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语用发展动态系统构建

2020-12-04黄玮莹方丽君

关键词:二语子系统动态

黄玮莹,方丽君,许 琪

(1.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20)

二语语用习得是中介语语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也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关注学习者的语用发展,即对二语学习者及其语用习得过程的研究。二语语用习得的研究范畴即学习者如何知道在什么时间对谁说什么,怎么说,二语语用发展是多种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语用知识输入、课堂教学、二语水平、在目标语环境中的生活时间和语用迁移。现有研究多基于简化主义从单一视角探讨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发展与某一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如:目标语环境的影响、二语水平的影响和语用负迁移的影响等,然而众多影响二语语用发展的学习者内部、外部因素难以量化。近些年,应用语言学领域兴起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强调系统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动态变化,为二语语用习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通过梳理二语语用发展的特征,结合复杂动态系统理论,拟构建二语语用发展动态模型,为动态系统视域下的二语语用习得研究提供参考。

1 动态系统理论要义

动态系统理论把语言发展视作一个动态系统。语言作为动态系统的主要特征集中体现在其复杂性和动态性。复杂性有两重含义: 一是系统由多个成分、子系统构成;二是系统发展的非线性,即各成分、子系统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线性关系。动态性指语言使用及发展过程各成分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及其不可预测性和自组织性。换言之,语言使用者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语言互动共同作用推动语言能力发展。语言能力发展是个体经验、社会互动和认知机制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将语言发展视为复杂的动态系统涵盖以下要义:(1)语言发展没有固定的顺序,是动态的非线性的发展;(2)语言发展终端状态不可能与目标语系统完全吻合;(3)学习者语言发展没有固定的必经阶段;(4)语言发展的复杂系统由多个复杂、动态的子系统相互作用而成,子系统的发展不代表整个语言系统的发展;(5)语言发展不仅是认知发展的结果,还需要社会资源;(6)因语言发展对初始状态敏感,学习者个体语言发展具有变异性;(7)学习者之间具有差异性[1]。

2 二语语用发展动态系统构建

二语语用发展实证研究结果揭示出影响学习者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语用知识输入、课堂教学、二语水平、在目标语环境中的生活时间和语用迁移等。本文将这些主要因素归纳为学习者内、外部两大系统,而学习者母语与二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通过学习者内、外部系统影响学习者的语用习得效果,从而构成融合这三方面作用的二语语用发展动态系统。

2.1 语言与文化差异

跨文化语用研究表明,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因为不同的文化价值会影响人们的语用表达,而类似的语用表达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跨文化语用学对不同语言的言语行为表达差异的研究发现,人们对具体语用策略的选择取决于交际双方的相对权势、社会距离和言语行为本身的强加度。例如,有学者对中英文化中的道歉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美国生活中的道歉无论使用频率还是使用范围都远远高于中国,但是中国文化中的道歉方式更加丰富[2]。因此,学习者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言及文化层面上的差异决定其二语语用发展的初始状态,对二语语用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学习者内部系统

学习者因素是二语语用发展动态系统的核心因素,可分为学习者内部系统与学习者外部系统。学习者内部系统主要由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和个体差异组成。

2.2.1 语言系统

二语学习者的初始状态与一语学习者不同,母语的知识结构和使用规范必然对二语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即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语言迁移现象。二语语用发展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语言、文化语用知识会对二语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和学习施加影响,即语用迁移。语用迁移的可能性与学习者对母语及二语的心理认知相关,具体表现为心理标记性和心理类型,前者指对母语特殊语用规则的认识,后者指学习者对母语与二语之间差距的感知[3,4]。如Olshtain对母语为俄语和英语的希伯来语学习者的道歉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很少进行道歉是因为他们认为犹太人不像美国人那么经常道歉[5]。

另外,二语语用能力发展与二语水平息息相关。研究者通过相关统计方法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未能得出一致结论。如Roever等的研究发现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总体提高,其语用理解和产出能力也得到提升[6];但也有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并未随其总体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发展[7]。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二语水平与二语语用能力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2.2.2 学习者个体差异

二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包括对学习者年龄、性别、性格、学能及其他个人认知、社会和情感因素的考察,即学习者生理、心理、认知方面的差异作用于二语习得的影响。学习者外部系统各要素要通过学习者内部心理认知机制作用于语用能力。语用知识,尤其是社会语用知识与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观念、个人信念和价值观紧密联系。因此,学习者顺应目标语文化的过程中有显著的个人色彩和母语文化特征。例如,刘建达、黄玮莹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学习者课外语用输入情况,发现学习者课外虽然可以通过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语用输入信息,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会有意识地关注其中的语用知识[8]。因此,相同的外部学习条件下,不同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会有显著差异。

2.3 学习者外部系统

学习者外部系统即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学习者语用发展过程的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及学习环境。

2.3.1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对语用能力发展的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比两种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语用习得的效果,即目标语环境与外语环境。目标语环境能提供更加真实而丰富的语用输入,相关研究也表明学习者的元语用意识、社会语用知识、言语行为产出规范性、会话理解能力与学习者在目标语环境中的居住时间呈正相关,而且目标语环境下的学习者语用产出更接近本族语者。但是并非所有在目标语环境居住的学习者语用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学习者能否受益于目标语环境的语用输入不取决于其居住时间,而取决于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互动的强度。外语环境下的语用习得缺乏丰富的社会情境和真实交际需求,外语学习者的二语语用能力在没有教学干预的情况下很难得到发展。因此,学习环境对外语学习者的二语语用发展尤其重要。

