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X 线骨密度仪对绝经妇女椎体脆性骨折的检测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2-02王立源潘翠琦刘建新
王立源,潘翠琦,刘建新,曾 越
(广州市东升医院影像中心,广东510000)
脊椎脆性骨折临床无明显的症状,加之常规摄片技术的局限性,极易漏诊、误诊。绝经后妇女因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是该病的高发人群[1]。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的可靠方法目前仅有双能X 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查[2],近些年脊椎侧位成像技术不断发展,为脊椎骨折诊断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绝经妇女患者,分析双能X 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脊椎脆性骨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绝经妇女80例,年龄不小于50岁。排除标准:(1)继发性骨质疏松;(2)影响骨代谢疾病;(3)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4)存在重大外伤史。按照椎体是否骨折以及骨折部位,经双能X 线骨密度仪检测后分组:无椎体骨折组47例,其中正常骨量5例,低骨量16例,骨质疏松24例,严重骨质疏松2例;胸椎骨折组11例,其中正常骨量1例,低骨量2例,骨质疏松5例,严重骨质疏松3例;腰椎骨折组13例,其中低骨量5例,骨质疏松6例,严重骨质疏松2例;胸腰椎骨折组9例,其中低骨量1例,骨质疏松7例,严重骨质疏松1例。
1.2 方法 通过分析患者年龄、身高、绝经年龄、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以双能X 线吸收法(DXA)对患者腰椎L1~L4 后前位、股骨颈、全髋骨密度(BMD)、T 值进行测量。采用脊椎成像软件、形态测量软件对椎体是否发生骨折进行判断[3],依据患者椎体高度改变值,同时参考骨折椎体形态进行分型。若BMD 与同种族、同健康成年人的差值在1个标准差内为正常,在2.5个标准差内为低骨量,等同或超过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患者合并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4]。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Logistic 多元回归对椎体脆性骨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相对风险度通过危险度比值(OR)的95%CI表示。
2 结 果
2.1 脊椎脆性骨折与骨密度关联性分析 正常骨量6例中骨折1例(16.67%),低骨量24例中骨折8例(33.33%),骨质疏松42例中骨折18例(42.86%),其中严重骨质疏松8例,提示骨密度越低患者发生椎体骨折的风险性越高。无椎体骨折组骨密度、T 值高于胸椎骨折组、胸腰椎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椎体骨折组骨密度、T值与腰椎骨折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骨密度、T 值检测值比较
2.2 绝经后妇女脊椎脆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妇女发生脊椎脆性骨折的影响腰椎T 值因素为年龄、髋部密度、髋部T 值及腰椎T 值。见表2。
表2 绝经后妇女脊椎脆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骨密度越低患者发生椎体骨折的风险性越高,但骨量正常者也存在椎体骨折的可能。若单纯检测患者骨密度而未检查椎体骨折情况,低骨量、正常骨量患者的椎体骨折可能面临较高的漏诊风险[5-6]。此外,本研究中无椎体骨折患者的骨密度、T 值均高于胸椎骨折、胸腰椎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椎体骨折患者的骨密度、T 值与腰椎骨折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不同部位椎体骨折与骨密度、T 值的关联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若骨密度、T 值较低,可以提高对胸椎骨折、胸腰椎骨折预测的有效性[7-9]。
本研究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以及髋部骨密度、T 值为绝经后妇女脊椎脆性骨折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加,人体骨密度逐渐降低,同时对骨转换以及脂肪/肌肉比值造成影响,导致椎体发生生理化老化,易发生脆性骨折[10-12]。全髋骨密度、T 值下降是引发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13]。有学者认为患者绝经年限、生育次数、脂肪/肌肉比值、哺乳时间以及雌激素水平等与发生椎体脆性骨折的风险有关,但目前尚未完全证实,需多加关注[14]。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绝经后妇女骨密度、T 值有助于预测是否存在胸椎、胸腰椎椎体脆性骨折的风险,而影响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的因素主要为年龄增加及髋部骨密度、T 值下降,需要高度重视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