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应急救援中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2020-12-03王瑜

医药前沿 2020年3期
关键词:救援应急医学

王瑜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护理部 广西 南宁 53002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核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泄露,必将危及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核突发事件发生时,医学应急处置就成为了救援的关键。核应急医学救援队护士的主要任务包括对事故现场的伤员进行辐射检测、检伤分类、洗消救治、转运工作,在救援过程中还需做好自身防护、人群疏散中的继发性伤害保护、长期心理压力反应的监控等,这对护理人员的核应急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素质。

1.核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特性

1.1 救援工作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核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核设施使用的安全性也愈发受到关注。在医疗单位中,因放射性医学器械使用不当出现的事故屡见不鲜,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对此,我国政府对核事件、放射事件给予充足的重视,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紧急救援方面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增加研究资金的投入,就目前来看,核应急相关各个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1.2 救援任务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无论是对于人类健康还是生态环境,一旦有核事故发生,必然会对其造成复杂性的伤害,其中包括放射性与非放射性的不同程度损伤,各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严重的心理创伤等等。此外,受到各地人文、环境、地域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开展救援工作时也面临着多元化的特点。

1.3 受害人员的心理问题

对于人类而言,一旦有核事件产生,必然会受到非常大的心理影响,这也是一项核应急救援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以往核事件经验可知,核事件除了对机体生理、地域经济的影响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例如,日本广岛、长崎地区遭受到原子弹的袭击后,该地区人大量死亡,生态环境受到大面积的污染。对于受影响的人们来讲,非常担心核辐射造成的物理损伤,更担心因核辐射影响后期患上白血病、畸形新生儿等等。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恐惧的心理会以惊人的速度传播,最终造成社会性心理恐慌。

2.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2.1 基本素质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护理技能,还要做到:①热爱护理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敬业精神。②关心病人疾苦,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③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廉洁奉公。不做违反道德良心的不合法操作或不忠于职守的工作,以维护职业的声誉。④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道德修养及高尚的思想情操。⑤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护理理论及人文科学知识,以及参与护理教育与护理科研的基本知识。能胜任护理工作,并勇于钻研业务技术,保持高水平的护理。⑥具有较强的护理技能,能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解决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⑦应与同行及其他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尊重、友爱、团结、协作。⑧具有健康的心理,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健壮的体格。工作作风严谨细微、主动、果断、敏捷、实事求是。⑨注意文明礼貌,用语规范,态度和蔼,稳重端庄,服装整洁,仪表大方。

2.2 专业素质与培养

核应急医学救援是一项要求快速、精准、高效救治的工作,作为救援队员需具备沉着、冷静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在应激条件下有良好的工作能力。为确保护理人员在核应急医学救援过程中能保持心态平衡,应当提前将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常规纳入救援队伍建设的培训课程中。此外,还要加强核应急医学救援的演练,强化护士对辐射损伤、检测分类、洗消防护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加大模拟演练的频次,以促进对核与辐射相关知识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在演练中不仅要针对受辐射伤员的洗消救治进行练习,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和心理健康也要重视。核辐射是一项危害极大的突发公共事件,护理人员在救援过程中,要尽可能保障自身安全,避免受到辐射沾染,同时在面对受辐射的伤员时要从容不迫,不可表现出惊慌失措,以免造成恐慌。医院应急办应定期开展核与辐射相关知识培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护理人员快速反应和实操能力。

猜你喜欢

救援应急医学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紧急救援
医学的进步
3D打印大救援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医学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