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主题化实施
2020-12-03江苏省扬州市开发区施桥中心小学
江苏省扬州市开发区施桥中心小学 李 梅
作文能力的形成仅仅依托教材每个单元的训练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善于从单元教材设置的作文内容中提炼出匹配的主题,紧扣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性实践活动,积极从教材作文出发,创设可感而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体验,积极从教材和生活中获取整合性,让学生将主题化创作的过程演化成为情感倾诉的过程,走出习作机械方法论的尴尬,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素养。
一、实践活动,设置“推荐”主题,开掘情感表达通道
很多学生的表达语言苍白、情感乏力,创作时毫无热情,写出来的作文也是索然无味,读起来味同嚼蜡。究其原因,就是作者仅仅是呈现信息、表达内容,而没有能够与情感表达有效结合起来。教师要从习作要求出发,提炼出相应的主题,让学生在探究主题的过程中丰富情感,形成语言表达的认知通道。
比如统编版四上第一单元就设置了“推荐一个地方”的习作练习,教师利用这一习作要求提炼出了“我要推荐”的习作主题,让学生在正式习作之前到自己要介绍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开展相应的活动,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随后,教师在课堂中先不进行习作的教学,而是组织了“我要推荐”的分享交流会,要求学生选择让自己兴奋不已、流连忘返的地方,将自己体验参与的过程以及感受分享给大家,并转变为鲜活的情感体验。
推荐一个地方的训练价值绝不是要让学生进行信息的堆积,而要让学生在充分表达推荐理由的同时,用自己的感受来感染、同化其他学生的认知。这样的提炼和参与,就强化了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介绍中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为学生认知素养的发展奠基。
二、丰富拓展,设置“想象”主题,架设情感表达桥梁
很多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一直都倡导有什么就写什么。诚然,在学生习作起步阶段,尤其是学生根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的时候,这种理念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学生习作能力不断提升之后,继续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就显得相对滞后了。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想象来表达,释放情感,为学生的畅快表达架设桥梁。
比如统编版四上第三单元的习作“我和_过一天”就是一篇以想象为主题的习作,教师就可以设置“想象类”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表达。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本单元其他文本的范例作用,引用单元中盘古、普罗米修斯、女娲等一系列的神话人物,激发他们内心对神话人物的敬佩和向往之情;其次,教师吊足学生的胃口:你们想与神话人物交朋友,一起生活一天吗?孩子们的兴趣被充分调动,此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神话人物都有不同寻常的本领,你们生活中有哪些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现在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实现了。孩子们的情感就被高涨的兴趣所激活,纷纷选择了自己熟悉的哪吒、孙悟空等人物,通过想象来实现自己生活的愿望,并写出了一篇篇情节生动的习作。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没有完全局限在教材习作中,而是以主题化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了从教材到生活的体系化思维过程,丰富了学生内在情感体验,为习作表达奠定了基础。
三、体验感知,设置“游戏”主题,铺就情感表达跳板
爱做游戏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马克思·范梅南说过:“儿童就是用游戏的方式来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习作中情感的激发,如果不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内心,再精妙的语言也将无济于事。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游戏的方式,高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习作表达随着情感的升腾奔涌而出。
比如统编版四上第六单元要求学生写“一次游戏活动”,教师相机提炼了“游戏”主题,设置了看游戏、谈游戏、玩游戏、写游戏的系列活动。在看游戏中,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现在流行游戏和传统游戏的视频,丰富学生对游戏的认知;在谈游戏中,教师帮助学生打开话匣子,将游戏中印象最深刻、感触最丰富的地方和大家进行交流和分享;在玩游戏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己喜欢或者从视频中积累的游戏,用实践参与的方式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蓄积表达的情感;在写游戏的环节中,教师不进行专门的技法指导,而是在学生情感蓄满之际,搭建语言表达的平台,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表达中将自己的情感和游戏的过程展现出来。
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曾经在其论著《文心雕龙》中指出“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的理念,习作教学如果仅仅是从机械生硬的角度展开,最终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只有充分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并在主题化的系列活动中践行,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切实提升学生内在习作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