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应对疫病灾害的战略之策及其当代启示
2020-12-03张俊国
张俊国
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工作千头万绪。一方面,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百废待兴,另一方面一些疫病灾害不时袭扰着中国的大地,在有些地方甚至十分严重。这种状况正如中央卫生部和军委卫生部1950 年2 月10 日向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队发出《关于开展军民春季防疫工作的指示》中所指出的那样:“最近各省、市疫病流行,传播很快,蔓延很广。”①《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人民出版社1952 年版,第631-632 页。这些疫病不仅对当时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且也对刚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对此,毛泽东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许多应对疫病灾害的战略之策。
一 把防疫治疫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古人云:“疫,民皆疾也”,说明“疫”在发作时不仅具有流行性广的特点,而且也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在现代医学发达起来以前,普通民众往往闻“疫”色变,而官府则讳莫如深,由此引发的民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强调,“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因此,“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①《毛泽东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10 页。。延安时期,他又进一步指出,由于“卫生问题是边区群众生活中一个极严重的问题”,所以,在根据地内的各个地区都要订一个计划,力争5-10 年时间不仅能够“做到每个区有一个医务所,能够诊治普通的疾病”,而且要把医药卫生放在我们的计划里“和生产计划同时并进”②《毛泽东文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119 页。。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③《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27 页。,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尽快做好恢复国民经济工作和如何促进工农业生产大发展工作上面,结果造成了“不少省县以下的党、政领导干部,只把饿死人认为是政府的责任,因不卫生而病死人则重视不够,认为似乎是难以避免的‘天灾’”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 册,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7-28 页。的严重后果。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期,“因疫病而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饿死的,而且其中大多是可以预防的”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年版,第447 页。。
这一情况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当他从贺诚写给中央关于全国防疫工作的报告中得知后,便立刻以中共中央名义起草了《中央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要求中央将该指示下发到全国各地县以上的各级党委。毛泽东在该指示中不仅对贺诚写给中央的报告做出了肯定,而且还希望将该指示“在党内刊物上发表”,以“引起各级领导同志注意”。与此同时,他在对之前各级党委对于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缺乏注意提出批评的前提下,明确指出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重大缺点,必须加以改正”。他要求各级党委“今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工作”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年版,第446 页。。
自此以后,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都把毛泽东的嘱托(“要将卫生工作和救灾防灾工作同等看待,而决不应该轻视卫生工作”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年版,第447 页。)牢记在心上,并把认真做好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由此,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掀开了新的篇章。
二 开展公开透明的防疫治疫宣传教育工作
毛泽东认为在中国要想做成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动员老百姓”。那么,如何去动员老百姓呢?那就要“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⑧《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481 页。,而这些统统都是宣传教育的作用。之所以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其目的在于只有通过宣传教育让大家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才能唤起所有人齐心来做事情的决心、意识和自觉。因为只要“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⑨《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318 页。。
