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事稼穑 以劳树德
2020-12-03临西县玉兰小学乔培服
临西县玉兰小学 乔培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都促使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今年麦收季,临西县玉兰小学的师生拿起镰刀,奔赴学校实践田,割麦、捆麦、装车。一个个劳动小能手挥汗如雨,成为该校劳动教育的一道美丽风景。
玉兰小学是以全国著名劳模、新时代“最美奋斗者”吕玉兰同志的名字命名的乡村小学。学校自2013年就开始开发劳动课程,坚持用常态化劳动锤炼学生品质,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后,学校在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劳动课程开发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劳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每日常规。
一、感恩劳动每一天
劳动从身边做起,感恩从劳动体现。从校内附属幼儿园开始,玉兰小学每天都会安排一项学生人人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家务劳动,一年365天,从未间断。学校制定了劳动实施细则,对家务劳动内容、劳动时间、应该达到的标准做出明确规定,还要求家长进行劳动评定。每一名幼儿都练习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括穿衣吃饭、整理个人学习用品和玩具、搞好个人卫生等。小学低年级学生,须练习刷碗、擦桌子;中年级学生,每周洗一次自己的衣服,做好家庭采购员,帮家长购买日用品;高年级学生,每周做一次饭,打扫一次客厅。
学校不仅要求学生做家务,还倡导和家长一起做。在共同劳动中,孩子们学习技能,体验辛苦,心生感恩之念。家长担任“教练”,指导和鼓励孩子参与劳动,并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
家务劳动并不局限于“小家”,而是拓展到“大家”。高年级学生每天上午上学前,会拿着扫帚把自家所在胡同的垃圾清理干净,水泥路面清扫一遍。学校所在的东留善固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其中就有这些小清洁工的一份功劳。
二、学校值日我最棒
玉兰小学校园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每一天课前、课间,孩子们徜徉其间,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还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监督他人,见到垃圾马上捡起来。占地40多亩的校园,不需要一名清洁工,孩子们自觉保持清洁已形成习惯。
东留善固村原书记吕廷祥常给别人讲一个令自己“害羞”的故事。有一次他到玉兰小学找校长,等待期间,就坐在校园里的棋盘前琢磨棋谱。一抬头,他忽然发现身边站着两名小学生,刚站起身,两名学生便弯腰把他丢在棋盘下的烟头捡起来,飞跑着扔到垃圾箱里。吕书记十分惭愧,为孩子们的好习惯连连点赞。
玉兰小学占地面积较大,为方便打扫,分成校园、楼内、教室、餐厅四大区域。各区域的卫生清理工作进一步细化,比如教室内分成地面清扫、黑板擦洗、室内消毒、垃圾分类整理等几个小项。劳动值日分工以班级为单位,各班再细分劳动任务,责任到人。全校每一处卫生都有人负责,人人都有劳动卫生责任区。
学校在劳动细节上下足功夫,比如,学生人人必备一块擦桌布,不仅擦课桌、凳子、讲桌、窗台,还擦楼梯、餐桌和洗手池。擦桌布上午、下午各洗一次,拧干,统一挂在课桌腿内侧。每一项劳动都制定了量化标准,人人既是劳动者又是督查员。评价结果当日公布,不达标者立刻整改。
三、实践基地显身手
中华文明发轫于农耕文化,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不稼不穑可耻,勤勉耕作光荣。学生劳动不仅限于日常的家务和做好值日,更要到田间、到大自然中去劳作、磨炼,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玉兰小学开辟了面积达20亩的农业劳动技术实践园,为学生体验劳动提供了广阔天地。实践园主要种植当地常见的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红薯、花生、白菜、萝卜、黄瓜和豆角等10余种粮食和蔬菜。
在小块地的种植上,五六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铁锨翻地、铁耙平地、拉耧、播种、间苗、锄草、收割等整个劳动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可以参加其中的简单劳动。在实践中,学生学到了劳动技能,更体验到劳动收获的快乐,也树立起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由于品尝到劳动的苦和累,学生在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时也会增添勇气。
在劳动实践中,教师还注意培养学生的生产经营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经济社会的运行。以种植小麦为例,教师首先给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浇水、耕地、施肥、播种、管理、农药、收割等投入都应计入生产成本,并学会核算单位土地的生产成本,然后把收获的小麦称重售出,收入减去成本就是收益。
在基本收益计算之外,学生还要思考延伸加工的经济效益。比如,取一定量小麦磨成面粉,分别加工成馒头、面条、烧饼、油条、大饼、挂面和面包等面食。学生以市场价格核算收入,与直接出售小麦的收益进行对比,以实际数据鼓励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勇于创新。
四、志愿服务常态化
玉兰小学少先队大队组织三至六年级各班少先队员成立了志愿者中队,每周三下午轮流到校外做义工。学校对面的吕玉兰纪念馆、玉兰公园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村里的幸福敬老院,都成为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基地。学校每周三下午安排3个班的学生分别到这几个场所轮流开展义务劳动。学生带着笤帚、簸箕和抹布投入劳动,把各处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敬老院,孩子们还给老人捶背、揉腿、梳头,陪老人们聊天,送去温暖和欢乐。
每年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全体学生都要打扫自家院子和街门口的卫生,四至六年级学生还义务打扫家门外20米长的胡同或者街道卫生。
洒扫、耕种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引领孩子们回归自然,认识真实社会,避免他们成为“塑料儿童”“宅男宅女”,最终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目的。
如今,玉兰小学的孩子们已经真正爱上劳动,并在劳动的锻炼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