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餐后血糖,预混胰岛素助力多维度血糖管理

2020-12-03母义明

药品评价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血糖增幅胰岛素

母义明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北京 100853

1 餐后高血糖的危害

空腹血糖(FPG)和餐后血糖(PPG)升高共同决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的水平[1]。而T2DM患者PPG升高较FPG升高更早出现,且贯穿整个病程[2]。一项来自中国台湾人群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3]发现,当HbA1c接近达标(<7.1%)时,PPG对24 h高血糖的相对贡献显著高于FPG(P<0.001),而当HbA1c水平在7.1%~12.7%时,PPG与FPG对高血糖的相对贡献度无显著差异。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新诊断中国T2DM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比例高达50%[1]。一项基于近20万中国成年人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4C研究)[4]发现单纯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的糖尿病累积发生风险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或单纯HbA1c升高者,说明PPG升高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更容易进展为糖尿病。PPG升高导致血糖波动增加,血糖波动可增加胰岛细胞功能损伤,进一步加速疾病发展[5]。既往研究表明相较于FPG升高,PPG升高与血管硬化可能更相关[6],而血管硬化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其后有多项研究[7]证实PPG与心血管事件、死亡等的相关性更强。而4C研究也发现糖尿病患者2 h血糖(2 h PPG)≥11.1 mmol/L(200 mg/dL)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肿瘤及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图1)。因此PPG升高不仅影响HbA1c达标而且影响糖尿病的远期预后。

2 兼顾餐后,远期获益—降低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

我国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正在逐渐重视餐后血糖的检测。自2007年开始在流调中采用了OGTT的方法来检测PPG升高的人群。《中国T2DM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1]推荐,使用降糖药物,尤其是降低PPG的药物时就推荐检测PPG。《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8]推荐应常规密切监测PPG,但在临床实践中PPG的监测率及达标率令人堪忧。一项来自加拿大的观察性研究[9]显示,在T2DM患者中仅有1/3进行了PPG监测,在监测PPG的患者中也仅有1/3达到推荐的PPG目标值。

在我国,《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简称2017 CDS指南)建议,T2DM非空腹血糖(包括PPG)控制目标应<10 mmol/L[10],且有研究显示中国人群餐后血糖增幅正常参考范围应<2.2 mmol/L[11]。PPG达标且增幅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带来远期的获益。对公务员人群进行长期观察的White Hall研究[12]显示,以2 h PPG增高定义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待PPG恢复正常后,其CVD或亡的风险下降了近50%。另外一项荟萃分析[13]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将PPG增幅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能够观察到心血管事件的显著减少。同时,对于PPG升高的患者,降低PPG可以减少其更频繁就医及慢性并发症高风险带来的经济负担[14,15]。

3 预混胰岛素类似兼顾PPG,控糖更有力

那么如何有效降低PPG?研究[16,17]表明饮食和运动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PPG,如减少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的摄入、增加乳清蛋白及增加大分子营养物质的摄入,进行常规有氧运动能够促进餐后血糖控制等。

其次合理选择降低PPG的药物。胰岛素相比较口服降糖药物具有更为显著的降糖能力[18]。T2DM疾病早期,中国人群的早相胰岛素分泌不足现象已十分严重[19]。而大部分患者在起始胰岛素治疗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2017 CDS指南推荐T2DM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应尽早(3个月)开始胰岛素治疗。然而,BEYOND Ⅲ研究[21]显示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24周后,2 h PPG增幅仍高于2.2 mmol/L,且FPG控制越严格,PPG增幅越大。PPG增幅加大将导致血糖波动进而加速T2DM的进展。因此,T2DM起始胰岛素后方案转换的临床指导建议[22]推荐,当患者使用基础胰岛素后存在这些情况时:治疗3个月,FPG已达标,但HbA1c或PPG仍高于目标值;或基础胰岛素日剂量超过0.4~0.6 IU/(kg·d);或基础胰岛素治疗后,PPG增幅≥3 mmol/L,可转换为兼顾PPG的降糖方案,如预混胰岛素治疗。

以门冬胰岛素30为代表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同时含有餐时和基础胰岛素,无论从药效学还是药代动力学均可以同时控制PPG和FPG[23](图2)。

INITIATE研究[24]显示,与甘精胰岛素相比,起始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显著改善餐后血糖控制(P<0.05)。在1-2-3研究[25,26]中显示,随着门冬胰岛素30针数的增加,可兼顾的PPG由一餐增加到三餐,使血糖达标率显著增加(从41%增加到77%),而低血糖风险并未增加(图3)。与基础胰岛素相比,起始门冬胰岛素30血糖控制更优,HbA1c降幅显著优于甘精胰岛素,且低血糖发生率并未增高[27]。此外,基于中国数据的分析显示,门冬胰岛素30与其他胰岛素治疗方案相比,能够节省治疗费用,总治疗成本更低[28-30]。

旨在优化药品费用结构,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版)将门冬胰岛素30的医保报销范围定义为1型糖尿病患者和其他短效胰岛素或口服药难以控制的T2DM患者,将更好地惠及糖尿病患者。

4 结语

T2DM患者PPG升高较FPG升高更早出现,并持续整个病程。PPG升高除了影响HbA1c达标,与糖尿病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风险也显著相关。门冬胰岛素30含有餐时胰岛素和基础胰岛素,可以同时控制PPG和FPG,减少血糖波动幅度。起始门冬胰岛素30治疗较基础胰岛素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同时,与其他胰岛素治疗方案相比,总治疗成本更低。顺应医保改革方针,门冬胰岛素30未来将惠及更多患者。

猜你喜欢

高血糖增幅胰岛素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2020年墨龙舌兰酒出口创14年来最大增幅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如何治疗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2016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800万辆增幅比上年较快提升
韩国10月CPI年增幅创八个月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