第一,对防疫治疫一般常识的宣传教育。在旧中国,由于大多数国民文化水平低或者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不仅对疫病知识知之很少,甚至还充满着许多不科学和迷信的色彩。以麻风病为例,如有些人认为麻风病是天谴,有些人认为麻风病是遗传,还有些人认为麻风病是绝症。在这些思想的支配和影响下,“使得一些人对于麻风病患者产生了许多不应有的恐惧心理和歧视,甚至对他们采取迫害行为”①邓宗禹、史光简:《卫生宣传教育》,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年版,第110 页。,致使不少人间悲剧接连发生。这样的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依然存在。有鉴于此,毛泽东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都要增加知识”②《毛泽东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78 页。。随之,在他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上下除了各单位各团体各机关有组织地宣传防疫知识之外(如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劳动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进行防疫常识教育的联合指示》③《中国工人运动文献汇编》,工人出版社1955 年版,第224 页。,“北京市每二十个老百姓,发给卫生常识一本”④《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文献选载》,《党的文献》2003 年第5 期。等),还利用报刊图片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等手段掀起了一浪又一浪普及卫生防疫知识的高潮。在此过程中,一批通俗易懂的防疫知识读本应运而生,如中华医学会编撰的《防疫知识》,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宣传处编撰的《农村防疫常识》《城市卫生防疫常识》,卫生报社编撰的《群众防疫常识》,西北军区后勤卫生部编撰的《部队卫生防疫常识》等。这些读物的出版发行对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防疫治疫一般常识以及提高他们参与防疫治疫的行为都起到了重要的知识支撑作用。
第二,对反对“细菌战”常识的宣传教育。1952 年年初,正当朝鲜战争正酣之时,在朝鲜和我国东北、内蒙、山东、广东等地发现了大量带有细菌的毒虫毒物。这些毒虫毒物所带菌毒“含有鼠疫、霍乱及其他病菌”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 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500 页。。据此,聂荣臻在向中央的报告中说,“估计美军在搞细菌战”⑥《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 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499 页。。为了帮助人们对细菌战有所了解,毛泽东在向全国发出“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⑦《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 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628 页。号召的同时,提出了在宣传工作上要筹备“美帝细菌战罪行展览”⑧《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 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556 页。。为做好这一工作,他指示周恩来要让中国的科学家密切配合国际科学委员会对美国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进行细菌战的事实调查清楚,并要求我国的广播和报纸及时“将美细菌战俘十九人供词公布”⑨《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 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92 页。,这就使其细菌战的罪行昭然于世。同时,为了打破人们对细菌战的恐惧感,《人民日报》还开辟专栏发表了《防御细菌战的常识》,中央防疫委员会亦将《人民日报》刊载的这篇文章付印,以中华医学会名义出版发行并供各地学习参考。《防御细菌战的常识》从什么叫细菌战,侵略者是怎样准备细菌战的,细菌战是可以防御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为粉碎侵略者的细菌战而斗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文章适时地回答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和疑惑的问题,指出了防御细菌战的办法,消除了人们对细菌战的恐慌心理,增强了人们战胜细菌战的信心与决心。
第三,对党和政府关于防疫治疫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毛泽东认为,“人民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进行学习和有秩序地过生活,要求自己的政府、生产的领导者、文化教育机关的领导者发布各种适当的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没有这种行政命令,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①《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09 页。。按照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防疫治疫方面的法律法规,为防疫治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律依据。但是,当疫病灾害发生的时候,由于人们心理上的害怕,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或者东躲西藏,这时对自己“知所趋赴”②《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 年版,第554 页。的愿望特别强烈。如果这时候只是一味地幻想“单靠行政命令,在许多情况下就行不通。”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事实证明,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必须“伴之以说服教育”③《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10 页。。
