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

2020-12-04江西省鹰潭市师范附属小学邹晓军

青年心理 2020年19期
关键词:劳动活动生活

江西省鹰潭市师范附属小学 邹晓军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田园四时杂兴·其七》中对于美好的劳动场景的描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热爱劳动的民族。在劳动中,我们体验到了生活中的美与快乐。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规定: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2020 年之前,各中小学要推动建立课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与劳动评价制度,相关情况将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然而,劳动教育如今却成为最受忽视的教育。根据某市家教协会的一项调查,在全班44 名学生中,有39%由家长每天整理书包,66%由家长给洗手绢,52.3%由家长给洗脚,59%由家长给穿衣服。这样的数据让人遗憾、忧虑,似乎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正在逐渐被削弱与侵蚀,离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对世界一些国家的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中,美国为72 分钟,韩国为42 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 分钟,而中国只有12分钟。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在劳动教育、劳动体验方面的缺失,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劳动即教育,劳动的缺失即教育的缺失。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事关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决不可掉以轻心。

一、开展劳动实践 活动的必要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九十多年前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就是“生活即教育”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熔于一炉,认为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劳动。可对于生活在当今时代的青少年而言,“劳动”似乎成为一个十分遥远的词汇。对于菜园里的各种蔬菜,孩子们分不清哪种是土豆,哪种是萝卜,也不知道哪些长在树上,哪些埋在地里;在饭桌上,奢侈浪费、不珍惜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渐渐地,懒惰、任性、怯弱等问题成了社会通病,这与家长的娇宠不无关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孩子们很难接触到最质朴、最纯粹的劳动。

21 世纪是世界各国实力直面博弈的大时代,能否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如果我们培养的未来公民全是这样“头脑发达,四肢不动”的人,他们怎能担当起家庭、社会、国家之重任呢?如何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字里行间都寄托着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也为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切实的指南。

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在当今社会年轻一代人群中的缺失,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和关注,“爱劳动”也再次被明确确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因此,学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引导新时代少年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带领学生通过亲历劳动过程,在出力流汗中磨炼意志,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激励他们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一)开辟劳动基地,培养劳动观念,锻炼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劳动的情感、劳动的技能不是在书本中获得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成长中的少年儿童需要且乐意去寻找劳动中自由的生命表现,喜欢在模拟与探索中感受劳动带来的生活乐趣。因此,若想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可以通过开辟劳动基地来实现,在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中间架起桥梁,将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

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我校利用校园空地开辟了劳动基地——“七彩开心农场”,聘请家长担任义教,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种植蔬菜和花卉、拔草、浇水、施肥、收割等。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直接参与到农场的管理工作中来:购买菜秧、请教家长、规划农田……这些环节都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学生们便可以及时思考研究。比如:相较于其他地方,墙边的菜总是长得比较小,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些菜会开花,花的作用是什么?种植各种蔬菜时,是否存在季节性规律?……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便能通过多种方法去探究解决,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此外,活动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例如:在家庭开辟小小劳动角,尝试养殖小动物、种植花卉等;组织学生自己组成小团体,参加蔬菜义卖等活动,体会市场经济等,使劳动实践活动长久化、生活化,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在劳动中磨砺坚强的意志,建立团队协作精神。

(二)创新体验活动,拓展劳动渠道,激发劳动热情

劳动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就是体验。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才能更有效地体验。因此,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一是在“五一节”来临之际,开展“快乐劳动、五一体验”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劳动节”的来历,搜集不同时代劳模的先进事迹,通过手抄报、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交流;通过组织开展劳动技能比赛,鼓励学生在家帮父母做家务,例如:炒菜、洗碗、拖地、整理房间,或到所住的社区、街道参加公益劳动等;拍摄一组在节假日期间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叔叔阿姨的照片或视频,参加学校“最美劳动者”摄影大赛和视频展演活动,让“劳动最光荣”的思想意识在学生头脑中深深扎根。

二是开展“走进田园乡间,体验劳动乐趣”实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情感,拓宽学生劳动实践的领域,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达到道德建设中“知”与“行”的统一,我们与“手拉手”乡村学校联合开展了“走进田园乡间,体验劳动乐趣”实践活动。

首先,两所学校的学生一起走进乡村,进行了捡稻穗和挖红薯比赛,在竞争中共悟劳动之苦,共享劳动之乐;集体劳动结束后,学生们进行一对一手拉手结对,城市孩子分别在各自的“手拉手”农村小伙伴家里度过难忘的一夜,他们一同劳动、学习、休息,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五年级的江骁与城门小学四年级的朱鹏飞是一对“手拉手”小伙伴。朱鹏飞是家里的独子,父母种了10 多亩地,还养了60 来头猪,所以朱鹏飞平时一回家就会帮助父母打扫猪圈。这一次,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江骁跟随朱鹏飞也干了起来,累得满头是汗。五年级的万祺琨平生第一次早上4 点钟就起床,跟“手拉手”小伙伴李清华一起下地摘菜,然后又一起跟着李清华的母亲去市场卖菜。这种从未有过的乡村生活体验,让城里的孩子们第一次有了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触动,真正体验并融入原汁原味、充实丰富的乡村劳动生活中。

(三)利用社会资源,体验劳动艰辛,激发丰富情感

马克思曾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离开劳动,人就缺失了生活中的美,不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劳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有机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去机关、下工厂,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和生产劳动,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劳动是美好的,是人们获得生活乐趣、享受生命自由的源泉,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社会责任感和价值现实感。

围绕“感恩教育、生存教育、养成教育”三条主线,我校组织开展了“我爱铁路,我爱家乡”实践活动。学生走进铁路车间、站台和列车,同工人叔叔阿姨们一起工作,亲身观察、实践、体验铁路职工的辛苦和责任:“小小巡道员”走进南昌南车辆段鹰东车间,先后参观了站修所、列检指挥中心等场所,观看了一线修理工人们的技术演练,还跟着父辈行走在火车运行的轨道上,体验了一回巡道工的艰辛,感受到一线工人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在鹰潭开往上饶的5216 次火车上,“小列车员们”在列车长的引导下,了解火车上的设备设施,熟悉旅客乘车流程及注意事项,并与列车员一起为旅客服务,检票、倒水、清扫卫生,十分认真。学生平三维的妈妈就是这列火车的列车长,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平三维动情地说:“在家里我要尽自己所能多分担些家务,自觉勤奋学习,不让妈妈过多牵挂,让妈妈回家多休息。”

“体验之旅”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虽然辛苦,但过程很快乐,不仅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还亲身体验到父母工作的艰辛。作为感恩教育和情感教育的体验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激发了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结语

总之,劳动实践活动能够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促进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将少年儿童的教育置于真实的情景中。在体验、锻炼多种劳动技能的基础上,促进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活动生活
“六小”活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活动随手拍”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