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2020-12-03海南省琼海市实验小学戴婀娜

青年心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素养

海南省琼海市实验小学 戴婀娜

在谈论语文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策略之前,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

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专业素养的结合。教师专业能力是基础,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方向。

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提出:教育的人文“首先是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因为喜欢你的课而爱上这个学科,因为爱上你的学科而爱上学习”。让学生爱上学习就使学生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说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之一,也算是“教育的人文”最大体现之一。

诚然,“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关涉的就是教师专业能力。只有教师学科专业能力过硬,才能够吸引学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谈的是语文专业能力提升策略。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与学习思考,我认为以下“三阅”策略的效果显著。

一、“三阅”策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一)阅读教材

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依据,也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最重要依据。如果教师阅读教材能力微弱,就不可能解透教材,就不可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更不可能在此基础上有好的教学设计。所以,阅读教材能力,是一位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最大基础。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曾说:“如果一个文本,你研读少于10 遍,就不要轻易说你读过了。”深以为然。我上过示范课《一封信》。备课时,一篇短短的课文,我至少读了200 遍。从整体理解,到细部思考,到文字替换,到结构组合等等,不同维度去研读,才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设计出了让与会教师眼前一亮的课堂。

(二)阅读课堂

阅读教材是基本功,而把阅读教材的成果艺术地呈现出来,才是链接教材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关键一环。艺术地呈现,就是课堂设计。提升自己的课堂设计能力最快的方式是阅读课堂。阅读课堂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实中多听课,阅读他人的现实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堂;二是阅读别人的课堂实录,尤其是名家课堂实录。阅读课堂和课堂实录,一可以获得课堂设计方面的启示,另一方面可以获得课堂语言的运用技巧以及课堂操控能力的艺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阅读课堂是最快的成长方式之一。在上《一封信》之前,我阅读了网上能搜到的所有关于这课的课堂实录。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可以让你望见更远的地方。

(三)阅读理论

理论书籍浩如烟海,优秀的读者一定会从三个层面去选择。首先是关涉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书;其次是关涉课堂设计艺术的书;第三是关涉学科发展方向的书。从文本解读到课堂设计再到发展方向,既在脚踏实地,又仰望学科发展的星空。我以为,这是最好的阅读路线。至于“博览群书”,一定要建立在专业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之后。倘专业能力虚空,就盲目博览“群书”,就是舍本逐末。

二、四个方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核心素养”近些年被谈论最多,而其“三大方面,六大核心”早已深入人心。但很多一线教师依然很迷茫:“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很好,但具体到“这一个”教师却不知道如何落地。仿佛“核心素养”在空中飘扬,而“我”的脚只是踏在了大地上,在“天”和“地”之间没有连接起来的“线”。

对此,我们必须先明白两个问题——

第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整个教育”需要完成的目标。它的落实不是靠一个学段,也不是靠一个学科,更不是靠一节课来完成。它是所有教育行为的综合体。换言之,作为“这一个”教师,只需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好“核心素养”工作就可以了。正如一颗星星可以发自己的微光,但群星闪烁才是星空灿烂一样,众多“这一个”组合才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根本所在。

第二,学科教学一定要指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将教师的教育思维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进行提升。这样就给教师在职业境界上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我们谈语文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策略问题。

(一)知晓本学科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给整个中国教育发展提供了方向。可时至今日,具体学科的核心素养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具体学科素养,其实就是连接上文所提“天”和“地”的那条线。如果这个“线”不明确,就会把“这一个”教师置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无处着手的尴尬。所以,已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师,一定要知晓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尚未明确的,要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向,尽量提炼出本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理解。

(二)提炼学科本位关键词

不少语文教师在出示教学目标环节,总会出现“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就是典型的“机械化”地理解三维目标的体现。如果不懂提炼学科本位关键词,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还真可能闹出“文化基础目标、自主发展目标、文化参与目标”的笑话。

温儒敏先生曾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释,就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以发现“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并不是语文学科独有的,是其他学科也要关注的。而“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则是语文的,“语言”才是语文的本位关键词。也就是说,如果脱离了语言活动的课堂,是不能称之为语文课堂的。

所以,提炼学科本位关键词,是让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实的最关键因素。它的落实,一定是基于本学科的,而非架空了学科来空谈核心素养。

(三)梳理学科教学结构组

如果仅仅坚守了学科本位,又会使课堂教学回到“学科教学”的狭小圈子里,很难把课堂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提升。这就需要梳理学科教学的结构组,为“学科教育”的课堂指明方向。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明确了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关照四种活动,即语言活动、思维活动、审美活动与文化活动。由于坚守“学科本位”是重要前提,也就是说“语言活动”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就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思维”“语言—审美”“语言—文化”结构,由此衍生出来的还包括“思维—审美”“思维—文化”“审美—文化”结构。六种结构构成的结构组,成了实施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教育的方向。

(四)明确课堂教学要紧处

分析了“学科教学结构组”,也会导致一些教师理解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就要关照到每一种结构。倘如此,又是遗憾。所以,要明确课堂教学的要紧处。

1.学科本位关键词,贯穿始终

脱离了关键词的课堂,就不是本学科的课堂了。所以,基于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紧扣学科本位关键词。

2.关涉多种结构,让课堂张力十足

评价一节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课堂设计在基于学科本位关键词的同时,多大程度上关涉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多种结构组中,关涉的量的多少。

3.要有统一的收口意识

关涉了多种结构,不是说课堂就是以发散的形式结束,好的课堂,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收口。

三、总结

当我们明白了语文的专业能力是前提,专业素养是方向,就不会有脱离能力谈素养虚空,也不会有脱离素养谈能力的盲目。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二者兼顾,又以素养为旨归的。唯愿我的思考,能启迪更多的朋友。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