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因为人们常常是“服制度不服人的”④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第473 页。,所以,如何把有关防疫治疫法律法规转化为防疫治疫实践过程中的言行自觉,宣传教育就至关重要。如当时各级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充分利用召集居民大会、在大街小巷的明显位置张贴标语口号和宣传画、在广播电台报纸上全文登载或者要点解读、由专家学者宣讲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疫治疫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人们明白了传染病分类的依据和类别,掌握了对于不同类别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和应对措施,懂得了传染病防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理解了有关法律法规中对传染病报告时间、隔离、封锁等方面要求的规定,知道了在疫情面前遵纪守法、密切配合、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的道理,相信了“只有防疫委员会发布的消息是正确的”⑤余贻倜:《从华北鼠疫流行简史说到预防鼠疫》,《人民日报》1949 年10 月31 日。事实。这为党和人民政府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次又一次疫病灾害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正是在防疫治疫有关知识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对传染病与苍蝇、蚊子、老鼠等之间关系的认知才进一步深化。因此,当毛泽东向全国发出“除四害”的号召之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也涌现出来了大量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毛泽东认为这同样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以唤起全国人民进一步做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 组织成立专门的防疫治疫机构和专业队伍
中国是一个疫病频发的国家。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自西汉以来的2000 多年时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 次比较大的流行疫病。纵观历史上每一次疫病灾害的发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的事实——人民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遭到巨大破坏,广大人民群众遭受到巨大心理恐慌的折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固然很多,但无疑与在疫病发生时代的官府没有能够组织起来专业高效的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是有着直接的关联的。
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熟读史书的史学家。他不仅勇于和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也勇于和善于从历史中汲取防疫治疫的经验教训。在他看来,许多朝代对疫病灾害防控举措的记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如在清朝末年,为保障京师安全,清廷就曾经设立京师防疫事务局,专门负责诊断、检验、检菌、捕鼠、清洁、消毒、注射等事宜。后来还设立了中央卫生会。可事实上,由于清廷的吏治腐败,这些防疫机构基本上形同虚设。据此,毛泽东认为,新中国必须成立专门的防疫机构和专业防疫队伍。因为只有这样的机构和队伍才能“组织精干,分工合理”,并“使政策能贯彻下去,使工作效率能大大提高”①刘益涛:《毛泽东与延安时期精兵简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84 页。。
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察北鼠疫的突然发生和发展加快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组建专门的防疫机构和专业防疫队伍的进程与速度。1949 年7 月13日,察哈尔省察北区正白旗前英图浩特村出现了首例人间腺鼠疫病。尽管这次鼠疫最终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也提醒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组建专门的防疫机构和专业防疫队伍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在毛泽东的建议下,1949 年12 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公共卫生局(1950 年1 月改为保健防疫局)宣告成立。按照《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试行组织条例》的规定,保健防疫局的成立及其职责任务的明确就意味着新中国负责管理疫情的最高权力机构的诞生。之后,在保健防疫局的专业指导下,卫生部成立了中央防疫总队。到1950 年年底,全国共建立了88 支专业卫生防疫队,12支鼠疫防疫队,各地方还建立了中西医参加的地方防疫队,防疫人员1400 人,卡介苗接种推广人员1600 人。到1965 年,全国防疫人员已达到75000 多人②李洪河:《新中国的疫病流行与社会应对(1949-1956)》,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年版,第191 页。。不仅如此,为了从根本上防疫治疫,1950 年8 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健全和发展全国卫生基层组织的决定》,要求全国城乡的每一个基层政权管辖范围内都要有一个医疗卫生机构。1952 年12 月,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决定在全国城乡“重点建立卫生防疫站”③陈海峰:《中国卫生保健》,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年版,第87 页。。1953 年1 月,政务院批准在全国建立省地县各级卫生防疫站。1954 年,卫生部颁布《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卫生防疫站的任务是预防性、经常性的卫生监督和传染病管理机构,并细化了它的具体职责④《卫生防疫站参考资料》第1 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防疫司1955 年,第l-5 页。。1964 年,卫生部又颁发《卫生防疫站工作试行条例》,提出了设置卫生防疫站的“三配合”(工作条件、设备条件、技术人员条件)建站方针,从而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事业的新发展。到1965 年底,“全国共有卫生防疫站2499 个,职工49079 人,其中卫生防疫技术人员40527 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公共卫生医师(技师)6428 人,占全国医师(技师)总人数的45%”⑤邓铁涛:《中国防疫史》,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年版,第578 页。。
