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综合技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研究

2020-12-03苏敏

医药前沿 2020年3期
关键词:西医中医药有效率

苏敏

(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 重庆 4015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在我国老年人群越来越多,社会人口在逐渐地老龄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发病率达60%~90%。其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严重者则会引起足溃疡坏死,导致截肢。目前,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方法使关神经电生理发生逆转。治疗将非常困难,目前尚无肯定的方法。现代医学在治疗上常规采用对症治疗、对因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费用较高,技术含量也较高难以在基层医院普及。而有些试验仅仅限于动物试验,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而本项目采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目的是改善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有力地改善神经受损症状。其机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抗氧自由基损伤[1-2]。对我院在2015年1月—2019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0例,中医药综合对照组40例,西医对照组40例。中药治疗组中男女比为24∶16,平均年龄为(57.65±2.67)岁,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组患者中男女比为22∶18,平均年龄为(56.45±2.43)岁,西医治疗组男女比为24∶16,平均年龄为(57.56±2.52)岁,患者在同意书上签字,且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进行研究,三组一般资料五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手术指征明确;排除标准:没有经过同意被选入本次研究的患者、过敏患者、依从性过差患者。

1.2 方法

中药治疗组:采用辩证分型中药饮片及中成药进行治疗,1周为1疗程。中医药综合对照组:在中药治疗组的基础上,中成药及中药饮片治疗,配合推拿按摩,定向透药、穴位贴敷、隔物艾灸,1周为1疗程。

西药治疗:采用静脉输注硫辛酸进行治疗,神经节苷脂,5次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VAS的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中药组:显效有12例,有效有21例,无效有7例,中医药综合组:显效有25例,有效有12例,无效有3例,西医对照组:显效有16例,有效有21例,无效有9例,中药组、中医药综合组、西医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5%(33/40)、92.5%(37/40)、77.5%(31/40),组间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医药综合组、西医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5.7±1.5)、(2.6±1.1)、(6.0±1.6),组间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祛风湿类中药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针灸推拿可提高痛阈值,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供,起到消除炎症水肿、粘连镇痛的作用;推拿治疗可松弛肌肉,改善血供,提高远期治疗效果。以症状改善(通过疼痛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作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标准,以改善神经血供、提高患者疼痛阈值,改善患者疼痛、麻木的感觉障碍,达到延缓病情发展提高远期疗效的作用。采用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等,可以采取精确的穴位治疗,定位准确,可更好的改善神经血供,以达到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同时能改善患者疼痛、麻木的感觉障碍[3]。本次笔者将患者分为三组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中药组、中医药综合组、西医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5%、92.5%、77.5%;中药组、中医药综合组、西医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5.7±1.5)、(2.6±1.1)、(6.0±1.6)。

综上所述,中医药综合技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可以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VAS评分,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西医中医药有效率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