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中思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0-12-03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小学任露露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小学 任露露
思辨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所谓思辨,就是思考和辨析的能力,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延伸。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激活思维、发展思维,不仅通过课外阅读获取知识,同时还培养质疑权威的精神与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找到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
一、思辨能力的作用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老师主要占据着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会处于被动状态,也难以养成质疑精神,这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没有思辨能力的学生无法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筛选,也不具备判断能力,因此难以保证阅读的质量。具备了思辨能力之后,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提高思辨能力能够形成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培养创造力;具备思辨能力,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时更加有自主性,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
1.鼓励学生形成质疑精神
拥有质疑精神是培养思辨能力的第一步,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对文章产生质疑,对文章带有疑问,才能够深入地进行思考。阅读开始之前,老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的引导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
比如在《落花生》这篇文章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像花生一样实在,不求名利?为什么不能是香蕉、苹果这样的水果呢?在这种看似荒诞的质疑中,让学生大胆地提出心中的疑问,通过讨论来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讨论文章中的观点是否正确
在阅读时,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最基础的文章主旨,老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对词句进行解析,让学生拥有一定程度的识别能力。老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文章来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文章是关于谎言的话题,谎言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展开分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谎言本身到底是错还是对。对有争议性的话题,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中的观念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鉴赏,能够有效提升思维能力,有一些文章在描述上留有一些余地,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能够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老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展开想象。
比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来展开想象:在作者听到国家的军队成功收复河南河北之后,到底会用怎么样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情绪?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给学生想象的空间,锻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的思辨能力,学生在思辨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4.分析既定的主旨
思辨能力就是对已有的观点形成属于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文章主旨并不是不可质疑和讨论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课外读物来展开分析,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于文章主旨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念,得到属于自己的理解。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讨论,围绕文章展开分析,每个人都选择一个角度来互相表达观点,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比如,在《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篇文章中,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的启发,包括生活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对于文章主旨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说出自己的理由,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新课改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正视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课外阅读出发,通过科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让学生的思维具有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