实事求是地讲,新中国成立以后组织成立的这些专门防疫机构和专业防疫队伍,既为新中国初步建立公共卫生制度准备了组织和人员条件,也为新中国防疫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这些防疫队伍之中的绝大多数成员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其中有一些成员还具有比较丰富的防疫治疫阅历或者经验。在全国他们就是一支机动灵活的战斗队。平时,他们协助各个地方开展防疫工作,一旦哪个地方出现疫情,则集中奔赴疫区开展防治工作。可以说,他们在扑灭疫病、宣传教育群众、稳定民心、普及卫生防疫知识、消除民众恐慌心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其事迹和历史性贡献已经被载入了新中国防疫治疫的史册之中。
四 采取高效有力的防疫治疫措施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近来延安疫病流行,我们共产党在这里管事,就应当看得见,想办法加以解决。”①《毛泽东文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154 页。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看来,积极防治各种疾病,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标志之一”,而且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必要条件”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年版,第494 页。。考虑到国内的疫病灾害仍然高发频发的实际情况,毛泽东要求全国各地必须“普遍注意疫情”,并且按照“有疫者治疫,无疫者防疫”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年版,第341 页。的原则认真对待和积极处理疫病灾害问题。
第一,坚持党对防疫治疫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在把“人”确立为“社会主义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的前提下,把积极防治并逐步消灭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定为全国人民基本任务之一”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年版,第507 页。。那么,如何把这一基本任务落到实处呢?毛泽东的看法就是“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⑤《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2 页。。这在新中国根治血吸虫病的问题上体现得十分突出。
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各省,其危害尤如当地民间歌谣“男不长,女不生,骨如柴,人变形,体无力,腹水盈”所描述的这样。在旧中国,对这种病由于始终找不到一个根绝的办法,所以,过去人们认为是没有办法对付的。1950 年春夏之交,正当毛泽东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为巩固新政权忙得不可开交之际,江苏省高邮县突然爆发急性血吸虫病感染,死亡人数上千。该疫情上报到中央之后,毛泽东极为震惊。于是,他向全党指出由于血吸虫病的危害甚大,新中国对其“必须着重防治”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年版,第342 页。。为此,他一方面指示有关部门安排人员亲赴疫区进行调查研究,另一方面提议既要邀请有关省份的代表参加专门的防治血吸虫病会议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第47-48 页。,又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根据毛泽东的这一提议,中共中央于1955 年11 月成立了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后改为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主要由中央华东局主要领导、福建、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省市委书记、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农业部有关负责人等组成,统一领导南方12 个血吸虫病流行的省市区的工作。毛泽东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把消灭血吸虫病的工作纳入到党的议事日程之中。
1955 年12 月21 日,毛泽东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提出要在7 年时间内基本上消灭血吸虫病的奋斗目标⑧《毛泽东文集》第6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509 页。。为了落实这一目标,1956 年他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⑨《当代中国卫生事业大事记(1949-1990)》,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年版,第54 页。的号召。在他的不断督促下,1957 年防治血吸虫病的工作有了比较大的进展。这一年,中共中央先后批转了《关于第三次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的报告》《1957 年防治血吸虫病工作要点》《关于保证执行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虫病指示的通知》,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卫生部还正式设立了血吸虫病防治局。特别是中共中央在1957年4 月23 日批转的《通知》中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加强防治血吸虫病组织工作领导的要求。随之,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党和人民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掀起了消灭血吸虫病的高潮。这样,经过几年连续不断的苦战,到1958 年我国血吸虫病高发的态势终于得到了有效遏制,像江西余江县等地方的血吸虫病还得到了根治。1958 年6 月30 日,当毛泽东看到《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一面红旗— —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的长篇报道和《反复斗争,消灭血吸虫病》的社论时,高兴和欣慰之情无以言表,便写下了《送瘟神》诗二首以示庆贺和纪念。
