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多元化教学法,助力初中物理教学

2020-12-03云南省玉溪第八中学原会兰

青年心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玻璃板平面镜教学法

云南省玉溪第八中学 原会兰

在古今中外教育学的发展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具体如何选择和优化,核心还是在于教师对本班级学情、学习内容以及自身风格的综合定位,可以说教学法的多元运用能力体现了一个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接下来,本文将从生活情境教学法、问题牵引法、合作探究式教学以及实验教学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地介绍。

一、以生活为本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

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以生活为本源去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工作也就显得很有必要。特别是长期以来物理教学工作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对知识的传授、考试能力的训练上,导致很多学生一旦遇到一些综合性、灵活性的考查试题,就纷纷缴械投降,不知道如何是好。生活情境教学还适应了当前的教学趋向,有利于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初中生对大千世界、万般精彩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运动的描述”这一部分知识时,面对抽象的“运动”,教师可以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化抽象的内容为学生熟悉的场景,增进他们的理解。新课程标准对于这一课的知识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让学生“知道机械运动,能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机械运动的普遍性,教师可以展示以下的生活现象:草原上奔驰的骏马、在轨道上行驶的火车、自转中的地球、划过夜空的美丽流星、森林中流淌的河水……这一组照片都向学生展示了运动中的物体,教师可以请学生观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进而教师顺势引入了“机械运动”的概念,让学生知道以上生活中的现象,物理学将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以上的生活化教学很好地阐释了相关的物理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了运动的普遍性。

二、以问题牵引学生思维,推动学生思维深化

设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在理解一些具有高度抽象性、理论性的物理知识点时依旧比较吃力。因而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设问,针对所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有利于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其思维不断深化,在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课堂中,引领学生实现自主成长,培养他们的物理素养。

例如:“运动的描述”这一部分知识中涉及了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参照物”,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概念和作用,教师不妨创设如此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如此的感受:我们站在路边时,认为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而当我们乘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时,感觉路边树木在向后退,认为树木是运动的。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觉?通过如此具体化的设问,学生的大脑被调动起来,在讨论交流中不同的观点碰撞,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思维。在讨论中,学生发现人通常是以地面为“标准”去评判运动,相对于地面,树木没有位置的变化,也就被认为是静止的;而当我们身处运动的公交上,思维习惯性地就以汽车为“标准”,树木相对于汽车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感觉树木在运动、向后退。在这样的分析和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参照物”的概念——我们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的一个标准,同时也对其作用有了感性的认知。

三、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推动学生自主成长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不同于以往单一、一对一的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打破了原有课堂模式,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了不同思维直接的碰撞和交流,在集体的力量下学生努力优势互补,发挥自我价值,也不断完善自我,一步步地实现自主成长。

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声音的特性”这一部分知识时,为了深化学生对“音调的决定因素”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设置了一个实验探究:同学们,你们认为声音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在小组之中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最终的结论。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以学为主”,教师退居二线,鼓励学生去寻找方法、设计实验、实施探究,最终发现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还了解到了频率相关的物理拓展知识。合作探究活动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开发了学生的心智。面对各个小组的探究成果,教师一方面要进行总结和归纳,一方面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索鼓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

四、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培育学生创新思维

无实验,不科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实验科学,仅仅是理论学习远远不够。通过分析教材我们也能够发现,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涉及了众多的实验,实验可以说是学生理解知识、认知知识、巩固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新时期的教学形势下,教师要改变以往机械复制教材实验的模式,要能够给予学生更多参与、探究甚至是动手的机会,让他们以“科学家”的身份去体验每一次的创造过程,在化学实验中培育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平面镜成像”这一部分知识可以说是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实验之一,通过参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经历确定像的位置与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的过程,体验什么是“等效替代法”,同时在实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中,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利用物理语言归纳出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涉及了众多的材料、工具,整个实验过程教师应该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去思考。如在实验材料的选择方面,教师提问:“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什么地方呢?”学生结合所学回答:“在平面镜的后面。”由此教师可以拿出平面镜、玻璃板两种实验材料,请学生思考:若是为了更方便找到像的位置,应该选择哪种实验材料?理由是什么?由此帮助学生了解到实验中透明的玻璃板更方便我们去观察玻璃板的后面。再如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实验选择运用两支蜡烛,那么蜡烛应该如何摆放呢?其中也涉及了很多的科学知识,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旨在帮助我们去看到玻璃板中的像,然后将另一支放在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那么另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若是在实验过程中蜡烛能与像完全重合,则得出结论:像与物大小相等。可见,实验中材料选取、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等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处。

总之,物理教学如何选择方法还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多元化教学法的魅力,助力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培养初中生的物理素养。

猜你喜欢

玻璃板平面镜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空杯提重物
平面镜夹角成像探究
玻璃板破了之后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计算转换法测定动摩擦因数
“光现象”易错题练习
“平面镜成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