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uven 调节的改良方案对神经外科胰岛素微泵治疗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分析

2020-12-03吴丽萍鲁妙妙章丹丹

医药前沿 2020年36期
关键词:高血糖神经外科低血糖

吴丽萍 鲁妙妙 章丹丹

(余姚市人民医院 浙江 余姚 315400)

神经外科疾病一般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神经外科患者发生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则会导致二次损伤颅脑,对预后造成影响。神经外科疾病包括颅脑损伤等,在24h 会有14%患者会发生高血糖症,重型颅脑损伤会显著提高发病率,同时血糖波动也会对血糖控制造成影响,影响预后,为避免二次伤害,必须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案调整胰岛素,控制血糖波动在安全范围,我院神经外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Leuven 调节的改良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控制血糖波动,本次研究对该方案的实施价值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病例选择于2018 年10 月—2019 年12 月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神经外科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住院接受胰岛素微泵治疗,所有患者均为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实施分组,每组64 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基本资料:男40 例,女24 例,平均年龄为(45.25±3.55)岁,年龄25 ~65 岁;平均病程为(3.28±1.55)h,病程1~5h;GCS评分(5.81±2.75)分;对照组基本资料:男38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45.55±3.40)岁,年龄25 ~64 岁;平均病程为(3.15±1.70)h,病程1 ~6h;GCS 评分(5.70±3.18)分,统计学分析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可比性强。纳入标准:在入院后血糖监测>10mmol/L,微泵输注氯化钠注射液50ml+50 单位胰岛素;排除标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计住院时间小于24h;家属不愿积极治疗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和批准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的方法为医护人员以血糖监测值为依据,凭经验调节胰岛素;观察组的方法为实施Leuven 调节的改良方案(血糖监测和胰岛素用量具体为:初测血糖值在8.3 ~9.9mmol/L,胰岛素用量为2IU/h;血糖值在10.0 ~12.1mmol/L,胰岛素用量为3IU/h;血糖值在12.2 ~14.4mmol/L,胰岛素用量为4IU/h;血糖值为14.4mmol/L 时,胰岛素用量为注射4IU,之后以6IU/h 开始;血糖监测q2h,≤11.1mmol/L 或下降>30%:胰岛素减半;5.6 ~8.3mmol/L:胰岛素减半;8.4 ~11mmol/L或下降>30%:胰岛素不变或减半;≥11.1mmol/L:胰岛素增加2IU;<5.6mmol/L:停止胰岛素;<3.9mmol/L:给予30%葡萄糖;>7.2mmol/L:给予胰岛素。鼻饲肠内营养患者采用持续肠内营养输注方式,自主进食患者定时定量订餐),血糖监测每隔2h 1 次,对患者末梢血糖值连续7d 记录,主要包括血糖不稳定指数、绝对血糖波动幅度平均值、血糖标准差,即GLI、MAGE、SD,对血糖波动进行反映;并统计发生低血糖几率。患者在入院之后对含糖液体少用,对糖摄入进行严格控制,对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针对会导致血糖水平提升的治疗药物应用过程中,要对血糖变化进行注意,对血糖监测频率进行调整,防止发生血糖异常提升。在住院过程中,对低糖营养;配方进行合理选择,持续性输注营养液,保证均匀吸收营养物质。利用胰岛素微泵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对血糖控制情况和胰岛素用量进行密切关注。

1.3 观察指标

胰岛素治疗后第1d,对两组血糖波动效果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血糖不稳定指数(GLI)、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胰岛素治疗后第1d,观察组血糖不稳定指数、绝对血糖波动幅度平均值、血糖标准差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例第1d 发生低血糖几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血糖波动效果(±s)

(mmol/L) GLI 低血糖发生率(%)观察组 65 0.50±0.24 1.08±0.68 9.05±1.65 112.68±92.79 10.35±1.75对照组 65 0.88±0.40 4.72±1.18 11.61±2.28 255.89±213.65 15.25±3.66 t 6.5169 21.3817 7.2768 4.9186 9.6626 P<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MAGE(mmol/L)血糖SD(mmol/L)平均血糖

3.讨论

神经外科所接收的患者特点为病情重、发病急,一般会产生应激反应。应激性高血糖极易常见,应激性高血糖主要是在机体发生大出血、创伤、感染等应激情况时,因为神经内分泌发生紊乱造成血糖水平提升,该血糖水平提升仅是功能损伤和腺轴结构损伤,会导致肾上腺髓质-交感兴奋过度,导致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发生失衡,进而提升血糖水平[1]。并且增加分泌抗调节激素,异常释放细胞因子,导致胰岛素抵抗。另外,很多药物治疗也会进一步提升患者血糖水平,营养支持也会导致血糖水平提升。因此,在临床上需实施血糖控制措施。神经外科疾病,尤其是颅脑损伤之后发生高血糖在近些年来研究越来越深入,颅脑外伤的预后指标中高血糖独立存在,可和低血压、缺氧作为重要介质,会导致继发性脑损害发生[2]。高血糖会改变血浆渗透压,对组织细胞功能和形态造成影响,对促炎因子进行上调、免疫抑制、线粒体功能损害,氧自由基增加,进而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因此,需有效对应激性高血糖进行恰当处理,进而改善患者预后[3]。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呈现较大的危害性,其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缺少定义,早期血糖波动和早期低血糖在危重患者中较为普遍,可对死亡风险进行独立预测[4]。重型颅脑损伤发生血糖波动,会二次损伤患者脑组织,因为增多糖分解,会提升乳酸/丙酮酸比,进而造成酸中毒,造成神经细胞和脑组织细胞死亡。因此,必须对血糖进行严格控制[5]。血糖控制措施主要为胰岛素微泵输注,然而在临床上,调节胰岛素的方案却并不统一[6]。医护人员以血糖监测值为依据,凭经验调节胰岛素为传统方法,但是却会导致血糖波动,也会导致低血糖发生[7]。但是血糖波动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血糖控制效果若想达到理想目标,需有效的护理配合,静脉输注胰岛素复杂,血糖监测频繁,进而会导致血糖波动,Leuven调节的改良方案的实施优势为操作容易、简便、较早调节,护士可轻易完成,可对血糖波动进行有效控制,有益于预后[8]。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Leuven 调节的改良方案的实施,血糖不稳定指数、绝对血糖波动幅度平均值、血糖标准差和低血糖发生率均下降明显,可见血糖波动控制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在神经外科胰岛素微泵治疗中应用Leuven 调节的改良方案可对血糖波动进行有效控制,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高血糖神经外科低血糖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