第二,建立疫情报告制度为防疫治疫决策提供可靠保证。众所周知,一个地区一旦发生疫情,早报告乃是防疫治疫的关键,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则完全取决于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有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整套完整有效的报告制度体系。事实证明:只要报告制度体系完善,疫情信息就及时准确;只要疫情信息及时准确,据此制定的防疫治疫决策就会快速有效。
毛泽东一直十分重视报告制度的建立和运用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他要求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各级党委,“对本地的防治血吸虫病的工作进行仔细检查和讨论……省市委并应将讨论情况和计划报告中央。今后,各有关省市委应当每半年将防治工作向中央作一次专题报告”①《卫生防病法规汇编(1949-1988)》,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年版,第2533 页。。很明显,他提出这样要求的目的无非就是要以此种方式了解和掌握各地和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不少省份都出台了疫情报告的专门文件,如山东省下发了《关于各地应严格执行疫情专案报告的通知》、天津市颁布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报告暂行办法》等。北京市在制定的《北京市传染病预防及处理暂行办法》中对如何做好疫情报告工作更是从谁是报告人、如何报告、报告时限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正是在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疫情报告制度体系的基础上,1955 年6 月经国务院批准,7 月由卫生部发布《传染病管理办法》,其中对疫情报告的规定便具有了现代法律的意义。应该说,该办法的正式颁布实施不仅为新中国最终能够建立起来疫情报告制度提供了较好的思路,而且也为充分调动各单位各阶层人民遵循防疫治疫报告制度积极性提供了法律保证。
第三,果断采取检疫和封锁等措施以切断疫病传播的路径。从古至今的经验教训表明,对于重特大疫病防治的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一经发现,立马采取检疫和封锁等措施,从而切断疫病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如面对1949 年察北出现的疫情,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下,北京市迅疾采取了雷厉风行的行动,为最终取得北京防疫狙击战赢得了主动。10 月29日,北京市即宣告成立防疫委员会。11 月2日,颁布《北京市鼠疫预防暂行办法》。紧接着便决定实施严格的鼠疫检疫措施。如规定由疫区开来北京的火车,一律不准驶入北京市界;各线火车之乘客,均须在北京站内接受检疫,经该地检疫站之许可后,始准出站;北京市防疫委员会在适当地点设置检疫站;外来旅客均须经检疫注射后,始准进入北京城。各检疫站经检查发现鼠疫患者及疑似患者以及可能受染者,立即强制实施隔离治疗。患者住所区域必要时施以隔断及封锁。其家属及邻近住民,并予以强制检疫等①《北京市鼠疫预防暂行办法》,《北京市政报》1950 年第7 期。。11 月3 日,北京市防疫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常务委员会决定:“自西郊东坝镇到北郊琉璃渠建立封锁线,并在东郊及南郊、通县、长辛店、丰台等区建立检疫站及隔离所。”截止12 月7 日,北京市共检疫人数379107 人,隔离所隔离人数28 人,送传染病院16 人,所有被检疫隔离人员,均被证明无一鼠疫。最后,经中央防疫委员会批准,封锁线自12 月4 日起解除,检疫工作遂告结束②《北京市预防鼠疫工作初步总结报告》,《北京市政报》1950 年第7 期。。
这件事之后,毛泽东还从大局和以长远的眼光考虑北京没有“隔离病院”的问题。他认为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财政经济条件极弱,但对贺诚、傅连暲就北京市防疫工作情况给他的报告中关于北京准备办一可容纳二百张床位的隔离病院的建议还是做出了肯定的批复③《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文献选载》,《党的文献》2003 年第5 期。,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毫无疑问,正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领导和北京市采取了如此严格的检疫和封锁政策,才真正达到了保卫首都不被鼠疫侵入的目的。
第四,强力推行预防接种和预防注射以提高民众抵抗病毒的免疫力。天花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同样高发频发。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这个政府就有义务有责任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年版,第11 页。,这“一切困难”也同样包括预防像“天花”这样的疫病的爆发和流行的困难。据此,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与军委卫生部在1950 年上半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军民春季防疫工作给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队的指示》,提出为了预防“天花”疫病的发生必须通过普种牛痘的方式加以解决。对于“为什么要种牛痘”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所谓种牛痘“就是人为地把一种病毒放到人体里面去,实行‘细菌战’,跟你作斗争,使你的身体里头产生一种免疫力”⑤《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96 页。。
按照这样的思路,1950 年下半年,卫生部发布《种痘暂行办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之居民不分国籍,均须种痘。对于应种痘之居民,“因疾病或其他正当理由,未能于规定时间种痘者,于其原因消除后,应即补种。凡无正当理由拒绝种痘,经说服教育无效者,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得予以强制执行”⑥《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法律出版社1982 年版,第843-844 页。。这样,经过各级政府的引导督查、卫生防疫人员的辛勤努力、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至1952 年上半年,“全国完成牛痘接种5 亿多人次”⑦李克温:《为减少和消灭天花而奋斗——五年来的牛痘苗接种工作》,《健康报》1954 年9 月24 日。。到1961 年,新中国在全世界率先宣布消灭了流行几千年的天花病。这说明通过种痘的方式预防“天花”疫病的发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预防天花是这样,通过死菌疫苗注射和生菌疫苗注射预防鼠疫与通过推广卡介菌苗接种预防“结核病”也同样如此。正是通过预防接种和预防注射等举措,在我国肆虐多年的鼠疫、天花、霍乱、伤寒等疫病终于得到了控制,有的甚至绝迹了。