2.3.2 学习环境

外语环境下的语用学习主要依赖于课堂语用教学。二语语用教学研究经历了从论证语用知识可教性发展到探讨寻求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提高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历程,大部分语用特征都可教,而且专门的语用教学干预对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的语用教学策略(显性或隐性、演绎或归纳)通过学习者的认知机制促进语用能力发展,其中学习者的语用意识及对目标语用知识的注意尤为重要。

输入是二语发展的必需条件,学习者的语用输入很大程度上取决其所处学习环境。除专门的语用教学外,一般来说二语课堂教学中的语用输入非常有限,因为二语教材中少有提供言语行为相关的社会语用知识,且语用策略也与本族语者在实际交际中使用的情况有出入。另外,课堂话语是二语习得可理解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语体代码,课堂教学中学习者与教师及学习者之间的交际互动是可理解性语用输入的重要来源。但是课堂话语分析研究显示,教师掌控话语权,与学生的互动模式基本为IRF模式(Initiate-Response-Feedback),学生启动话步、参与交际的机会严重不足,涉及言语行为范围窄,礼貌标记语偏少,以教师掌控话轮为主,不能体现自然语言交际中的诸多种功能。因此,一般课堂教学提供的语用输入远不能满足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需要,课堂外的语用输入则成为学习者语用输入的重要来源。

综上所述,二语语用动态系统中三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又互相作用,共同决定学习者二语语用发展轨迹。以下就二语语用动态系统的复杂性及动态性进行进一步阐述。

3 二语语用发展的复杂性

二语语用发展的复杂性首先源于二语语用能力的丰富内涵。语用能力可指广义上的使用语言的能力,亦指狭义的在特定语言使用情境下准确理解和表达语言使用者意图的能力,中介语语用学及二语习得语用学关注的语用能力属后者。二语语用能力内涵随着语用学研究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语用学研究一般将语用能力划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会语用能力。陈新仁提出语用能力除包含语用语言能力、社交语用能力以外还应包括语用认知能力和语篇组织能力,强调语用认知维度[9]。对语用能力内涵的讨论体现了研究者从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等不同视角对语用学的解读。综观各语用能力定义,二语语用能力显然是包含语用知识、社会文化知识、交际功能知识、认知机制等子系统在内的复杂系统, 而各子系统也是包含多种成分的复杂系统,如语用知识包括社会语用知识、语用语言知识等子系统。

二语语用发展的复杂性还表现在语用能力子系统之间及子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用知识与社会文化知识、交际功能知识之间密不可分。语用知识的内化即认知机制作用于语用知识的过程,程序化的语用知识才能被学习者使用。而在语用知识子系统内部从概念上加以区分的社会语用知识和语用语言知识两者密切相关,语用测试无法排除社会语用知识而单独测试语用语言知识。反之亦然,学习者的语用行为是两者同时作用的结果。

因此,二语语用能力是囊括学习者静态的语用、社会文化知识和动态的语用认知能力等子系统的复杂系统。

4 二语语用发展的动态性

二语语用发展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是其内外部多因素参与的结果,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导致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非线性发展。因此,一定的二语水平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前提,但是语用能力的长足发展因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可能呈现不同的趋势,即有些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会随其语言水平发展而提高,有些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则可能在某阶段停滞不前,体现出语用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和个体差异性。二语水平还可通过语用迁移及学习者认知心理机制间接作用于语用能力发展。黄玮莹和颜晓英对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历时研究发现,学习者英语语用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呈缓慢发展趋势,但有少数学生的进步较大,且在不同的语用成分上,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发展亦不同步[10]。

另外,从语用教学的作用方面看,学习者并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语用教学不仅需要学习者认知子系统的参与,还与学习者心理相互作用。在教学干预研究中,研究者们似乎想当然地认为学习者会高度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学习者可能会因为对语用教学的内容不重视或不感兴趣而没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影响语用教学效果。另外,学习动机与学生在语用教学中的实际参与度都会影响语用教学效果。总之,语用教学活动本身即包含教材、教师、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参与、教学反馈等环节的复杂系统,语用教学与学习者心理、认知等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才能促进二语语用能力发展。

学习者心理、认知等因素为学习者个体内部因素,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相互影响,致使每个学习者的语用发展轨迹各有其特点,呈自组织性;同时,学习者内部各因素还作用于母语迁移、二语水平、课堂教学及语用输入的处理等,各子系统之间交互影响,使整个二语语用发展呈动态性,不可预测性。

5 结语

二语语用发展的动态系统包含学习者内、外部系统,且学习者母语与二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通过学习者内、外部系统影响其语用习得效果,内外部系统之间密切联系。二语语用发展研究应基于语用发展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特征,探讨各子系统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各子系统内部如何动态变化。

动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二语语用发展研究应重点揭示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机制,提倡基于学习者个案调查的深入分析,揭示其语用能力发展的非线性特征,探讨在二语语用发展不同阶段,学习者内、外部各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语用教学应针对具体的母语背景文化设置相应的语用教学内容,并根据学习者个体差异特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语用教学。二语语用发展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要求语用教学要贯穿外语教学各阶段,持续而系统地通过各类教学活动推动学习者二语语用能力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语用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二语子系统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国内动态
动态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