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地方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研究
2020-12-03福建省建瓯市南雅中学
福建省建瓯市南雅中学 方 琳
课改之前,美术教学的任务主要是技能教育,即“美术表现”。课改后,美术承担了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综合职能,除了培养学生美术表现力外,还需对学生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进行培养,拓展为了五大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常很难同时兼顾五个素养的培养,大多是“分而育之”,也就是这次培养审美能力,下次引导创新思维……显然,最终是效率低,且不利于学生素养内构整合。这主要是因为缺少一个可以整合素养建设的抓手。而地方文化因其资源易于获取、熟悉度高、亲近度高、实践性强、认同度高等特征,恰恰可以成为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综合性抓手。
但地方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并不简单,其教育效用的发挥受多种因素影响,操作不当,就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下面,本文结合以建瓯为代表的闽北地方文化,就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进行研究。
一、美术教学趣味需求与有效性的界定
美术学科在素养教育机制下,其地位越来越高,但其重要价值其实并没被学生真正认同。比起那些影响升学成绩的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美术并不重视。在这种认知下,美术教师再如何努力也往往会产生“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慨叹。我所在的中学是一个乡镇中学,很多学生对美术课缺乏正确认识。乡村小学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造成学生的美术基础薄弱,家长也不重视美术课,不能积极地为孩子准备上课需要的材料,方方面面的因素造成乡镇初中美术教学收效甚微。客观地说,美术教学想以价值、理想为驱动是很难实现的。因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美术教学的吸引力,以趣味来调动学生,从而促使其真正地学,以达到发展素养的目标。
教师总是将“有效性”放在教学诉求的重要位置,但到底什么是有效,有些教师是模糊的。这样,即便是付出再多努力也难以达到预期。简单地说,学生有兴趣、自觉地去学不算有效,那只是驱动条件;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跃,也不能说必然有效,这是有效性落实的环境因素。真正的有效,最基本的指标,就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全面落实。对美术来说,学生五大素养通过地方文化融入这种手段得到了真实发展,才可称为有效。
二、地方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情感介入
兴趣本身是一种情绪、情感,要调动学生兴趣,就首先应去抓他们的情感,把他们的情感与闽北地方文化联系到一起,对家乡文化产生亲近、自豪、欣赏、推崇的情感时,学生就会对以家乡文化为内容的美术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
闽北文化,特别是建瓯文化是福建文化的一个“集散地”,多元、悠久、辉煌,很容易挖掘并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跳出美术学科视觉艺术的框架,从文化的视野去带领学生体悟。比如给学生讲建瓯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脉络、建瓯在福建发展史上的政治文化地位、建瓯的文化名人、建筑古迹、风俗特色、闻名于世的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等等。抛开视觉艺术领域,从历史、文化、人文、社会的角度去跟学生交流,这往往是美术教师教学的一个盲点。但只要做了,学生的情感就可以从地方文化进入美术。
初中生的情感特点较小学生反应更强烈,情感也更加丰富。在美术课堂中,教师把握得当就能很快调动学生的情绪。在一次美术课堂教学中,我运用了“家乡的桥”这个元素。当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家乡的桥”的图片,一个个都兴奋起来了,他们向其他同学分享了自己从家长那儿听说的有关桥的故事。“很早以前我们这个镇是没有桥的,进城的人都要坐船过河,而且还是人工摆渡的。”“在造这座大桥的时候我爷爷还去挑沙子呢!”“我们家还捐款了呢!”这座大桥凝聚了几代人的付出,经历了风风雨雨,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和车辆,叫人怎能不爱它呢?于是我提出了问题,让孩子们思考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座大桥的热爱。有的说运用文学,有的说可以歌唱,更多的同学说可以用画。是的,我们可以用各种艺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运用美术的语言可以更直观地抒发情感。由此可知,介入情感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参与
对几乎任何一个学科教学来说,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的素养发展都必须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也就是要以学生的学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教为核心,这种教育形态的转变是与素养构建原理相适应的。因为,素养的形成与知识的获得是有区别的,知识是信息传递,而素养是自我构建。学生不参与过程,不进行体验,其素养是无法有效建立和发展的。