五 坚持疫病研究以破解防疫治疫中的难题
防治疫病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对其唯一正确的解决路径只能是“动员巨大的医药科学力量”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年版,第508 页。,不断探究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
毛泽东认为,“我们要使一切人民都能逐渐地离开愚昧和不卫生的状态”,并有效抵御疫病灾害的袭扰,就必须把包括防疫治疫研究事业在内的的整个卫生工作“放在自己的日程”②《毛泽东文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241 页。里面。因为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寄生虫病与传染病中,病原体疾病的传染方法大多已经确定,但在我国的分布情况与流行因素都无准确资料,如何确定早期而简便的诊断方法与有效的防治措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随着原始森林、荒地及河流的开发,有些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很可能流行,如何在这些地区开发之前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出预防的措施?有的地方性疾病,流行地区广泛而病因不明,怎样对其进行探究?在如何运用“中西两法治疗”③《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5 页。疫病的问题上,毛泽东虽然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④《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23 页。的著名论断,但如何在中西医密切合作下一方面将中医应用于临床实践作为防治主要疫病和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武器之一,另一方面应用化学、生理、生化、药理、实验治疗等方法研究其作用的机理并用现代科学思想方法对中医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这些都是如何做好防疫治疫工作中不得不着力解决的问题。
对于毛泽东的这些想法和要求,广大医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⑤《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59 页。积极开展了防疫治疫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工作。如在血吸虫病的预防方面,科研工作者一方面经过刻苦攻关,终于研制成功了吡喹酮药物,使血吸虫病的治疗效果有了大的转机;另一方面,又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摸索清楚了“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掌握了不同类型地区的感染方式”。在此基础上,他们“系统研究了钉螺的生活习性和其有效的杀灭方法;掌握了多样的粪便处理和在粪便中消灭血吸虫卵的方法;研发了新型口服药剂和药物、中医中药疗法等”⑥《全国上下“送瘟神”》,《文摘报》2019 年2 月23 日。,为最终彻底根绝这种在旧中国久治不愈的“顽疾”创造了条件。此外,中国中医研究院下属的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 年承担的“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开始抗疟中药研究,后来成功分离出来闻名世界的“青蒿素”⑦叶利军:《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确立党的中医政策的历史性贡献》,《毛泽东研究》2019 年第6 期。,为世界疫病的防治做出了中国的贡献。
六 重视发挥人民群众在防疫治疫中的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对“疫从污来”的问题是有所思考的。在他看来,脏乱差的生活环境、被污染的河流湖泊、不讲究的个人卫生习惯等都是滋生并传播疫病细菌和病毒的温床。正因为如此,他不仅把除四害看作是一个大的清洁卫生运动,更看作是一个破除迷信的运动。正是在他的号召和指导下,全国城乡几乎每一个人都积极投身于清除垃圾、疏通沟渠、填平窑地、改善饮水、合理处理粪便、捕鼠、灭蝇、灭蚊、灭蚤、灭臭虫等活动。这种活动的场景和状态正像他所期望的那样:“无论老人,小孩,青年,壮年,教员,学生,男子,女子,都要尽可能地手执蝇拍及其他工具,大张旗鼓,大造声势,大除四害;一切卫生医药人员都要振作起来,与党委、群众组成三结合,显示自己的能力。”①《毛泽东文集》第8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50 页。在除四害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有些地方重形式、走过场,他还提出这样的要求——“向群众提出的具体口号各地可以因地制宜,例如除四害在有血吸虫病地区要加上消灭钉螺,有黑热病地区要加上消灭白蛉子,有臭虫、跳蚤的地区要加上消灭臭虫、跳蚤,讲卫生在城市中可以包括劝止随地吐痰,在工厂中可以着重防治职业病等等”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第75 页。。这表明了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后前20 多年全党全民“大搞卫生工作”③《毛泽东文集》第8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50 页。的现实状况,不难看出这样的事实,全国人民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干劲是前所未有的,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如在环境整治方面,截至1958 年,全国清除垃圾295 亿吨,消灭老鼠蚊蝇蛆蛹和孑孓等数以亿万计,疏通沟渠165 万公里,新建和改建厕所8500 余万个④李德全:《关于1958 年爱国卫生运动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任务》,《新华半月刊》1959 年第2 期。,大大消弱了媒介物传播疫病的渠道。