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5例结果分析
2020-12-02杨义明侯兴赏张媛段吉波
杨义明 侯兴赏 张媛 段吉波
(德宏州人民医院普外科 云南 芒市 678400)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手术方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由最初的尝试、争议,到不断的规范,其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并且患者乐意接受,在基层医院也得到广泛开展[1]。现将我科本组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45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诊治情况和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及临床表现 本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3岁;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19例,主诉右下腹疼痛15例,主诉全腹疼痛(下腹明显)11例,发病时间最短7小时,最长79小时;查体仅有右下腹压痛5例,有右下腹或下腹部局限性腹膜炎29例,弥漫性腹膜炎11例。
1.2 辅助检查
全组45例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41例;45例均行腹部B超检查,检查提示右下腹条形低回声39例;37例行腹部CT检查,检查提示发现阑尾肿大、周围有渗出30例(同时提示考虑阑尾有粪石的9例)。
1.3 手术方法
全组45例拟诊为急性阑尾炎,均急诊行腹腔镜下手术,手术主要步骤及要点:①选择脐上或脐下1cm切口,开放式方法创建第一观察孔,该方法直视下分层切开腹壁各层进入腹腔,较为安全,腹腔镜检查确定进入腹腔后,经戳卡孔注气,使腹腔压力维持在13mmHg左右,腹腔镜进入腹腔探查排外副损伤后,于脐与耻骨联合中点处,及麦氏点上方平脐处,直视下分别进入5mm操作戳卡,完成观查孔和操作孔建立;②调整体位为头低足高10°~30°,并向左倾斜10°~30°位,寻找到阑尾,探查阑尾炎症的严重程度及阑尾位置;③阑尾系膜的处理方法:于阑尾根部处分离出阑尾系膜,用4号丝线结扎近心端系膜,于结扎线远端用电刀烧灼断系膜;如阑尾与周围粘连,可予电刀先分离开粘连,距阑尾稍远端处,先予血管钳钳夹处阑尾系膜稍远端电凝后,类似一防波堤,再紧贴阑尾用电凝烧灼阑尾系膜,直至阑尾根部;④阑尾根部处理方法:距盲肠约0.5cm处用圈套器结扎阑尾根部,可套扎两道,注意套扎力度的把握,勿太用力,避免将阑尾根部切割断,于套扎线远端0.5cm处将阑尾切断,如阑尾与周围粘连,尖端不能显露,需行逆行阑尾切除术,分离出阑尾根部后,用丝线结扎阑尾根部后,将阑尾切断后,再处理阑尾系膜及周围粘连;如阑尾根部穿孔,可予采用间断或8字缝合方法缝合阑尾根部;⑤阑尾标本取出方法:先将标本袋袋口用7号丝线结扎,于腹腔外牵引,标本袋经观察孔放入腹腔,经观察孔置入腹腔镜,将阑尾放入标本袋内,退出腹腔镜,向腹腔外牵引标本袋结扎线,将观察戳卡及标本袋连同阑尾取出腹腔;⑥腹腔内有积脓,吸尽积脓后,给予用盐水冲洗腹腔后,于盆底留置一引流管,经右下腹戳卡孔引出;⑦5mm操作戳卡孔仅缝合皮肤即可,1cm观查戳卡孔需先将切开的腹膜和腹白线缝合后,再缝合皮肤。
2.结果
全组45例中术中明确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1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其中3例阑尾为继发性炎症改变);45例中2例中转开腹,1例为回肠憩室穿孔,阑尾为继发性炎症改变,给予行右下腹另行一小切口,行回肠憩室切除、回肠修补及阑尾切除术,1例腹腔镜下见盲肠壁上炎性包块,未能见到阑尾,给予中转开腹,明确为浆膜下阑尾,给予将阑尾分离后切除;余43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手术,其中有两例术中发现为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输卵管积脓1例,阑尾为继发性炎症改变,该两例术中请妇科医生会诊后,给予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切除术、积脓输卵管切除术,之后我科给予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留置腹腔引流管11例;术后3例出现戳卡孔感染,余无出血、肠瘘、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5天;术后随访5个月~24个月,无肠粘连、肠梗阻、切口疝、阑尾残株炎等并发症发生。
3.讨论
3.1 诊断方法
首先需仔细询问病史,典型急性阑尾炎多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但部分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右下腹疼痛,或表现为腹部广泛疼痛;查体右下腹有固定压痛,如病情进展,可出现局限性腹膜炎或弥漫性腹膜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多升高;B超检查较为方便,可鉴别排外其它疾病,对本病诊断很有帮助;CT检查更为直观,如CT影像发现阑尾肿大、阑尾周围渗出、阑尾粪石,则多考虑此病。
3.2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优势和经验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腹腔镜技术在阑尾切除手术中亦得到了广泛应用[2],结合本组病例,探讨该术式优势及经验如下:①患者腹壁切口小、创伤小,一般仅一个1cm观察孔和两个5mm操作孔,术中对一些位置异常的阑尾,如高位或盆位阑尾,处理起来较开腹手术影响小,不必像开腹手术有时需延长较长的切口;取阑尾标本时采用标本袋线尾外置,经观察孔取出装有阑尾的标本袋,减少戳卡孔污染,1cm观察戳卡孔需先将切开的腹膜和腹白线缝合后,再缝合皮肤,避免术后戳卡疝形成,5mm操作孔仅缝合皮肤即可,缝合方便。术后切口感染率显降低,即使是复杂阑尾炎,肥胖和糖尿病病人术后也很少出现切口感染[3],本组仅3例出现戳卡孔感染,短期换药后伤口愈合;②腹腔镜同时具备了诊断和治疗的双重功能,有利于术中探查更加充分,还可以帮助发现阑尾以外的病灶,从而减少漏诊和误诊事件的发生[4],腹腔镜术中视野清晰开阔,对一些术中探查发现急性阑尾炎诊断有疑问的病人,可行腹腔全面探查,明确病因病变后,如腹腔镜下可以处理,则腔镜下给予处理,如腹腔镜下处理困难,则果断中转开腹,中转开腹并非意味着手术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及时中转开腹是明智的选择[5],此时可选择于靠近病变处行一较小的切口中转开腹,无需像常规开腹手术,需延长较大切口;本组中转开腹两例,1例为回肠憩室穿孔,1例为浆膜下阑尾,均给予中转开腹处理;另本组中有两例术中发现为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输卵管积脓1例,阑尾为继发性炎症改变,术中请妇科医生会诊后,在腹腔镜下完成病变处理;③如术中发现阑尾穿孔,腹腔积脓较多,给予吸引和冲洗之后,最好于盆底留置一腹腔引流管,经右下腹穿刺孔引出引流管,以利于术后将腹腔残余脓液及炎性渗液引出,减少术后腹腔脓肿行成,而在腹腔镜下冲洗和留置腹腔引流管较为直观和方便;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对肠管的干扰较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肠粘连情况较少出现,患者住院时间短,本组平均住院5天,随访无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是安全可行的,它在全面开阔的视野、有效的全腹探查、准确的术中诊断、阴性阑尾切除风险的降低、术后良好而快速的恢复、切口的美容效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6],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