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集体失语的应对策略
2020-12-0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童店小学管文婷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童店小学 管文婷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不仅体现在教材文本的模仿和迁移上,在课堂中学生的每一次交流、每一次分享、每一次发言都是极好的语言训练的平台。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学生交流发言的激情并不高涨,即便有个别优秀的学生发言,或机械搬运、或遵循套路、或言不由衷,能够表达自己认知和内心真实语言的机会少之又少。这一集体性的学生“失语”现象使学生的言语实践表达契机丧失。那如何才能扭转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失语现象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鼓励多元认知,在个性化思考中自由表达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他们对文本解读的方式和视角是完全不同的,所形成的结果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学生的集体“失语”主要在于他们在所谓的价值引导下,形成了近乎于统一的认知和体验,即便有所表达,也是人云亦云,与“集体失语”无异。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多元化认知,鼓励学生形成与众不同的解读,最终为自由表达奠基。
比如统编版教材《丁香结》一文中,作者从古典诗词中的“丁香结”入手,一改常态,从丁香结身上看到了积极乐观的因子,认为“结是永远都解不完的;……岂不太平淡了吗?”对于这样的感知,教师不能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否则就会制约学生表达的范畴和维度,而需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不同的方面和视角来解读,有的学生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入手,谈到一次成绩下滑,但及时总结经验之后,学业有了更大的进步;有的学生从名言警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入手,表达了挫折是一种财富;有的学生列举了生活中、历史上的名人事例,加以佐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纵观这一案例,学生有的紧扣生活直接表达自己的理解,有的引用语言加以描述和阐释,有的从典型的事例入手进行验证……丰富的认知让他们有了自由表达的资源,在自由表达的空间中得到了能力的提升。
二、强化感知体验,在自我化解读中自由表达
进入高年级之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就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认知层面上,而需要借助多种方式直抵文本表达的内在意境,实现文本内在的表达空间,揣摩出文本语言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的表达就不再是零散的,也不再是肤浅的,而是围绕着中心进行系统化、深入化的阐述,让自由表达更加具有体系化。
比如,统编版六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所描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由于是晚辈亲戚所写,这篇文章对鲁迅先生描写的视角是独特的,所选择的都是鲁迅生活中的小事,但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比如在教学“笑谈碰壁”这件事情中,学生究竟该怎么理解这个故事中的“四周黑洞洞”“经常碰壁”呢?很多教师鼓励学生收集当时社会背景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借助于资料理解鲁迅先生的幽默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关键是收集资料之后直接照搬资料进行朗读,有的学生甚至机械化、模式化地提出,鲁迅先生这样说体现了他的幽默与乐观,但究竟是怎么体现的,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理解思路呢?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遴选材料、结合文本进行感知,将自己理解的过程呈现出来。
三、开辟倾吐路径,在顺势化情境中自由表达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之时,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文本的内容、人物、写法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但总是无法准确而全面地表达,或者说缺乏直接表达的渠道和平台。鉴于此,教师就需要重新整理资源、调整视角,从文本内容中创设情境、搭建平台,为学生能够深入而自由地表达奠定基础。
比如《西门豹治邺》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展现了西门豹了解民情、惩治恶人、兴修水利的经过。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后,很多学生都认识到西门豹的聪明智慧,也对西门豹产生了敬佩之情,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着讲述这个故事就显得尤其必要,是纠正学生集体失语的一次重要契机。为此,教师就可以顺势利用课文中故事的内容,帮助学生渲染语言表达的情境:比如原本逃离家乡的乡亲们回来之后,想了解西门大人是怎么治理邺县的,你会怎样向乡亲们介绍呢?有了这样的情境,学生的表达欲望就被充分地激活,此时教师再设置“刘老伯,你是有所不知啊!这西门大人还真有一套……”的开头,帮助学生打开了语言表达的话匣子。
在这一案例中,面对学生内在的体验,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有了明确的表达对象,有了鲜活的表达氛围,教师不仅有了更加鲜明的认知,同时也焕发了表达的动力,这就让学生更加乐于表达,消除了“集体失语”的现象。
教师要想消除学生集体失语的现象,就需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表达的平台和路径,深入地感知与理解,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更好地推动学生内在表达素养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