在出动劳动力方面,1955 年湖北荆门县组织万人进行灭螺活动;1957 年安徽东至县发动28 万余人次捕捉钉螺和清沟灭螺;1958 年湖南华容县钱粮湖灭螺围挽工程开工投入劳力18.82 万人。在方法方式创新方面,有不少地方的民众为了提高扑鼠灭鼠的效率确实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有的地方还提出了“两管”(管水、管粪)和“五改”(改水井、厕所、锅灶、畜圈、环境卫生)的建设新要求。江苏镇江的船民还创造了适合水上生活习惯的粪便管理办法⑤《全国上下“送瘟神”》,《文摘报》2019 年2 月23 日。。在个人卫生方面,不少人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一定要使居民养成卫生习惯,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⑥《毛泽东文集》第8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50 页。的要求,大家勤洗衣、勤洗澡、不喝生水、不食生菜生肉、不随地吐痰等良好的习惯也正在逐步养成。
七 从毛泽东对疫病灾害应对的战略之策中得到的启示
2020 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震动全党,惊恐万民。全国人民在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攻坚克难,共度时艰。为了进一步把当前和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好,我们或许从毛泽东对疫病灾害应对的战略之策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几点启示:
第一,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由于疫病灾害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最大威胁,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党都要把防疫治疫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可以说,党对于疫情防治问题怎样解决以及解决的程度如何,不仅仅影响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也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和态度。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而言,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也是对党凝心聚气能力与水平的一次真正检验。
第二,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疫情的发生常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既然如此,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就是党和人民政府日常工作之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一个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巨大的经济实力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才辈出的医疗研究队伍和医护专家队伍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条件,再加上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的支撑作用,都使得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工作的开展恰逢其时。今后,只有把这一项工作做好了,在疫情面前的科学预见、战略判断、毅然决策、战役部署、行动落实、人力物力调配、民众心理调适等才会忙而不乱、乱而不慌、慌而不恐,并在“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①习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人民日报》2020 年3月1 日。。
第三,要增强忧患意识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所谓忧患意识即指“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古人先贤就懂得的一种政治智慧。古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今人呢?2018 年1 月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曾经列举了8 个方面16 个具体风险,其中就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②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 年2月24 日。。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爆发亦提醒我们,对于可能会出现的涉及局域性或全局性的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问题绝不可掉以轻心。同时,在这次疫情应对中,也暴露出来了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高端医疗装备等方面存在着的明显短板。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事情做好。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第四,要从历史上防疫治疫的经验教训中学习防控疫情的本领。疫病发生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与之不断开展斗争的历史。对中国来说,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成立后,中国人民都积累下来了大量防疫治疫的经验,当然也留存下来了不少防疫治疫的教训。对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学习或许是我们增加防疫治疫本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捷径之一。如面对突发重特大疫情如何继承过去曾经行之有效的应急防治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如何在对过去想法做法扬长避短的前提下健全优化当今和未来的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制机制建设?这些都是需要引起重视且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