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诊断及治疗的现状分析
2020-12-02蒋颖张兴博李海沅丘彬彬
蒋颖 张兴博 李海沅 丘彬彬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3)
血管性痴呆患者由于不同的病因引起了脑血管病变,从而影响到大脑供应,并由此到熬制了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人数占到老年痴呆患者的15%。我们要重视这一类患者的病情诊断,防止误诊,并给予有效治疗。
1.血管性痴呆的标准和相关概念
目前,在血管性痴呆(VaD)有国际上认可的四种诊断标准,其包括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疾病国际分类第十版、阿尔兹海默症诊断及治疗中心标准,以及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提出的NINDS-AIREN 标准。而上述这些标准都有三个主要诊断步骤。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有痴呆,其次关注是否有脑血管病,最后则是确认痴呆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联。
在现在的诊断上,依然存在局限性,而有学者提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其需要对患者进行如下评估[1]。首先则是认知症状主诉、血管性危险性评价、患者神经心理评测以及脑影像学检查结果。而在血管危险性因素上则是指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在脑血管疾病病变上则有慢性脑缺血、白质疏松等。认知障碍也可以分为轻度认知障碍和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血管性认知障碍。
从病变部位上看,也可以分为皮质型、皮质下型以及关键部位型。在最新的诊断标准上,提出了以下观点。认知障碍的确定包括两个条件,认知障碍主诉和认知缺陷测试证据。而血管疾病则是认知缺陷的突出,但是非唯一病因。
2.血管性痴呆的检查策略和进展
该疾病的诊断不仅仅涉及到病史、体格,也包括使用影像学技术、分子生物技术来进行辅助检查。
2.1 影像学诊断
神经影像学诊断对病情的准确性判断具有重要性。缺乏神经影像学诊断,则会忽略脑白质病变、静息性脑梗死,从而导致误诊。
在影像技术中,最为常见的则是CT 和MRI 诊断,其可以针对腔隙性梗死、脑白质高信号、静息性梗死进行反馈。而血管性痴呆则多有脑裂增宽、关键区域梗死等混合表现。在NINDSAIREN 标准中则包括:一个关键部位梗死、多个大血管性脑卒中等。而MRI 诊断多有显示脑白质高信号,但是血管性痴呆则为皮质下广泛的白质高信号。
新技术中,则包括弥散张量成像,即一种非侵袭性的MRI 技术,其能够识别CT 和MRI 无法检测出的脑微观结构的变化,能够将血管性痴呆与传统痴呆进行区分。除此之外,还有磁敏感加权成像,脑微出血则是小血管常见情况,而传统的影像技术难以做出微出血诊断,而S W I 则可以对极少量出血产生磁敏感反应,更加清晰的显示病灶部位和数量。血管性痴呆则在皮质、皮质下有微出血情况,我们必须做好全面的监测。与此同时,我们还有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作为检测方式,其比T2W I 有更高的敏感性,能够针对W M L 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显示。也有学者提出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进行分析,其能够针对单纯皮质下、卒中后痴呆进行明确的诊断[2]。
2.2 分子生物学诊断
血管性痴呆属于病因发生学上的异质性疾病,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现阶段,我们是使用Tau 蛋白联合Aβ 指标连进行病情的辨别。脑脊液中,总T au 升高,Aβ42 降低,多见于AD性病引起的痴呆。而Tau 蛋白水平中度升高,Aβ40 降低,则属于血管性痴呆[3]。也有学者提出,血清微小核糖核酸则可以区分痴呆和血管性痴呆。
2.3 遗传性基因诊断
该方式更加注重在家族性综合征上的应用。研究表明,19号染色体上的Notch3 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疾病,这也成为了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潜在发病机制。而与该疾病相关的有6 个多态性基因,但是在研究中只有2 个与血管性痴呆有明显的关联。
3.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及其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针对原发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以及促进脑功能恢复。在治疗中以防治卒中,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为主,加强对患者的症状改善和康复。
3.1 Ach E 抑制剂
Ach E 抑制剂则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集中在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和卡巴拉丁三种药物。其可以作为长期治疗药物。有学者在研究中表现出,多奈哌齐、加兰他敏能够提升ADAS-cog分数,而在MMSE 量表的减分上并不明显,而卡巴拉丁在血管性痴呆的证据不足。在治疗过程中则由于服用剂量不同、认知功能损害差异,结果显示不能全面统计。
3.2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则能够保护神经功能,防止神经元遭到脑缺血引起的兴奋毒性损伤,即降低谷氨酸毒性。在药剂上则为美金刚,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患者因从小,但是也会出现不良反应。
3.3 丁苯酞
丁苯酞螺治疗中轻度缺血性脑卒中,对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在实验中,患者病情改善效果好,针对整体功能、认知功能有明显提升,且具有安全性和耐受性,可以成为推荐药物。
3.4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中,本文重点西洛他唑,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在大鼠实验中,使用这一治疗措施能够防止记忆功能衰退,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但是,在评价分析中,患者的MMSE 评分无明显改善,治疗疗效需要进一步研讨。
4.结语
血管性痴呆患的病理基础性质、部位和严重性均会存在差异。目前,在诊断上缺乏内部的一致性,而检测方式则包括神经影像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基因组学等。在治疗中,则以AchE 抑制剂为胰腺药物,能够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