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竹泪》艺术特征与演唱探析

2020-12-02邢可欣河南大学

黄河之声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斑竹字头咬字

◎ 邢可欣 (河南大学)

《斑竹泪》是由孟勇作曲,肖正民作词的一首民族声乐作品,曾获得第三届“金钟奖”声乐作品奖。它的旋律优美动听,深受听众喜爱,并用于专业院校声乐教材中作为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作品之一。作者运用了中国民族声乐中所包含的歌唱技巧以及发声方法,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

一、《斑竹泪》的创作背景

这首作品是孟勇老师寄身于湖南君山时所创作的歌曲,本曲以湘昆音乐为创作素材,并借鉴了湖南民歌《洞庭渔歌》以及花鼓戏的音调,饱含了湘楚音乐的元素。《斑竹泪》根据“炎帝舜帝葬长沙,双妃寻夫斑竹泪”的典故,通过借用这样一段被大家所熟知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使得歌曲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同时运用歌词与音乐所渲染的悲伤氛围,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让歌者与作品间形成了强大的情感共鸣,从而带给听众心灵上的强烈冲击。

二、《斑竹泪》的作品分析

(一)词的语言特征

歌词以“斑竹泪”的神话故事进行展开讲述,“斑竹”又名“湘妃竹”,是两位妃子的眼泪洒在竹子上形成的,二妃随后为夫跳进湘江,故名“湘妃竹”。歌词从第三人称出发,前半部分用来叙述整个故事所发生的事情,后半部分则用来抒情。前半部分的主要是回忆,歌词基本是七言短句,并巧妙的结合了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翠微”等词韵,后半段完全是情感的宣泄,运用了类似于宋词“三三五”的排列方式以及陆游之《钗凤头》中的“东风恶,欢情薄”等,富有诗意的同时也将情感也推向了高潮,将这段至死不渝的爱情书写的凄美动人。

(二)曲的地方特色

在《斑竹泪》具有湘昆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湘昆音乐的前身是昆曲,原名昆山腔,是昆山地区的一种土戏。在唱法上注重咬字、过腔、收音,并强调“依字行腔,腔随字走”,直到明万历年间传入湖南,与民族民间音乐、当地语言、传统声腔、审美情趣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别有风味的昆曲派系——湘昆。《斑竹泪》的音域是从c1到c3,运用了湘昆唱腔中音域较宽的特点。龚琳娜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还运用了类似于苗族飞歌的唱法如“长天黑,大地倾”,使用真声色彩比重偏多的混合声来唱。同时有的部分也融入了传统戏曲青衣、花旦的假声演唱方法,比如“泪飞如水泼”,与前面的比重浓厚真声色彩形成一定的对比,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二妃万分悲痛、荡气回肠的情形。

三、《斑竹泪》的演唱探析

(一)作品中情感与字声的关系

“字”是歌唱的语言,语言是艺术表现形式中最为直接的手段和表达形式。音乐本身如果脱离了歌词,那么它就变得很抽象、不明确,但它与咬字紧密结合后情感的表达就会更加清晰和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因此,我们要做到将字与声结合起来。许多人在演唱意大利作品时能够轻松的实现歌唱语言与声音的统一,而演唱中国作品时却发现声音的圆润与发音的清晰不易统一。所以要想更好的做到歌唱语言与声音的统一,要以保持“u通道”为基础做到以下几点:(1)夸张字头;(2)字头咬完,快速释放,从而避免声音粘在嘴上;(3)归韵要把握好时机,不能过早过死。

我国汉语共包含有三个要素——声、韵、调,“声”指声母,“韵”指韵母,“调”指四声。这首作品是先谱曲后填词,所以肖正民老师在创作歌词时,巧妙的运用了歌词的平仄规律,“平”指直,“仄”指曲折。将歌词声调的抑扬与旋律音调的起伏相统一。

