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医院医学科创中心建设之十院模式

2020-12-03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21期
关键词:医学科中心医院

为实现医院转型发展的新升级、新跨越,十院积极布局、整合资源、搭建管理框架筹建临床医学科创中心,促进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2019年12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强本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完善上海临床研究体系,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案提出推进上海市建设研究型医院,基于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强化“医工结合”,到2020年底,上海将重点建设5家研究型医院、15家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医学协同创新集群。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十院”)以“临床需求为驱动推行管理模式、运行模式、诊疗模式创新,聚焦优势学科提升临床技能、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创新能力”为医院转型发展战略。为实现医院转型发展的新升级、新跨越,十院积极布局、整合资源、搭建管理框架筹建临床医学科创中心,促进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以提升医院综合 实力。

十院临床医学科创中心以打造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一体的医学科创中心为目标,探索医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实现培育国家杰出人才的任务与使命,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科研转化平台。

临床医学科创中心项目

十院在上海市政府、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中心以及同济大学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整体租赁上海市北高新园区4幢毛坯大楼(距医院5公里,合计约2.7万平方米,租赁期为10年)于2019年改造成临床医学科创中心。该项目以打造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一体的医学科创中心为目标,探索医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实现培育国家杰出人才的任务与使命,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科研转化平台。建设初期,科创中心整合资源,融合优势学科和杰出基础科研团队,打造十个具有转化前景的分支研究中心。

作为医院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其成功有以下先决条件:构建地方政府参与、大学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方合作的健康产业模式;构建院士、杰青、长江学者、医学专家等高水平、专业化、学科交叉型人才梯队;构建专业的成果转化医学信息服务平台;构建良性竞争、优胜劣汰的循环机制,以及转化项目孵化资金保障。

项目运行策略

转化医学研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过程中涉及众多领域。在建设初期无法做到将所有环节全面铺开,因而需要集中力量重点突出。

首先,要夯实基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建立转化医学研究实验服务平台。十院原有同济大学肠道疾病研究所、甲状腺研究所、泛血管研究所、微生态临床研究与诊治中心、癌症中心以及院各专科实验室十多个,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场地分散、资源不均、共享程度低以及难以管理等诸多问题。医学科创中心通过梳理论证、重新规划设计、按照功能相近进行整合,建成基础公共服务中心、动物实验中心以及十个研究中心团队,将原有各实验室的流式细胞仪、质谱仪、测序仪等可共享设备资源整合至基础公共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使用。为完善功能布局,医学科创中心在开办元年新购置5000万元设备,后续每年计划投入3000万元。为合理使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医学科创中心进行网格化管理,按照研发团队性质和公共服务团队特征划分为多个网格,有效解决部门之间条块分割、信息屏蔽、责任缺失等问题,为转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推进样本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十院临床资源丰富、病例多样,以实体瘤、糖尿病、心脏疾病、眼科疾病、脊柱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临床样本为基础,由医院病理科牵头整合各临床科室尤其是优势学科资源推进生物样本库建设。为了样本库统一管理和临床资源共享建立了全院性的生物样本信息服务平台,平台由专职人员进行样本接受、处理、分装保持、病例材料整理、伦理审批以及随访。样本库根据各转化研究团体特色明确建库重点,为临床转化研究提供优质临床资源。

三是建立专业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目前十院拥有心脏中心开展5G+人工智能心肌梗死信息化救治解决方案、磁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试剂盒及配套定量仪器平台、骨科自主研发脊柱穿刺定位器与配套器械以及肠道菌群种植术等一批待转化项目,预评估价值合计1.2亿元。医学科创中心为此构建了功能完备的科技转化综合服务体系,体系包括4个平台,分别为融资平台、孵化平台、临床试验平台和产业化平台。其任务是面向科创中心科研团队及院医务工作者,提供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降低科研团队及医务工作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 成功率。

其次是优化转化医学研究团队建设。

第一,优化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结构,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十院转化医学研究团队以临床专家、兼职教授、博士后、研究生为主,技术员、管理员为辅,采用基础与临床协同进行跨学科联合建组,相互交融紧密合作。技术员与管理员由医院根据团队规模大小进行配置以解决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维护管理、财务报销等日常事务,从而使团队专人专职提升研究效率。而对于院士、杰青、优青等高端人才的引进,同济大学与附属医院实行“双聘制”。研究人员的待遇得到提高的同时还降低了单位用人成本,十院医学科创中心借此人才政策聚集了一批优秀兼职人才。

第二,考核与激励机制。十院提升了科技创新在职称晋升、评聘考核、学科评估等方面考核指标比例;同时设立成果转化基金由成果转化部门专职管理,将转化净收益中80%用于奖励;另外还鼓励扶持科研人员与医院学科带头人创办或投资入股企业,引导和强化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科创中心大楼外景。

第三,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临床医学科创中心团队按照3年为一考核战略调整周期,根据医院病种结构与临床学科发展所反映出来的供求关系(信息)作出调整,实现各自各科研团队紧跟市场步伐,坚持以医疗需求为导向调整转化研究计划。届时医院将组织相关专家与专业机构对相关科研团队与转化研究项目进行评估测算,重点扶持具有应用前景、转化价值高的项目,淘汰转化价值低的项目,同时对团队成员进行重新编队,形成良性循环。

医院与企业合作新模式探索

十院医学科创中心计划将部分区域出租给入驻企业以拓宽转化研究的思路和途径。入驻企业须经过遴选,主要通过转化医院的科研项目、与医院合作临床试验、共建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等形式开展多方面合作,将医院的临床资源与企业的市场推广融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广大患者收益同时有助于自主研发产品的临床转化速度。

十院医学科创中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在上海市卫健委、申康中心以及同济大学的部署和领导下,紧密结合医院由临床型向研究型发展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全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并推行管理模式、运行模式、诊疗模式创新,以重点学科突破带动全局发展,聚焦突出专科专病特色大力提高临床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医学科中心医院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教学查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萌萌兔医院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