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童心,让农村幼儿园散发“农”味

2020-12-03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山珀幼儿园

青年心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社区幼儿园农村

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山珀幼儿园 顾 霞

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有着自身的特点与意味,生长在农村的幼儿们,天真无邪,他们在幼儿园中除了应当受到传统的幼儿教育之外,还应当让他们感受到农村所具有的特色,这个特色不只是彰显在区角游戏中,更应当体现在富有“农”味的活动中。幼儿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感悟童心,进而让农村幼儿园散发“农”味,这是每一个农村幼儿园教师应有的追求。

一、自然环境,走进课堂

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是很多的,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有着很多充满农味的资源,把这些资源基于教育的需要引入课堂,可以充实课堂,可以让幼儿的成长有着更多的营养来滋养。这个资源可以来自园内和园外。只要有用,都可以入课。

(一)园外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对孩子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幼儿的经验是以直接经验为主。春天,我们带孩子走出幼儿园,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孩子们一起观察小草、野花、庄稼的生长状况、变化,在空地上与幼儿玩“老鹰捉小鸡”,在田埂上玩“开飞机”等乡土游戏。秋天,与孩子一起走进田野,感受秋天是一个彩色的季节,感受秋天的美,感受秋天万物的变化,与农民伯伯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同时我们将大自然带进课堂,将教室搬到室外,让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知数量的多少,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分类、比较,改变了课堂中枯燥的学习,幼儿在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充分体现了游戏化课程的理念。

(二)园内

在我们的身边,教育无处不在。正如《纲要》中所说: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如:雨后,“老师老师,快看这里有许多小蛇”,听到喊声,所有的小朋友都跑过去看这些不速之客,只听见有的说:“这不是小蛇,这是蚯蚓,会松土的蚯蚓。”“蚯蚓喜欢住在潮湿的土壤里,它是益虫,它每天吞食大量的泥土,然后将泥土排泄出来,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这样农作物就会长得很旺盛。”……

孩子们在无意中学会了自主观察和探讨,学会了交往,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能够一起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无论是幼儿园的四季,还是幼儿园内的一草一木,这些看似平常的对象,当它们被赋予了教育意义之后,就会焕发出更多的光彩,这些光彩可以让幼儿的成长有更多的营养可以汲取,有更多的景观可以欣赏,有更多的体验可以参与,有更多的素养可以生成。此处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幼儿的成长本来就需要自然,今天的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幼儿被许多电子产品吸引,结果慢慢远离了大自然,这对于幼儿成长来说是不利的。让幼儿回归自然,让幼儿真正接触自然,参与自然,那幼儿的成长环境就丰富多彩了,成长的意味也不一样了,这应该是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最需要追求的。

二、种植环境中的健康教育

新奇、生动的环境是孩子产生兴趣的源泉。一切活动都是依靠孩子的兴趣所在。他们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来了解各种事物的特性,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应不断为幼儿创设新奇的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界的丰富资源,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幼儿去观察、操作、探索、发现。在种植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针对幼儿存在的偏食、挑食问题选择植物种类。幼儿可以对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进而对周围其他植物及其生长情况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要锄地、挖坑、填土、浇水、施肥等,这些行为能使幼儿的大肌肉、小肌肉能力得到锻炼。如:在植树节种植活动中,孩子们拿着一棵棵充满希望的小树苗,亲手拿起小铲子,合作挖坑——放入小树苗——填土——浇水——给路边的大树拔草——在树间嬉戏……收获着种植的辛劳与快乐。活动后,幼儿运用图画、简单的图表或文字等记录观察结果,提高了其书写能力。

种植是一个体验过程,体验的过程中,幼儿的成长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在园内外引入自然资源是幼儿的看自然、悟自然的话,那这里的体验就是直接感受自然。种植对于幼儿而言是一个充满兴趣的事情,幼儿可以直接与植物接触,与大自然接触,幼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接受最为自然的教育,大自然就是一本教科书,幼儿的体验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幼儿的身心能够同时得到发展。

三、蕴含教育的学习环境

自然界所创造的美,不但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也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走进园内处处可见废旧物品、农村材料制成的玩具、手工艺品,处处体现乡土风味。幼儿、教师与家长共同制作的晨间活动器具、走廊吊饰、楼梯墙饰、大厅废旧作品坊,家长收集的区域活动材料、各个活动区的创设也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材料和废旧物品。如:“创意角”孩子们把家里的茄子、萝卜、土豆、红薯等农作物带来园,制作了各种有趣的小动物。毫不起眼的稻草到了孩子手中更是千变万化,不但可以剪、贴、粘做成各种稻草作品,还用稻草扎出了人、手枪等各种造型。各种有趣的石子,变成了游戏棋子、彩色路、拼拼乐等,孩子在与这些自然材料接触的过程中,变成了一个探究者、发明者、创造者,孩子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四、亲近社会,走进社区

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而当今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孩子在家中是“小霸王”,他们的自我中心现象比较严重,促使他们把周围人的关心爱护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不懂得去感恩。因此,我利用“三八”妇女节这一机会,与孩子进行了一次交流,如:说说自己的妈妈;我想帮妈妈、奶奶做什么;画画自己的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同时还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边除了妈妈之外还有哪些自己最亲近的人,说一说他们的工作、生活。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幼儿通常都成长在社区,但幼儿对社区的感受又是空洞的,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细致的教学设计,才能让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发挥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作用。这个教育作用的发挥是非常便捷的,社区的花花草草,社区的不同的人们,社区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亲近了社区也就走入了社会,走入了社会也就接受了教育,这个教育是无声的,但却是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幼儿可以获得全要素的教育,从而实现健康成长。

幼儿园内外充满了教育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一日活动和自然环境中的教育价值,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幼儿的探索点、兴趣倾向,为幼儿发现美、表现美、探索美做铺路石,创设各种条件,提供各种有用环境,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真正让幼儿自主、自由、愉悦地成长。

猜你喜欢

社区幼儿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爱“上”幼儿园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新农村 新一辈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