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激情·落实
——有效课堂教学之探究

2020-12-04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盐港中学陈梦心

青年心理 2020年29期
关键词:激情课堂教学课堂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盐港中学 陈梦心

教书二十余年,我一直追求能够和我的学生共历一场精神的旅行,体悟语文课堂上氤氲流动的文字之大美,感悟诗意之流淌。我心目中的好课堂,应该是以尊重为前提,思维碰撞、充满激情而又学有所得。

一、理念决定课堂:“尊重学生”是核心

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师生生命共同交融、心灵共鸣。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每一节课负责,还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更要真诚地把学生视为心灵上的朋友,灵魂中的亲人。理念决定行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节情意交融的好课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学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真心诚意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将思维还给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基本做法是“五让给”,即把课堂的大多数时间让给学生、把充足的阅读与思考讨论让给学生、把阅读问题的结论概括让给学生、把作文的一部分评讲让给学生、把考试的部分评议让给学生。同时,我努力引导学生“会”学习,即让他们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去学。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了,学习活动多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了,体验成功的快乐多了,创造学习的惊喜多了,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喜欢吗?

其次,我们要学会观察与倾听。善于观察与倾听学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功。所谓观察,就是察言观色,如学生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认知状态、参与状态等,及时并恰当地采取措施,进行课堂调控,使课堂学习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所谓倾听,李政涛老师在《倾听着的教育》一文中写得很细致:要倾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倾听学生的情感;倾听学生的思想;倾听学生的疾病;倾听学生的差异与区别;倾听学生与他人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倾听的艺术,学会倾听对教师上好一节课至关重要。

通过有效互动,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知及领悟程度,在倾听的过程中去规范学生的说法,及时给予肯定、引导、纠正、提炼、鼓励等,调整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调控课堂流程,让课堂教学走向深入,确保每一节课有效顺畅。

最后,我们应全力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民主、积极的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为此,我要求自己充分发挥“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在课堂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求自己“四带”进课堂,即“带着微笑,带着信任,带着激励,带着竞争”,同时,还要做到“三给”,即“把信任的目光投给每一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给每一名学生”。正是热爱和尊重学生的行为,我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与信任,收获了师生和谐共鸣的教与学之佳境。

二、激情成就课堂:师生“同振共鸣”为佳境

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漪说:“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内容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可知,激情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形态,也是一种积极的教学行为艺术。

带着激情去上课,是职业道德使然。唯有执着追求激情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激情追求目标的学生。走在学生中间,站在讲台上,我总会感到激情满怀。站在讲台上,我一定面带微笑,声音洪亮,表情丰富,讲至兴奋时激情飞扬,情难自禁,让学生被我的激情“燃烧”,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思维碰撞。

带着激情去上课,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学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心激心,以情感情,以期师生的心灵“同振共鸣”。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从古至今,一篇篇名文佳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流芳百世,就是源于作品中动人的艺术形象,饱含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鲜血和生命。教学中,要想把学生带进作品的艺术天地,去触摸作者的内心情感,在思想和情操上得到陶冶,教师就必须带着对作品深爱之激情,进入“角色”,使所教的课文“如出我口,如出我心”,去感染、打动学生,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理想境界。

在课堂上,我始终把关注学生的激情放在首位。据说梁启超的课堂激情澎湃,讲到精彩处:“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转好又“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每每过后,他总是大汗淋漓,状极愉快”。这更加坚定了我利用激情成就课堂的信心。在课上,师生在激情燃烧和情感的立体交流中,使诱人的青春活力四射,充满在课堂的每个角落,绝对是人生乐事。

带着激情去上课,我一直努力练习“巧舌如簧”的嘴上硬功夫。上课有了激情,但没有一张“巧舌”,把话说“通”、说“活”、说“准”、说“趣”、说“美”,富有感染力,圆满传达出激情,也是枉然。教师要善用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生动幽默的语言去催化激情。若教师根据文本的情境需要,或高亢起伏令人振奋,或语调低沉令人伤感,或一句幽默令人发笑,或一句妙语引人恍然有所悟,以才情、智慧催化激情,必会成就成功的课堂。

古人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了激情,课堂就有了生命力。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将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投入学习,那么,我们就将获得一节节有效的课堂,课堂的氛围也能够变得更加热烈。

三、落实夯实课堂:生悟真知师方佳

课堂教学注重结果,我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作业达成法”。布置作业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促成课程目标达成和确保学生学得好的最重要一环。作业达成,一定要做到“三原则”:一是从内容和形式上精细筛选或设计,以质胜量,精要以有用为原则;二是作业题目要有代表性,以练一道会一类、举一反三为原则;三是作业题目力求兼顾学生在知识、能力上的差异性,做到既有统一性,又有区分性,以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提高为原则。

课堂教学注重结果,我采用的另一方法是“考试拉升法”。考试有评定、诊断、反馈、预测和激励等功能,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语文学习力度很大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一直采用“考试拉升”的策略。具体来说,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各模块内容、知识点,分散在课堂教学和阶段测试中。题量上,或三五题,或二十几题,不求全,但求有用;时间上,十几二十分钟,或一节课,或一百五十分钟,区分学情,相机而试,切实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四、有效感悟课堂,学会在反思中成长

只有有效地感悟课堂中的方方面面,才能够在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语文课堂的质量。具体而言,我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应该让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并让每个人学会独立思考。如果采用“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等方式来进行学习,自然能够让人受到良好的启发。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根本还没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就进行学习,实际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太好;有的小组讨论活动也只是一个学生在进行发言,所以实际反思教学的效果不好。

第二,课程的反思也是一种独立自主性的表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重新设计教学的结构,更需要在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上增加教学的灵活度。因此,在实际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将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但是,在这样的模式下很容易出现“教师课堂上讲授少了,课堂上纪律太乱且没有主题”的局面,有的学生借着反思的名义来胡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其实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反思效果较差。

第三,注意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不能淡化科目的工具性。其实,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会写作的情况。但是教师应该时刻认定“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个教师在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都需要将课程本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因素很好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够让课程反思的效果变得更好。

诸多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也一再提道:虽然现在学校教学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其实听不到学生在读课文,更不能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语文课文。因此,学生在最后自然不能够揣摩非常优美的语句段落。很多学生甚至不能够很流畅地读完一篇课文,写起作文来也是错字、病句连篇,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教师进行反思的。

因此,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将不同科目的内容有效地落到实处才能够更好地品读和感悟语文课堂中的内容,在实际自学和自悟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实,每个教师反思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取长补短,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合作和评价。因此,反思最根本的目的是提升教学的质量。

总之,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思有所获,是我不懈追求的教学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地用我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去激活课堂,让我的课堂能够“活色生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地运用各类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让课堂发挥实际的作用。

猜你喜欢

激情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萌动的激情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嘻游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图志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