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血糖昏迷为首发表现的老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1例报告
2020-12-03薛羽贾真妍杜云赛高冠起通讯作者
薛羽 贾真妍 杜云赛 高冠起(通讯作者)
(1 青岛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临沂市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2 滨州医学院 山东 滨州 264003)
(3 潍坊医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53)
(4 临沂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山东 临沂 276000)
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以恶心呕吐首诊的老年患者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0岁,因“恶心呕吐20余天,意识不清10小时”于2019年4月2日就诊于我院。患者诉20余天前腰部推拿后出现恶心呕吐,食入即吐,非喷射性,伴双下肢疼痛麻木感,全身乏力,活动能力下降,曾按腰椎间盘突出症处理,效果欠佳。入院前10小时逐渐意识不清,伴心慌、大汗,伴四肢无力,无肢体抽搐,无腹痛、腹泻。患者近1月来体重下降约10kg。既往腰椎间盘突出病史,否认肝炎、结核、脑外伤、脑部手术等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93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13/67mmHg;体型消瘦,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门诊查电解质、血糖:钠113.3mmol/L,氯80.8mmol/L,血糖2.33mmol/L。
患者入院后诊断为“幽门梗阻待查”,并给予高渗糖、浓钠、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入院后第2天,实验室检查回报: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8.9mg/L(0~10);生化:钾(K)4.5mmol/L(3.5~5.3),钠(NA)118.7mmol/L(137~147),氯(CL)87.9mmol/L(99~110),钙(CA)1.92mmol/L(2.03~2.54),血糖(GLU)14.62mmol/L(3.9~6.1),白蛋白(ALB)32.8g/L(34~48);尿常规:葡萄糖4+(正常-),比重1.002(1.003~1.030);血常规、粪便分析、凝血、甲功三项(FT3、FT4、TSH)、肿瘤标志物均无明显异常。全腹CT:肝内多发低密度灶,前列腺增大伴钙化。为明确有无消化道梗阻,进一步行电子胃镜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入院第3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大汗、恶心呕吐,指测血糖2.9mmol/L,给予50%葡萄糖针10g静推后症状缓解。患者反复低血糖、低钠低氯,进一步行内分泌激素检查:8am皮质醇(COR)<1.00ug/dl(5~2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5.00pg/ml(0~46);泌乳素(PRL)5.99ng/ml(0~17),卵泡生成素(FSH)4.840mIU/ml(0.7~11.1),黄体生成素(LH)7.310mIU/ml(0.8~7.6),生长激素(GRH)1.26ng/ml,雌二醇(eE2)29.440pg/ml(0~39.8),孕酮(PRGE)0.290ng/ml(0.28~1.22),睾酮(TSTO)250.870ng/dl(241~827);糖化血红蛋白(HbA1c)5.6%(4.0%~6.0%),平均血糖6.3mmol/L;患者ACTH及COR极低,考虑存在垂体功能减退,进一步行垂体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内分泌科医师会诊后,诊断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予氢化可的松8am100mg,4pm50mg静滴3天后复查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电解质、血糖均正常,2天后,患者出院,改为强的松早5mg,晚2.5mg口服。
2.讨论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垂体破坏的程度和激素减少的速度。通常认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首先出现促性腺激素、泌乳素减少,继而出现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最后出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2]。据报道[3],垂体破坏约50%才会产生临床表现,破坏达75%时产生明显的临床表现,如体毛脱落,性欲低下,骨质疏松,怕冷,疲劳,表情淡漠,恶心、呕吐,低钠低氯,体重减轻等。李俊等[4]对260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贫血,其次是血脂异常和乏力。李晓玮[5]对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占60.87%,其次是腹胀和食欲不振;而国外一项针对老年性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研究表明[6],老年患者中最常见的是低血钠,达80.6%,其次是低血糖和贫血。此患者系老年男性,发病伴有双下肢疼痛麻木,加之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很容易将恶心呕吐误以为老年人正常生理变化,因此直至出现低血糖昏迷才来就诊。患者恶心呕吐、低血钠、低血氯,排除消化系统疾病后应立即联想内分泌疾病可能。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因多见于垂体占位、感染、炎症,垂体缺血性坏死,空泡蝶鞍,蝶鞍区手术、放疗和创伤,各种原因引起的垂体柄破坏,下丘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自身免疫因素等。为判断靶腺功能减退是原发性或继发性,需同时检测垂体激素和靶腺激素。病因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对于下丘脑、垂体,MRI检查明显优于CT。此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降低,推测垂体病变引起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但垂体MRI并未明确病因。de Graaff等[7]认为,对于病因不明的单一或多发垂体激素缺乏患者,需考虑自身免疫性垂体炎可能。此病好发于女性妊娠后期及产后,最先表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缺乏,血液中可能存在抗垂体抗体。遗憾的是,此患者并未进一步行抗体检测。
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可引发严重的垂体危象,危及生命。因此,临床若高度怀疑本病,可不必等化验结果回示立即给予处理。治疗以各靶腺激素替代为主,长期应用需维持在最低有效剂量,以减轻激素引起的并发症[8]。具体治疗方案因人而异,若合并多种激素缺乏,为防止肾上腺危象,应先补充糖皮质激素,再补充甲状腺激素[9]。本例患者给予氢化可的松150mg×3天抢救垂体危象后,复查电解质恢复正常,后续予以强的松7.5mg/天替代,考虑其余各靶腺功能正常,因此未进一步干预。
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诉来诊,胃镜检查排除了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患者体重下降明显,肿瘤标志物正常进一步排除恶性疾病。鉴于患者血钠血氯难以纠正,血钾正常,且反复出现低血糖,血皮质醇及ACTH低,考虑存在腺垂体功能减退,尽管垂体MRI并未发现异常,但补充糖皮质激素后,患者病情迅速缓解,证实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诊断。
综上所述,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表现复杂,症状缺乏特异性,对于反复发作的恶心呕吐,低血糖,体重下降,难以纠正的低钠低氯但血钾正常等表现应联想本病的可能。尤其是对于症状不明显的老年患者,低钠血症有时是唯一线索[10],因此应及时完善垂体及靶腺激素检查。为明确病因,需立即行垂体MRI检查,以便早期对因治疗。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为慢性疾病,应终生激素替代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避免随意停药减药,诱发垂体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