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望长效治疗艾滋病的候选药诞生

2020-12-02

医药前沿 2020年24期
关键词:衣壳逆转录载量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一项最新药物发现,美国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种全新的长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展现出治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潜力。初步临床研究显示,HIV 感染者单剂注射这种药物后,体内的病毒载量减少了,并且药物在注射6 个多月后在体内仍保持活性。

现阶段,全人类针对艾滋病(AIDS)的治疗主要依赖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V 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逆转录过程是在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而人类采取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正是将HIV 感染从一种致命的疾病转化成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不过,这也意味着艾滋病病人需要每天注射药物,对其产生依赖,并有可能导致抗药性HIV 的产生,严重削弱治疗效果。研究认为,需要新的长效药物,使那些体内含HIV 耐药株的患者有更多的治疗选择,也有助于患者坚持治疗方案。

此次,美国加州的科学家斯蒂芬·杨特及其同事,描述了他们研发的一种名为“GS-6207”的小分子,“GS-6207”可以破坏HIV“衣壳”——包裹病毒基因组的蛋白质外壳。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设计出了“GS-6207”,使之与病毒衣壳蛋白紧密结合,从而干扰病毒复制。

研究团队发现,在实验中,“GS-6207”表现出对多个HIV 毒株的有效活性,并能和已获批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协同作用,使之成为联合疗法的一个理想补充。

根据一项包含40 名健康个体的临床研究,“GS-6207”通过注射给药整体是安全的,耐受良好,而且在注射6 个多月后仍在体内保持活性。

团队后续在32 名感染了HIV-1 但未治疗的病人中开展了1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治疗9天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减少了(但并未完全清除)。

大部分用于治疗HIV 的小分子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通过干扰病毒酶发挥作用,但是此次的最新发现支持通过靶向病毒衣壳蛋白来治疗HIV 感染。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小分子不需要频繁给药,因此有可能成为预防风险群体感染HIV 的候选药物,这一点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展开进一步测试。

猜你喜欢

衣壳逆转录载量
腺相关病毒衣壳蛋白修饰的研究进展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影响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病毒如何与人类共进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秘密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高致病性PRRSV JL-04/12株核衣壳蛋白的表达与抗原性分析
高中生物教材中几个疑难点的解读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肾移植及胰肾联合移植患者短暂/持续BK病毒血症对远期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