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策略分析

2020-12-03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田凤华

青年心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理念过程课堂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 田凤华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内心。此教学理念也逐渐得到应用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通常也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教学习惯、社会环境、应试教育理念等,均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让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无法得到有效贯彻。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滞后

在实际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滞后,无法与社会、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一味地讲解课程中的难题,让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加繁重。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面对难题,产生了学习地理是非常困难的想法,对培养他们学习地理兴趣的养成较为不利。同时,教师专业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经验少,教学方式更新得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是照本宣科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导致知识不能很好地拓展运用,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氛围不民主、和谐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讲什么内容,学生就接受这些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受到了一定的束缚,成为教学中的客体位置。而高中生在此阶段属于心理、身体均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自身不喜欢的课程,不仅学习兴趣、动力较低,学习效果也无法有效提升。

二、高中地理教学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策略

(一)通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效生本课堂的教学指导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地理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此种教学氛围中,教师要导引学生完成自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照导学案主动完成学习。地理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导学案与情境结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例如,讲述《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时,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图示来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并可以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出导学案。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或者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在网络环境中寻找所需要的相关资源。通过导学案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我做过一次学情调查,学生提出了4 大学习难题:大题不会做;选择题错得多;地图看不懂;课本知识记不住。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思考其中的原因,我总结大约有以下几点:在学生方面,一是学习任务太重,复习巩固时间欠缺,导致学过的知识,遗忘的多,内化的少;二是知识面狭窄,相关学科生产、生活常识不具备,初中的相关地理知识基本已经遗忘;三是常用的地理学习方法单一,导致不会看图、不会对比、不会归纳、材料信息提取不出来。更不可思议的是明明是老师讲过的问题,学生在做练习或测试时依然不会。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学习地理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果差。

高效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共同体(合作小组)的形式探究地理知识。在共同体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一系列的设问、追问等提问方式,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讲述《海水的运动》时,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领悟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性质分类等。在引导学生以共同体的形式探究课程知识时,首先需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整体地理水平较为一致。同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海水为什么会运动呢?海水运动有哪些形式?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渐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合作的形式下加深自身的地理水平。

(三)实践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也更加重视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而在高效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发生了互换。学生成了教学互动中的主体,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中得到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这也贯彻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例如,讲述《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时,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领悟不同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及发生后的各自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我国实际发生的地震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地震发生前,检测地震的信息技术有哪些,分别通过哪些方式来完成工作。然后分别分析地震中与地震后相关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学科的内涵。

(四)教师积极参加地理研学,不断积累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

备课时多结合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实例讲解问题,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曾经去莱州参观过黄金矿的开采及浮选生产过程,课堂上我便以此为例讲解工业的区位因素,连同清洁生产都讲清楚了。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悦感。在讲工业地域的形成时,以金马工业园为例,让学生探究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又如,在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时,以日照市的城市形态变化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为例,研究材料,让学生分析、归纳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对日照市城市形态及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的影响,效果非常理想。通过结合实际开展地理课堂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

三、结语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进一步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出更加高效的课堂环境。在生本课堂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很好地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此教学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理念过程课堂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美在课堂花开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嘻游课堂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