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下新能源接入的思考

2020-12-04崔雅怡

电力与能源 2020年3期
关键词:调峰储能发电

崔雅怡

(上海贝塔斯曼欧唯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 201815)

传统的电力交易建立在中长期交易基础上,通过交易双方自主协商、集中竞价等方式进行。这一模式下,交易市场缺乏灵活有效的供需调节机制。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营效率,理顺发电和用电企业之间的关系,2002年我国开启了以打破垄断,努力发挥市场化电力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并最终促成了发电和电网企业的彻底分家[1]。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2017年电力现货交易市场的建立把以打破垄断、鼓励竞争为核心的电力改革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环境因素限制,在间歇性和波动性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新能源上网技术进步迅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能源上网的政策和措施,给予行业支持,从而使得我国的新能源产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新能源产业技术升级、建设成本控制的不断优化,逐渐取消补贴,直至最终取消补贴,推进新能源平价上网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十四五”规划中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仍然将是能源工作的重点,而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上网工作,提升新能源的利用率也将成为重中之重。

1 电力现货交易市场促进新能源利用

新能源与环境因素相关联的随机性、甚至不稳定性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合于这一交易方式。电力现货交易市场为新能源电网接入提供了一个好的途径和平台,并在后来推动了新能源的进一步利用。从2017年开始,国家电网根据买卖双方自主参与、自主决策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对新能源的配置作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市场对新能源的吸纳,且效果愈加显著。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信息,利用电力现货交易平台,2020年3月山西电网达到了98.12%的新能源利用率,不仅为清洁山西,也为清洁华北做出了贡献,极大促进了新能源发展,也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2 新能源交易的特点

2.1 新能源交易首先应该立足于本地电网

新能源绿色的特点决定了它积极的社会效益。本着节能减排的原则,应当进一步扩大新能源对传统发电取暖的替代,支持和鼓励本地电网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进行电力市场化交易,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由于我国新能源企业大多分布在北方,而北方的气候特点也有利于本地电网对新能源的吸纳。这些年通过对新能源上网的政策支持和措施落实,特别是电力现货交易平台的建设,新能源上网容量的不断加大将会在未来极大地保证我国,尤其是北方的空气清洁。

2.2 跨区交易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的利用

充分利用国家电网资源可以加强省际电网之间的互济和共享。山西2020年3月通过特高压雁淮直流和锡泰直流通道,将本地消纳富裕的新能源输送至华东的电力跨区交易就达到了66笔,不仅消化了本地的新能源资源,也为华东地区提供了清洁能源。同时,通过9条500 kV外送华北通道,参与了华北地区的调峰,仅2020年3月份就参与跨省调峰交易达到30笔。在本地消纳之余,充分利用我国国家电网的骨干网络优势,充分发挥跨区交易也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的利用。

2.3 针对新能源特点保证电网运行安全

新能源的风电和光伏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1],远不如燃煤发电等传统能源稳定,如何保证电网不受到新能源波动影响成为了值得重视的问题。尤其随着新能源的接入容量越来越大,占比电网的分量越来越重,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在新能源电源端采取减少波动率,提高稳定性的保障措施,在电网端做好接入安全防护、能量调度和管理优化,将会进一步保证电网的经济、稳定和安全运行,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2.4 辅助服务带来更多机遇

在考虑新能源接入电网时,应该充分发挥调频、调峰等一系列辅助服务功能。山西今年3月份参与华北市场的调峰交易扩大了山西新能源的外送量,同时也为保证京津塘地区的空气质量做出了贡献。只有把电力现货交易市场和调频、调峰、甚至备用等辅助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充分提升新能源更大的利用率。

3 重视储能在新能源接入的作用

储能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储能系统帮助新能源输出稳定的电力。通过削峰填谷不仅可以平滑新能源电力的输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对提升电网运营效率,这对保证电网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储能技术在新能源项目中被广泛应用。日本对于新能源发电输出的波动率要求非常苛刻,根据波动率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考核和补偿也比较严格,这就促使日本新能源企业不得不加大投资,提高了新能源项目中储能系统的配置率。随着我国对新能源市场政策的进一步规范,储能技术利用率势必会提升。

猜你喜欢

调峰储能发电
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调峰成本量化与分摊模型
“发电”
考虑用户优先级的云储能用电策略优化
考虑用户侧参与的调峰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
03 国家电投大连发电机组负荷率达到16.7%
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储能: 碳中和下的新赛道
我国西北区域电力调峰项目投资布局
LW36-126(W)/T型断路器储能超时复归问题改进方案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