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教师角色冲突加剧的思考
2020-12-03王国福
王国福
(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甘肃榆中 730100)
引 言
当前,教师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教师角色冲突也在加剧,而高中学校班主任的角色冲突现象更为严重,所以本文在调适策略上更倾向于班主任。下面从冲突加剧的原因、教师职业角色冲突的调适策略来进行探讨。
一、教师角色冲突加剧的原因
(一)何为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社会心理学角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指个体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同时扮演不同角色而产生的矛盾。因为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以在同一时间每个个体经常需要面对不同的对象,这必然导致个体角色的多重性。当不同对象对个体具有相同的期待时,个体将不存在角色冲突;反之,个体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此时角色冲突就会产生。教师职业角色冲突的类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角色内冲突,即扮演某一角色时自身产生的冲突;另一类是角色间冲突,即因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而产生的冲突[1]。
(二)教师职业角色冲突加剧的原因
美国学者威尔逊认为,“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2]。由此来看,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面对角色冲突的可能性最大,而教师职业的角色冲突最为典型。
关于教师职业角色冲突较显著的原因,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者是从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的,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熊艳指出,教师角色在学生教育和教育研究方面存在冲突[3]。董泽芳认为,社会的全方位转型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分别是教师职业角色冲突加剧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4]。针对女性教师的特殊性,有人还指出,30 岁左右是女性教师成才的黄金期,但在这一时期,她们又必须面临结婚、怀孕及养育子女的家庭角色,因而存在职业发展周期与家庭生命周期的矛盾[5]。
笔者认为,上述因素也同样出现于其他职业角色中,这是每个人处于复杂社会环境中所必须面对的,因此不是教师职业角色冲突的显著原因所在。教师职业角色冲突显著与角色责任的弥散性和期待成果的模糊性有关。不可否认,教师角色在同一时间或空间面对的角色期待远远多于其他职业角色。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将教师角色分为三大类十五小类(见表1)。
表1 教师的不同角色
自1999年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在逐渐增多。从教育部制订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03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来看,国家对高中教师的要求发生了急剧变化,从以前的知识本位和一切向高考看齐到后来的三维目标,再到当前的核心素养,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正在与国际接轨。林格伦的教师角色定位基本符合当前我国教师的现状,但对于目前的高中班主任而言,其扮演的角色远多于此,角色责任的弥散性更甚于普通教师。
另外,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而这些任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就形成了教师对成就感的需求与现实成果无形化之间的冲突,即上文所述的教师职业角色成果期待的模糊性。正如尼尔所言:“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模糊地感到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比起律师或医生来,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要更多地耗损心力……因为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不会了结,永远看不到尽头。”
由此来看,正是由于日常工作中充斥着弥散性和模糊性,教师职业角色才会无休止地陷于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中。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职业角色冲突显著的根源就在于教师角色职责的弥散性和成果的模糊性。
二、教师职业角色冲突的调适策略
首先需要指明的是,虽然现在学术界都在探究解决教师角色冲突的方法,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是笔者认为“解决”一词值得商榷。因为教师的角色冲突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如果教师职业的弥散性和模糊性得不到解决,教师角色冲突就必然存在,所以我们应该探讨的是如何去缓解和调适教师角色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校领导层也深感教师角色冲突给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带来的诸多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也在积极探寻适合学校教职工调适角色冲突的方法。笔者现将一些想法和措施分享给广大教育者,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弹性坐班制度
这项措施主要针对班主任和早读有课教师(主要涉及语文和英语等学科)。因为上述教师早晨比其他教师到校时间早,他们花费了过多时间扮演教师职业角色,而在家庭成员角色(父母、孩子、丈夫或妻子)的扮演上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很可能产生严重的家庭矛盾。所以采取弹性坐班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角色缺失的弊端。具体做法是,上述教师可以选择在中午或晚上适当提前下班。这样做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部分没有早读课且未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也会按照该规定下班,从而影响学校正常工作。这就会导致学校日常管理复杂化,所以管理环节需要进一步细化。
(二)学生自我管理制度
这项措施有部分班级已经实施了较长时间,从班级管理情况来看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具体实施方案和细节工作仍有待改善。具体做法是,在正常班干部团队之上,设置副班主任(一名学生担任)和巡视组。副班主任统筹班级所有事务,遇到重大问题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再找班主任,由班主任决定;巡视组由若干成员组成,每位成员每周值班一天,负责督查班级各项事务,发现问题或有好的建议时向副班主任提出,由副班主任找具体负责人商讨。这样做的出发点在于,班主任不仅是课堂管理员,在课后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一切。所以对班主任来说,教师角色冲突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后对学生的管理上。在学生的自我管理模式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班主任课后管理角色,从而减轻了角色冲突对班主任教师的负面影响。这样做的问题在于:第一,学生毕竟是学生,其管理能力有限,人际关系处理较难,所以在人员的安排上班主任要慎之又慎;第二,班主任将一部分角色转嫁给学生,要考虑到学生是否也会出现角色冲突,影响学习。从目前实行情况来看,学生还没有出现负面影响,不过我们仍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进行进一步观察。
(三)联合管班制度
目前我校有两位班主任正在积极探讨这一措施,准备用三年时间进行实验研究。实施理由如下:我校地处县区,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需要住校,所以在校期间每天晚上都要上晚自习。而晚上放学到晚自习开始的这段时间里,班级处于无教师状态,学生的安全问题得不到切实保障。为了确保学生安全,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就必须牺牲扮演家庭角色的时间到校陪伴学生。这样做会导致班主任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加剧。为了既较好地完成班主任职责,又最大限度地缓解角色冲突,我们采取了联合管班制度。具体做法是,两个班各自的班主任同时担任对方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具有同等效力。晚自习前的这段时间,由两个班的班主任协商,必须有一位班主任在校,负责两个班的纪律和学习。这样做,每位班主任的管理时间可以缩短一半,在一定程度上调适了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当然,联合管班制度不仅仅体现在晚自习前的管理上,更可以应用到整个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如在平时处理问题学生、后进生转化、课间秩序、学生上课表现、各科作业督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竞争意识等方面,都可以采取联合模式。
联合管班制度主要出现的问题如下:第一,两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理念方面可能有细微差别,对联合的效果有轻微的影响;第二,联合管班制下学生势必会受到更为严格的约束,这样有利于快速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但是过于严格的管理会导致学生活力不足、课堂表现沉闷,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课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两位班主任正在探讨改进措施,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三项:第一是展开班级竞争;第二是做好早晨的10 分钟励志演讲、中午的“每日一歌”、晚上的“经典诵读”;第三是每周举行班级间体育比赛一次。从初期情况来看,效果较好,但是还有待进一步实践检验。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角色冲突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深刻影响,积极地进行角色自我适调,缓解角色冲突,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中,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