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村寨农民工务工收入地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以云南省文山州捏黑村为例
2020-12-03王玉萍
■王玉萍/
1.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2.文山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一、前言
西南边疆,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民族构成多样,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外出务工是该地区民族村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也是村寨脱贫的主要途径之一。学者和相关部门的调研统计数据显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工为获得较为理想的收入,一般选择广东、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作为务工目的地[1]。然而,务工地域的不同选择会导致务工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周小刚、李丽清(2012)认为农民工务工区域特征对其收入具有显著影响[2]。向书坚、李芳芝、李超(2014)根据CHIPS《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数据,基于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的回归分解,发现全部样本中的区域因素对农民工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3]。张猛、冯虹(2019)提出,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与区域特征密切相关,受到区域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4]。由此可知,农民工务工收入与务工地域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对这一相关性的研究,可以揭示农民工务工收入的地域差异规律,为西南边疆地方相关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劳动力区域配置方面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数据来源
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市马塘镇捏黑村全体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水平和务工地域信息。捏黑村是典型的的壮族村寨,壮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共有外出务工人员244人(2019年),本次调研于2020年3月进行,获取有效样本数据238份,在运用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前,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捏黑村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水平的分布情况和务工地域的分布情况。
捏黑村238个外出务工人员样本中,收入最高者为7500元/月,最低者为500元/月,差距巨大,相差了15倍,经统计,共有20个不同收入值,每个收入水平值上农民工人数分布情况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捏黑村农民工收入值分布比较分散,但就人数分布而言,大部分集中于2000元、3000元和4000元这三个值上,占了样本总人数的73.11%。从具体的收入数值上看,虽然收入水平差距巨大,但大部分人的务工收入水平分布于2000—4000元之间,收入水平位于这一区间的人数为203人,占样本总人数的85.3%,务工收入水平高于4000元的人数有15人,占样本总人数的6.3%,务工收入低于2000元的人数为20人,占样本总人数的8.4%。由此可见,捏黑村农民工务工收入呈典型的正态分布。
表1 收入水平分布情况
捏黑村238个外出务工人员分布于9个省份的24个地级市,除云南省外,主要分布于广东省、浙江省,其他几个省份分布很少,具体情况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捏黑村238位外出务工人员的务工目的地非常分散,务工人数较多的目的地主要由三个:一是文山市,务工人数为59人,占总样本人数的24.79%;二是广东省中山市,务工人数为36人,占总样本人数的15.13%;三是浙江省湖州市,务工人数为24人,占总样本人数的10.08%。此外,广东省东莞市、浙江省的宁波市和台州市的务工人数也相对较多。从省份差异来看,云南省有70人,占29.41%,广东省有89人,占37.39%,浙江省有66人,占27.73%,其他6各省份共有13人,占5.46%。
表2 务工地域分布情况
(二)数据处理
本文运用对应分析法原理分析务工收入与务工地域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域差异性。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也称关联分析、R-Q型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一种,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相依变量统计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的联系,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5]。
针对实地调研获取的238份样本数据,首先统计不同务工收入水平的地域分布情况,即统计每一个务工收入水平值在不同务工地域上出现的频次,然后制作成关于务工收入水平值与务工地域的二维交叉表,再将该二维交叉表转化为一维表,最后运用Spss20统计软件的降维功能对数据进行对应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省内务工收入的地域差异分析
捏黑村在云南省务工的人数有70人,其中收入水平最高的为7500元/月,最低的为500元/月,经统计共有14个务工收入水平值,与之相关联的务工地域共有5个,通过对应分析,所的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云南省内务工收入与务工地域对应分析图