这种教育理论其实大多教师是认同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比如美术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更多进行绘画、雕塑、手工等方面的操作机会,而不仅是讲授。即便是赏析教学,教师也会有意让学生进行表达、讨论。但在将地方文化融入教学的操作上,不少教师将所有收集、整理地方文化资源、信息的工作进行了包揽,在课前辛辛苦苦进行了大量资料收集、整合工作。好像是为学生减轻了负担、提升了课堂效率,但其实弱化了学生参与度,对素养建设是不利的。因而,地方文化融入美术教学,教师需注意将资源获取、整理等工作交给学生去做,使这个“准备”工作变成素养教育的环节。因为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文化相当熟悉,整理难度并不大。而且,由学生整理的资源能发挥集体的力量,比教师整理的资源更丰富、多元、完整,有效性自然会得到提升。其实,初中生对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活动的兴趣要比在课堂上听讲高得多,在课上研究自己找来的资料,比研究教师抛来的资料,兴奋度要高许多。
通过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更精确地将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文化代入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美食特别感兴趣,说起家乡的小吃可谓是如数家珍。于是我专门开设了一堂“美食节”的校本课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家乡的美食。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光饼”“板鸭”“锥栗”“芋饺”……这些具有家乡特色的美食,被学生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出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三)注重内容多元
学习内容的单一,往往会使学生很快就感觉学习枯燥无味。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学习内容,可以保证学习信息的新鲜度,也符合初中生喜欢接触新事物、喜欢猎奇的心理特征。另外,闽北文化也好,其他地域文化也好,从“文化”这个概念上说,不可能仅局限于视觉领域。而从美术素养和美术知识的发展、认知上说,因艺术、思想具有交集和共通性(比如音乐与美术,一个是听觉艺术、一个是视觉艺术,二者结合可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悟),仅从视觉角度去引导学生,会影响美术素养的发展深度。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多种艺术语言的融入,能够更加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快速达到兴奋点。多种艺术语言的融入,还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师设定的预期教学目标。
所以,教师在组织闽北地方文化的内容时,应引导学生跳出纯视觉的范围——除了闽北建筑、手工艺、绘画等内容外,茶文化、陶瓷文化、戏曲舞蹈、山水风情……这些具有闽北独特属性的文化内容都应进入美术课堂。提升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也提升美术素养构建的立体性,当然也符合学生的兴趣生成特点。
(四)注意形式多样
与内容的多元需求同理,教师总是采用有限的几种学习方式,很快就使初中生产生厌倦感。刚开始的几次学习,学生的兴趣度比较高,而到后面,就会出现“应付”的现象。比如每次都让学生去画闽北的建筑、寺庙中的壁画或山水等,几次之后,学生的作业质量就明显下降。而且,从闽北文化的多元性上看,并不是每种文化都适合用绘画形式来表现。更何况,以初中普通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也很难完全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文化,这也就造成美术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范围比较狭窄。
因而,基于学生兴趣的需求,同时也基于闽北文化多元性的特征,教师应根据实际,在学习形式上进行灵活变化。比如:闽北独特的剪纸艺术,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手工剪纸的方式来体验;闽北的山水、民族舞蹈戏曲(如“长门”“四平戏”)等,则可以让学生采用摄影采风的形式来体验,初中生用绘画表现动态舞蹈的能力较低,而摄影则没有太大难度;闽北特色寺庙建筑、五凤楼、妈祖木雕像、建窑陶瓷作品等,则可以组织学生用泥塑的形式……而且,教师也不必每次都给学生限定表现形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条件来选择表现家乡文化的形式,这能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兴趣。基于闽北文化多元性的特征,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共同收集资料,整合之后用欣赏课的形式呈现出来也是很直观且有效的。多样的体验形式还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也是美术素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落实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综上所述,将地方文化融入美术教学是落实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具有综合的素养培养价值。但需要注意,并不是只要在课堂上引用了地方文化的内容就一定会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首先明确教学有效的内涵是什么,其次是要清楚有效性应以趣味性为基本驱动,只有学生愿意并指向目标去学,才能落实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