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12-03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新景教育学区王保平

青年心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新景教育学区 王保平

小学阶段是体育教学的初始阶段。在小学的初期阶段,需要提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由此奠定小学生未来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小学体育的教学中,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改善体育教学的方式与效果。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会在课程中安排相应的活动,指导小学生进行相应的锻炼。但是在小学的课堂中,因为人数较多、教具有限,在体育课堂中可以进行的活动比较有限。因此,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按照教学的标准组织学生进行有限的集中体育活动,安排上比较死板,甚至在体育课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上课时间处于无所事事、散乱的状态。要改善这种状况,首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自由活动需要慎重,也不要一上课就给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免让学生形成抵触心理。小学生大多数比较好动,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特性,合理地安排体育课上小学生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安排相应的活动,或者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安排大多数学生希望进行的活动,充分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安排体育课程的教学。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最为注重的应该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体育意识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让体育课的教学在更为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更加愿意上体育课。另外,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指在教学的活动中单纯地以学生为主导,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要在充分的教学设计与规划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设计的框架之内积极地发挥、积极地活动。所以,教学前充分的准备与设计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教师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实际的状况调整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小学生的个性好动活泼,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是需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各个学生的性别、发育状况以及培养状况不同,不同的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以及参与程度都各不相同。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中,不能一概而论,将所有的学生都组织进行同一种活动,以免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厌烦的心理。另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安排也要与学生的体力、发育状况相符。如果安排的活动难度、强度过大,很容易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挫折,进而逃避上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学活动要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设计。这不仅能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是尊重学生的一种方式,更加利于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例如:在体育的教学中可以按照学生的性别进行分组活动,分别安排男生进行足球或者篮球活动,女生进行跑步、跳远等活动。或者将学生按照体格分成不同的组别,共同进行一类活动。但是不论是以何种形式,都不能从一而终,过程中要按照实际的教学状况进行调整,变换多种形式,既能维持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参与到多种的活动中去。另外,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安排竞技类的活动时,要注重分组方式,实现各个组别中的学生能力、机会均等,任何一个组别不会形成压倒性的优势,避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使用不同的标准,积极地给予学生表扬或者激励,让不同资质的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肯定,激发学生在课程中的兴趣。小学生普遍具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鼓励、表扬,甚至是点拨都会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激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天赋,也可以给学生注入对体育活动的极大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个体差异,能够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教学中的体育活动,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积极地鼓励学生,发现各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热情以及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体育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场地开放,形式活泼,在教学的过程中看似不需要使用什么技巧与设计,但是正因为如此,真正要上好一堂体育课反而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投入。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到体育教学活动特殊的形式、开放的场地以及学生好动的个性,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另外,在课后,要注意搜集学生的评价与反馈,按照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这样,在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做到全程的跟踪,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与调整,才能不断改善教学效果。体育课程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有关。在体育课程中,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体现在活动组织的多样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例如,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如体育竞赛讲解的方式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体育活动的教学,有计划、引入多种体育活动,如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等,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分组,进行良性的竞争,竞争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竞争的结果出来之后,也可以有一定的惩戒方式,以增添课堂趣味性为主。总之,体育教学的创新需要教师不断地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在教学活动中敢于尝试,积极引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体育课上的“意外”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体育课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