由图1可知,在云南省内,文山市离3000元收入水平值的距离最近,其次是2000元、2700元、3500元和6000元,再次是2500元和7500元,距离4000元和1500元最远,说明到文山市务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大部分农民工的收入主要在3000元左右,收入水平为2000元、2700元、3500元和6000元的各有一部分,具有其他收入水平的人数很少。广南县距离4000元和1500元收入水平之比较近,说明广南县的务工收入主要以4000元和1500元为主。砚山县、西畴县和昆明市的务工收入则没有明显的值,说明捏黑村到这三个地方的务工的人员很少,同时其收入水平比较随机。
(二)省外务工收入的地域差异分析
捏黑村在省外务工的人员共168人,其中收入水平最高者为7000元/月,最低的为1500元/月,经统计共有14个收入水平值,依次是7000元的1人,6000元的4人,5000元的7人,4500元的1人,4000元的59人,3800元的3人,3600元的4人,3500元的3人,3000元的63人,2800元的1人,2500元的6人,2000元的13人,1800元的1人,1500元的1人。捏黑村的省外务工人员分布于8个省份的19个地级市,分别是广东省的中山市、东莞市、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汕头市,浙江省的宁波市、台州市、湖州市、嘉兴市、德清市,江苏省的南京市和常州市,上海市,福建省的厦门市,安徽省的合肥市,江西省的南昌市和贵州省的贵阳市。捏黑村省外务工人员收入水平与务工地域的对应分析结果如图2。
图2 省外务工收入与务工地域对应分析图
由图2可知,在省外的务工地域中,大部分城市都离2500元、3000元、3500元、3600元、4000元、4500元、5000元、6000元和7000元这几个收入水平之很近,说明这些务工城市的收入水平都有着明显的分层显现,但地域间的差异不是特别大,尤其是广东省和浙江省的几个务工城市之间,差异性很小,但与其他省份的务工城市之间却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的务工收入水平较高,主要集中在4500元和5000元这两个收入值,其次是广东省的汕头市和浙江省的宁波市,收入水平以3800元和4000元为主,再次是广东省的东莞市和中山市,务工收入以2500元、3000元和3500元为主,最后是南京市、贵阳市、南昌市等务工城市,人数少,收入分布比较随机,没有明显的收入水平值。
(三)务工收入的地域差异分析
捏黑村总的238名样本农民工务工收入水平值有20个,所对应的务工地域有24个。通过对全部数据的对应分析,得到总体的收入水平值与务工地域之间的对应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全部务工收入与务工地域对应分析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根据收入水平与其对应的务工区域的关系,图3中可以划分出四个片区:(1)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浙江省的宁波市和台州市、上海市距离4000元收入水平值最近,可划为高收入务工城市片区。(2)广东省的佛山市、东莞市和中山市距离3000元、3500元、3600元和5000元这四个收入水平值最近,可划为中等收入务工城市片区。(3)浙江省德清市、嘉兴市、江苏省的常州市、广东省的深圳市和汕头市、江西省的南昌市距离2000元、2800元、3000元收入水平之最近,可划为较低收入的务工城市片区。(4)云南省文山市、昆明市等可化为收入水平多元化片区。
四、结论与建议
西南边疆的典型民族村寨,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村民社会网络资源有限,外出务工的渠道比较单一,因而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务工目的地仅局限于少数几个地域内。尽管如此,他们的务工收入却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通过对捏黑村外出务工人员(2019年数据)收入水平与务工地域相关性的对应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云南省内的务工地域来看,在文山市务工的人数最多,务工收入呈明显的分层现象,大致分为三层,第一层为高收入层,收入水平在5000元以上,人数占比很少;第二层为中等收入曾层,收入水平在2500-5000元,大部分务工人员集中于这一收入层;第三层为低收入层,收入水平在2500元以下,人数占比较大。广南县的收入水平值集中于4000元和2000元,明显的分为两级。砚山、西畴和昆明的务工收入水平在2000-3000元之间,比较低。
(2)从省外的务工地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带的务工城市之间的务工收入差异不大,主要包括广东省的广州市、中山市和东莞市,浙江省的宁波市、台州市和湖州市,务工收入水平在3000-5000之间浮动。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的务工收入水平较高,主要集中在4500元和5000元这两个收入值,其次是广东省的汕头市和浙江省的宁波市,收入水平以3800元和4000元为主,再次是广东省的东莞市和中山市,务工收入以2500元、3000元和3500元为主,最后是南京市、贵阳市、南昌市等务工城市,人数少,收入分布比较随机,不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3)综合全部务工地域来看,可将务工地域按务工收入特征划分为四类:第一类为高收入务工地域,包括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浙江省的宁波市和台州市、上海市;第二类是中等收入务工地域,包括广东省的东莞市、佛山市和中山市;第三类是低收入务工地域,包括浙江省德清市、嘉兴市、江苏省的常州市、广东省的汕头市、江西省的南昌市;第四类是收入水平多元化的务工地域,包括云南省文山市和昆明市。
鉴于以上结论,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地方层面,提升少数民族农民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他们能在不同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之间较为自由的流动,从而降低区域分割对务工收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第二,国家层面,协调各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进各地的工资标准,使其尽量统一,实现不同区域务工待遇的总体平衡,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务工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