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四策”

2020-12-03福建省福清市行知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分数数学知识思维能力

福建省福清市行知小学 薛 琼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定为重要目标。数学思维能力具体表现在:抽象与概括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比较归纳能力。学生只有拥有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构建和谐互动的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数感培养,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要引导学生将数学思维与实际生活相关联,重视对数学规律的探索,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一、注重学生主体思考,优化数学思维课堂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核心在于“思”,基于此,教师就要革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启发式教学,吸取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之长,结合数学知识点,拟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有趣而未知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作为主体,设置轻松有趣的课堂情境,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强化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小数乘法》这一内容时,教学重点侧重让学生在学习掌握小数乘法竖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是一门“求真、求简”的学科,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思考。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回顾思考已学过的整数乘法的意义,接着创设趣味学习情境,让学生来做一名“小小售货员”——教师拿出1.5元/块的橡皮擦三块、2.6 元/个的作业本四个、1.7 元/支的笔五只,让一组学生来模拟买卖……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利用列竖式的方式来计算货品的总价。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自主思考的模式中,使得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形成观察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外,还要促进学生形成有效观察与分析能力、数感。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会使得课本上的符号变得生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数学问题,更好地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最终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感思维,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与数学知识紧密相连。同时,教师也要多多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课外实践中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深化构建小学生的数学观察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观察物体》这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以此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箱子、圆柱形罐头瓶子……让学生观察分析,从它们的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各有什么不同?紧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一个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不同组合面,来猜一猜是从什么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以引导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或几何体组合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扩展学生思维导图,构建记忆归纳能力

小学数学习题的内容不仅信息量大,而且题型呈现多样化,这就对小学生总结归纳能力提出了挑战。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快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独立的归纳分析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灵活应用思维导图,通过结合图形、图像与文字、公式的方式,来强化小学生的记忆比较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习题中归纳总结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网,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纠错能力,让学生形成较好的比较、分析与归纳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分数与除法》这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引导学生掌握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创设多媒体动画情境,让学生来分一块蛋糕给三个同学,每人能分多少块?通过趣味的动画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分数的意义。随后,可以引导学生来玩“大家一起分一分,剪一剪”游戏,通过圆形纸片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接着,教师也要在逐步认知中,引导学生来画出两数相除,结果由小数整数转化到分数的思维导图过程。最后,可以让学生来做“练一练”,通过习题方式,巩固已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学生对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归类总结重点错误题型。通过思维导图和习题方式的加持,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原理,达到强化记忆、提升归纳总结思维的发展。

四、引导学生实践求知,强化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思维是结合数学公式、法则、原理等,利用抽象的数字、符号语言概括具体的数学问题,再转化为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抽象与概括能力是小学数学思维能力中最复杂且最难实现的环节。对此,教师要整合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数学计算、数学原理内容,结合形象化趣味情境,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初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类比分析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小学生们喜欢的“小猪乔治”和“猪妈妈”的卡通形象来作为分子和分母,玩一玩“妈妈宝宝看谁变”的游戏。引导学生概括形成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游戏的方式避免了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跟不上以及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等问题,从而较好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数字运算、乘法口诀、图形识别等内容的学习,结合儿歌、竞赛等形式进行教学。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情境,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教师应抓住理论核心结合数学思维,应当重视数学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发现探索问题、归纳总结经验,以及注重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兼顾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分数数学知识思维能力
分数的由来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