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耳蜗植入对语前聋患儿听觉言语康复和声调的影响

2020-12-02王娜娜刘华申卫东延青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耳蜗声调耳聋

王娜娜 刘华 申卫东 延青

听力损失是我国最常见的感觉器官残疾,每年以2~3万人的数量增长[1]。听力损失不仅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影响患儿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学习交流能力,导致语言功能发育不良甚至发育停滞[2]。人工耳蜗植入术(CI)是一项利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中的仿生技术[3]。绕过已损伤的耳蜗毛细胞,将声波信号转换为微电流信号,传导并刺激听神经形成听觉。CI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耳聋的有效方法之一[4-6]。本研究通过对CI术后语前聋患儿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探究CI技术对患儿听觉康复和声调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9年3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301)耳鼻咽喉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儿,共80例。其中男童50例(62.50%),女童30例(37.50%),植入年龄为2~8岁,平均植入年龄6.15±1.24岁。根据年龄分为两组,2~4岁组47例,男28例,女19例;34例不明原因的先天性耳聋,11例为内耳畸形,2例为家族遗传性耳聋。>4岁组33例,男20例,女13例;,26例不明原因的先天性耳聋,6例为内耳畸形,1例为家族遗传性耳聋。两组的性别、语前聋原因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语前聋诊断标准[7],均为感音性耳聋,脑MRI平扫显示无颅内实质性病变;②有CI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且CI手术成功;③年龄≥2岁;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术后出现皮下血肿、面瘫等并发症;②无电极脱落;③有智力障碍或精神疾病。选择康复模式和家庭经济状况相似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术后1个月进行开机并调试,随访时间为1年。术后进行听觉理解及言语表达能力相关康复训练。在开机前、康复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由患儿密切接触者填写听觉行为分级(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IR)量表评估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主观声调测评。

1.3 效果评价

1.3.1 听觉语言康复效果评估 听觉行为分级(CAP)量表[8]评分等级为0~7分,共8级。反应患儿日常生活中的听觉能力,等级越低,听觉能力越差。言语可懂度分级(SIR)量表[9]评分等级为1~5分,共5级。评估患儿语言产生能力,等级越低,语言能力越差。

1.3.2 声调测试 参考刘博[10]等编制的言语噪声下汉语普通话声调测试系统,制定本研究词汇表。选择10个单音词(bai、di、tan、fei、guo、hu、liu、ma、qu、she),每个音节配4种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组成日常常用的40个单音节词。术后第6个月进行第一次测试,>6岁者自行朗读,2~6岁者可随测试人员跟读(测试人员由广播台2名女播音员组成,经过多次训练达到发音标准)。四声间各时长<5 ms,测试时间为10 min。术后第12个月进行第二次测试,测评方法与第一次相同。两次测试均录音后(删除测试人员读音)再打乱播放,由测评小组(患儿家属、临床医师、护士组成,共5人)进行评议,每个音调读音正确的评议结果以≥2人为准。统计每个声调读音的正确率。正确率=正确发音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不同阶段听觉语言康复效果

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患儿在术后CAP和SIR评分逐渐提高,CAP评分在术后12个月提升最快,SIR评分在术后9个月提升最快,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1。

2.2 声调测试结果

结果显示,两个年龄段的患儿均在二声和三声时出错率高,其中2~4岁组在第一次测评时三声正确率为0,与第一次测评相比,患儿在第二次测评时各音调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岁以上组患儿在第二次测评时各声调的正确率有升高,但是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岁组患儿各声调正确率的提升水平上显著优于4岁以上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儿不同阶段听觉语言康复效果

表2 患儿第一次和第二次声调测试结果(例,%)

3 讨论

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deafnes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听力障碍疾病原因之一,该病根据患儿的年龄和术前语言发育情况分为语前聋和语后聋。语前聋主要由于遗传、感染、损伤等因素造成[11]。人工耳蜗植入术(CI)是治疗重度以上耳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12]。研究表明,语前聋患儿最佳治疗时间是12个月至5周岁[13]。为了避免后期评估偏倚,笔者选择植入年龄为2~8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采用CAP量表和SIR量表进行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这两种量表均是由患儿密切接触者进行填写,对患儿情况作客观评价。其中,CAP反映患儿日常生活听力反应能力的表现水平,可真实体现患者术后听力恢复情况[14]。SIR反映患儿生活中表达的语言能否被他人理解的能力水平,即语言的清晰度[15]。本研究结果显示,患儿在术后CAP和SIR评分逐渐提高,CAP评分在术后12个月提升最快,SIR评分在术后9个月提升最快。语前聋患儿的语言基础几乎为零,CI术后重建听觉反射。对于1~3岁的患儿大脑可塑性最强,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Jung 等[16]研究表明,患儿在CI术后一年内语言可懂度明显提高,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并且随时间延长,仍有上升趋势。这表明长期的术后语言训练是扩大康复效果的有效途径。

语前聋患儿由于听力丧失,无法发展其语言能力,在CI术后为评估其语言发展能力水平,本研究采用主观测评法进行声调测试。结果显示,两个年龄段的患儿均在二声和三声时出错率高,其中2~4岁组在第一次测评时三声正确率为0。通常情况下,健听儿童在1岁10个月左右习得一声和四声,二声在2岁3个月左右稳定,三声在2岁3个月后稳定[17]。但听障儿童由于听力干预的时间差异,习得时间稍晚。干预时间越早,患儿的声调发展越好。四声声调属于超语段部分,与患儿的听辨情况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在低频带。因此,对于术后患儿应该多练习起伏音,即声调差异较大、变化明显的词汇和句子。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2~4岁组患儿在各声调正确率的提升水平上明显优于4岁以上组。相关研究[18]结果表明,人工耳蜗植入年龄越小,语言能力恢复潜力越大,这可能是由于低龄患儿正处于大脑皮层发育的关键时期,听觉通路可塑性强,CI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语言潜能。早期进行语言干预能够获得较大的收益,有利于改善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

总之,CI术后的语前聋患儿,听觉言语能力和声调发音能力逐步得到改善,在术后9~12个月进步明显,患儿可通过听觉反馈矫正自我发音。低龄儿童的语言认知和表达水平明显较高,因此早期干预是最佳选择。

猜你喜欢

耳蜗声调耳聋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