助的桥段,很像《聊斋志异》一类古典小说中常见的经典片段,书生刻苦读书,狐女先是好奇,之后便是心生爱慕,然后到惜才到帮助(纠正发音)。编剧还觉得感情铺垫得不够,还要再来一个避雨,把男女主角安排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才正式地让他们相识相认。在爱情萌生的基础这一方面,《红杜鹃》就没有《庐山恋》做这么多的铺垫,不足以让观众为这种爱情感到非你莫属或刻骨铭心。相似的经典爱情故事还可以参考《泰坦尼克号》,杰克和罗丝的爱情是经历了自杀被救(英雄救美)、下等舱舞会、男主为女主作画等层层铺垫和极力刻画的心理转变为基础的。

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庐山恋》男主角吸引女主角的地方不仅是热爱学习,还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庐山恋》男主角是陪重病缠身的母亲在庐山养病的闲暇时间,抽空学习的。就在父亲被迫害、母亲重病的际遇中,他仍勤奋学习,表明男主角内心对祖国对未来充满信心。男主角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吸引了女主角,其性格的朴实、腼腆更是和女主角活泼开朗产生了性格互补。他们的爱情基础更深一个层次便是共同的理想,即热爱祖国、振兴祖国,这让他们产生了不同一般的爱情。

《庐山恋》中这一对年轻人在观鄱亭上凭栏远眺,鄱阳湖的碧波红日、五老峰的巍峨耸立、霞光映照下的烟波浩渺、湖面上的风帆竞渡,尽收眼底。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男女主角情不自禁地呼喊出“我爱祖国,我爱祖国的早晨”。此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怀得到尽情地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也呼之欲出。男女爱情由爱彼此上升到了爱祖国,爱情在爱国中得到了升华。爱祖国大好江山就意味着热爱国家,这是爱国的基础。这一点是《庐山恋》的成功之处,也是《红杜鹃》所没有做到的。

那他们的爱情有没有波折呢?有的,没有波折的爱情不能成为经典的爱情。这个挫折就是时代对于这两个不同身份者爱情的不允许,伏笔在故事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作为前国民党将军的女儿怎么能和中国共产党的高干子弟谈恋爱呢?这种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最能打动人。剧情到这里可以说是有伏笔,有冲突,当然会有和解。在两岸还没有三通的时代,编剧就大胆的让国共两党的青年人谈恋爱,可以说是一个突破。大陆和台湾两地间年轻人的爱情结合,寓意着在国家层面的祖国统一和人民团结,符合时代精神。这是一种更为宏观的爱情波折和冲突,而《红杜鹃》的爱情波折和冲突只是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是两个人或者更具体一点是男主角的心理问题在从中作梗。从这个角度来说,同样是写爱情冲突,《庐山恋》比《红杜鹃》更胜一筹。

当然即便《庐山恋》这部在中国电影史上造成万人空巷的现象级电影,放在当下来看也难免充满各种槽点。例如完美到不应该在现实中存在的男主角,矫情的女主角趴在各种地方哭,情节的无厘头、台词的惊悚、表演的雷人、化妆的甜腻、布景的粗糙,为人诟病的大团圆的结局,但是其局限是历史性的,也是瑕不掩瑜的。相比较于《庐山恋》,《红杜鹃》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电影带有时代深刻的印记,今天来看这种年代性的片子或作品,我们看的是一种情怀和一种对年华的追忆。希望《红杜鹃》也能成为人们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情怀和记忆的锚定点。

猜你喜欢

石峰庐山杜鹃
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云上杜鹃
杜鹃红
杜鹃
毛泽东登庐山
《李白 庐山谣》
书画养志 笔墨成趣
庐山脚下泡温泉
题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