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0 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故障诊断与分析

2020-07-08高志飞王怡然

电力与能源 2020年3期
关键词:色谱分析互感器电容

高志飞,布 赫,王怡然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察布 012000)

1 故障现象

2019年8月27日,220 kV某变电站巡视人员发现3号主变高压侧203电流互感器A相膨胀器异常顶起2 cm,随即将该互感器退出运行,3号主变系统停运。该互感器为2012年生产的型号为LB7-220GYW3高压电流互感器,额定电压为220 kV。

设备退出运行后,现场检修人员进行外观检查未发现渗漏油等异常现象,随后打开膨胀器发现有气体放出,立即取设备底部油样进行油色谱分析,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

色谱分析发现氢气、乙炔、总烃数值均超标根据Q/ND1050106—2018《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三比值法分析,放电类型分别为1,1,0,初步判断为低能量放电,怀疑本体内部存在放电故障,为彻底查清设备故障原因,将该设备返厂进行解体分析[1-3]。

表1 油色谱分析数据 μL/L

2 诊断试验

互感器返厂后首先进行一、二次接线及外观检查,未发现渗漏油、放电痕迹等异常现象[1-3]。之后对互感器进行除一次工频耐压试验外的全部出厂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2.1 绝缘电阻测试

对互感器进行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地、末屏对二次绕组及地,试验数据如表2,符合GB/T 20840.1—2010《互感器》标准要求[4]。

表2 绝缘电阻测试数据

2.2 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值测试

图1 介质损耗因数随电压变化曲线

表3 升压和降压过程中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值测试

2.3 互感器油色谱分析

互感器运到制造厂首次对油进行色谱分析,数据见表4。出厂试验后取互感器顶部、中部、底部油进行色谱分析,数据见表5。三个部位油样数据无明显差异,与返厂测试数据一致,根据DL/T722—2014《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三比值法分析,放电类型分别为1,1,0,判断为低能量放电,与现场数据分析结果一致[5]。

表4 试验前变压器油色谱分析数据 μL/L

表5 试验后变压器油色谱分析数据 μL/L

2.4 互感器局部放电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异常,局放起始电压为103 kV,局部放电量为73 pC(大于20 pC),熄灭电压为53 kV。

根据试验结果综合判断,互感器内部存在局部放电。

3 解体过程与原因分析

3.1 产品解体分析过程

(1)对互感器进行放油,拆除膨胀器,检查一次连接情况。一次连接可靠,未发现放电痕迹,如图2所示。

(2)拆除互感器二次接线板,检查二次接线。二次引线连接良好,未见放电痕迹;拆下产品瓷套,检查末屏端子连接,端子连接可靠,未见放电痕迹,如图3和图4所示。

图2 一次连接处

(3)吊出互感器器身,器身表面整洁无异物、无异味;拆除二次线圈并检查油箱内表面,均未见放电痕迹,如图5所示。

图3 二次连接处

图4 末屏连接处

(4)拆除末屏绝缘,检查末屏表面及引线,末屏包扎良好未见放电痕迹,如图6所示。

(5)根据产品设计器身包扎图(如图7所示)。该互感器共有4个主屏(零屏、1屏、2屏、末屏),每两个主屏之间分布有一定数量端屏,以使屏间电场分布均匀。根据包扎图逐层对器身进行拆解,检查各绝缘层间未见放电点;检查各电容屏状态无断裂、放电等异常,对各电容屏进行屏位、屏长等尺寸测量测量值均满足设计要求。

图5 器身

图6 拆除绝缘后的末屏

图7 设计包扎图

(6)在产品拆解过程中,使用10 kV西林电桥(型号:AI-6000E)分别在3 kV和5 kV状态下,测试各主屏对零屏的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值,未发现异常现象,测试数据如表6所示。

(7)拆除零屏引线及零屏绝缘,零屏引线未见放电痕迹;检查零屏表面状态,在器身 P2 侧距端部 590 mm 处出现电容屏铝箔环状裂纹,裂纹边缘存在明显放电痕迹,如图8和图9所示。

表6 各主屏对零屏测试数据

图8 零屏裂纹处

图9 零屏裂纹位置

拆除P2侧开裂的电容屏,发现电容屏铝箔下绝缘存在放电灼烧痕迹(如图8所示),而且裂纹下绝缘电缆纸包扎较其他部位明显松软,如图10所示。

图10 裂纹下部绝缘状态

3.2 故障原因分析

(1)LB7-220型电流互感器采用油—纸复合绝缘结构,采用的是等厚度、等电压、等屏差设计原则,各屏间场强分布均匀,在工频耐受电压下各屏间场强控制合理;该类型产品在各地广泛应用,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安全运行验证;通过了国家电力工业电气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的全部型式试验,可排除设计原因导致本次故障的可能性。

(2)根据解体实际情况分析,零屏铝箔上出现的环状裂纹是造成本次故障的根本原因。零屏出现裂纹(如图8和图9所示),边缘形成尖角,造成该处场强畸变,引发低能量密度的局部放电,设备长期运行过程中系统发生过电压的情况下放电加剧,导致该部位的变压器油裂解,变压器油中的溶解气体含量逐渐增大,最终造成膨胀器异常顶起。

主要原因为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工人包扎零屏下部绝缘时,操作不当造成零屏开裂部位下方的绝缘包扎相对较松软,进而在器身干燥过程中松软部位绝缘收缩较其他部位严重,局部受力集中;再加上工人对零屏包扎不当,可能造成电容屏出现损伤;二者综合作用导致零屏铝箔出现裂纹。在产品运输及长期运行过程中,产品不可避免的存在震动,造成缺陷扩大,最终形成 2~3 mm 宽的环状裂纹。

4 预防措施及运维建议

4.1 对产品工艺的建议

(1)加强工艺控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半叠绝缘包扎。

(2)将零屏包扎质量作为专检项,特别关注电容屏包扎质量,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3)提高产品局部放电测试的企业内控标准要求,对 80%工频耐受电压下局放量按10pC 控制,提高产品微小缺陷的检出度。

4.2 运行维护建议

(1)加强在运产品油位检测,现场产品油位异常升高或超出最大值时,及时反馈生产厂家进行处理;由于产生的气体均为可燃性气体,检修人员禁止使用金属工具进行放气处理,以免打火造成安全事故。

(2)在现场产品有检修计划时,建议对互感器进行油色谱分析,以便准确判断产品实际运行状态。

(3)采用红外测温等方式,对互感器运行状态进行带电检测。

猜你喜欢

色谱分析互感器电容
10kV计量柜互感器安装方式改进研究
电子式互感器可靠性检测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低压电容器电容值衰减原因分析及改造
220kV电流互感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电厂变压器油色谱异常分析和处理
超级电容车的充电,有望几十秒内搞定吗?
浅谈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药学生色谱分析教与学
某110kV变电站1#110kV主变油色谱异常原因分析及故障处理
电力用油溶解气体色谱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