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插叙及其教学的三种方法

2020-12-03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赵家小村中学李永林

青年心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杨修毕业典礼课文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赵家小村中学 李永林

插叙是指在叙述的过程中,出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线索,插入另外与中心事件有关的事件的记叙顺序(记叙方法)。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插叙作为一种记叙顺序(记叙方法)和顺叙倒叙一样,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积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优化对插叙的教学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插叙运用能力。

一、正确把握插叙的作用

插叙的作用是进行补充交代或说明,弥补仅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所要表达的意义更深刻,使行文起伏多变,在结构上更紧凑。此外,通过插叙还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更加鲜明和突出。概括起来,插叙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一)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人物心理变化及展示人物形象

运用插叙推动情节发展,不仅可以揭示人物心理变化过程,还可以展示人物生活历程。例如:在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由英子参加毕业典礼不同时段发生的事情,分别回忆起相关的事情,通过毕业典礼这条线索,插叙了去医院探望爸爸、爸爸逼我上学、上学不迟到的变化、今年院中的花儿没有上肥、爸爸爱花养花的情形以及爸爸让我单独汇款闯练这几件事。就这样将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步步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中,展现出主人公六年来的心理及成长历程,从而深切地表达了“父爱深深”的主题。整篇文章运用插叙推动情节发展,读来起伏有致,曲折跌宕。

(二)鲜明深刻地揭示和升华主题

运用插叙还能起到揭示升华主题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运用插叙,能使主题更鲜明更深刻。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插叙了于勒的过去和菲利普全家急切地盼望他归来的原因,作为故事进一步发展的铺垫,又构成了“灾星”与“福星”的对比,从而鲜明、尖锐而又深刻地揭示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与人关系的揭露和批判。

二、详细了解插叙的技能与方法

插叙方法多种多样,巧妙地运用插叙,能使文章的叙述丰富多彩、扣人心弦。插叙的方法常见有以下几种:

(一)联想法

联想法就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联想引出所插叙事件。《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文章先后插叙了四件事,每件事都是在眼前事的基础上通过主人公的联想引出了对所插叙事件的回忆。先由毕业典礼前衣襟上的夹竹桃,联想到探望爸爸的情形,进而联想到赖床被打,以及以后上学不迟到的事情。再由毕业典礼的钟声响了,联想到爸爸的病和爸爸爱花养花的情形。紧接着由毕业典礼上韩主任提到的长高长大,联想到爸爸让我汇款闯练的事情。最后毕业典礼回家,意识到自己也长大了。

(二)转述法

转述法是指借由作品中人物自己或他人的话语进行插叙。通常用“听人说”“据说”“有人说”等标志语引入插叙。《秋天的怀念》中,先后两次插叙了母亲的病情,都是采用了转述法,作者分别通过“后来妹妹告诉我” “后来别人告诉我”插叙了“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她昏迷前……”的症状。

(三)直述法

直述法就是直接在文中插进来叙述事件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来插叙。大多通过“原来” “过去”等过渡语进入插叙。多数插叙属于直述法,采用这种插叙方法的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羚羊木雕》《杨修之死》等。《杨修之死》一文作者罗贯中在前三段中写了曹操借“鸡肋”一事以惑乱军心之罪杀死了杨修,紧接着在第四自然段第一句中写道:“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由此直接引出对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所谓梦中杀人、告发曹丕阴事、教曹植斩门吏、为曹植作答教六件事情的插叙,说明“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实施教学

对插叙类作品的教学,除了要使学生掌握插叙的概念、作用、方法外,教师还要认真钻研摸索,并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掌握插叙技能,理解文章主题内涵,起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一)抽取阅读法

插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作品主要情节与相关事件融会贯通,现在与过去交织在一起,单凭传统阅读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在传统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突破常规,采用更适合文本、更符合学情的阅读方法。对插叙类文章,我通常采用抽取阅读法和整体读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所谓抽取阅读法,是指将课文的主要情节(即文中现在的情节)抽取出来连成一体进行阅读的方法。所谓整体阅读法,是指将文章从头到尾通读的方法。布置阅读任务时,首先要求学生用整体阅读法读一遍课文,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抽取阅读法将主要情节阅读一遍,此时学生就很容易弄清楚,将主要情节暂时中断一下,插入与之相关的回忆,回忆完之后再接着原来中断的主要情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问题法

学习插叙类作品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文章是不是用了插叙,而要想使学生在纷繁的头绪中理出清晰的思路,弄清插叙这种记叙顺序(记叙方法),教师的问题设计很重要。教师的提问要密切围绕课文中心,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目的性,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羚羊木雕》一文时,可以设计一连串的追问,促进学生对插叙的理解和掌握。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追问:今天主人公的心情怎么样?(学生答:很坏、不好、悲伤。)为什么心情不好?(学生答:爸妈逼她要回羚羊木雕。)羚羊木雕哪儿去了?(学生答:送给万芳了。)什么时候送的?(学生答:昨天。)为什么要送羚羊木雕给万芳?(学生回答:仗义。)为什么万芳仗义?(学生答:她拿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换裤子是什么时候的事?(学生答:上个星期。)然后,教师对问题对话进行归纳整理,板书出三个时间段的三件事,即上个星期万芳用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昨天我送羚羊木雕给万芳,今天爸妈逼我要回羚羊木雕,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很容易明白。

(三)思维导图法

在插叙类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梳理课文思路,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插叙的理解与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教师可根据文章的不同结构和特点,运用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属于闪插型,所插叙的事件和现在的事件多次断续交织在一起,宜采用鱼骨图式或树状图式的思维导图。又如:对《杨修之死》的教学,我们会发现文章的重心集中在所插叙的六件事上,而且这些事是连续着写,环环相扣、步步惊心,宜采用垂直时间轴式或逻辑图式的思维导图实施教学。就这样通过思维导图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四、结语

总之,教师应重视对插叙的教学工作。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引,结合学情钻研教法、学法,运用好教材内外各种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领学生学习探究、迁移拓展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阅读期待和写作欲望,高效培养学生借鉴和运用插叙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杨修毕业典礼课文
大学为2020届毕业生补办毕业典礼
蜘蛛侠
背课文的小偷
“毕业典礼虚位以待”为何让人感动
“虚位以待”的毕业典礼同样令人感动
端午节的来历
真正的聪明人
背课文
杨修解字
浅谈杨修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