根据平仄规律,中国古代汉语可以分为四种音调,除了一声为平声外,其余三个音调均称为仄声。比如《斑竹泪》的第一句“山重重”的第二个“重”字巧妙的使用了小二度加上附点,目的是为了将节奏延展,犹如一条抛物线,从而形象的展现了君山的形态。声调与“山(一声)重(二声)重(轻声)”与音符从高到低的起伏感相结合,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了行走在山间而望不到尽头的层层山峰,蜿蜒盘旋。

与此同时,肖正民老师还运用了戏曲当中“十三辙”的咬字规律和四呼五音②的发音方法。要想准确的咬字就要唱好字的“字头、字腹、字尾”部分,其中“五音”就是每个字的字头,有句俗话:“出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他的意思是只有吐字规范了,才能够打动人。四呼是指发音时的不同口形,即字腹(韵母),也有句俗话:“腔变音不变”,意思是运腔时需要保持一定的口形来使音唱准,听起来才更加自然舒服。如:每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字“茫(máng)、长(cháng)、方(fāng)”等均采用了“十三辙”中的“江阳辙”,因要归于后鼻音,所以比较难运用,在演唱时也要有意区分开前鼻音与后鼻音,不能够将后鼻音唱成前鼻音,从而导致咬字不准确。在字尾归韵时,也要特别注意演唱前面的字腹要摆好喉位、吸开通道如:“光”需要在唱到字腹“u”时打开腔体、建立通道,从而归韵到“ang”。这样听起来共鸣感会更强。

在第二乐段中出现了如:“微(wēi)、晖(huī)、随(suí)、归(guī)”,它们的韵脚是ei和ui,属于“十三辙”中的“灰堆辙”。那么在归韵的时候,就不能将“ei、ui”紧紧咬死,而更要注意共鸣的释放,这样听众听起来会更加的自然、饱满、热情。另外,在演唱这一段时,收音要收的短小、干净,使听者听起来充满活力。

(二)演唱中多种润腔技巧的运用

润腔技巧是演唱过程中的一种装饰旋律的方式,是我国在演唱技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体现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我发现中国人对音乐的审美习惯总是与演唱者的“声、情、字、味”密不可分,要想在演唱过程中达到“声、情、字、味”的相辅相成,那么“润腔”技巧的运用则起到了中间桥梁性的重要作用。

1.顿腔。顿腔也称为断腔、顿音。目的是为了,演唱顿腔时,要声断气不断,气断情不断,把每个字都交代清楚,顿的短而轻巧,音符唱的真切实在,使唱腔达到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比如第一段中的“赫赫名,纤纤手,比翼共翱翔。”在三处休止的地方,做出顿腔的处理。在第一第二处时,可以类似于说一样的将它表现出来,在第三处时可以在“翱”字之前做一个偷气的处理使声音被打断,从而使音乐听起来柔中带刚。

2.哭腔。哭腔是润腔技巧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是类似于哭泣时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以此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是一种感人肺腑的唱法,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如《斑竹泪》第三段的“帝驾崩...散魂魄”与前面一段正好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情绪由喜悦转为悲伤。所以在“崩,惊,魄”字时要带着激动情绪,加大气息共鸣腔体的运用,通过哭腔演唱出来。

3.喷口。它是在歌唱或话白中,每个字的字头,发音相对比较重,依靠唇、齿、舌、牙的力量,将声音有力地喷出来。如第二段中的最后一句“夜不归”的“不”字和“帝驾崩”的“崩”字就采用了喷口的技巧。是前一句“夜不归”的强调、突出及情感的递进。

(三)演唱中情感的变化处理

演唱的作品要想打动观众,要做到“声情并茂,以情带声”,就是通过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来推动声音,这样的声音可谓是动人的、有灵魂的。《斑竹泪》这首作品情感起伏较大,需要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有着准确的把握。

第一段的速度是62拍/分钟,为自由的慢板,旋律舒缓,描写了风景如画的湘西,呈现了舜帝与两位妃子游山玩水、相偎相依、幸福恩爱的景象。在演唱这一段时,不能够愁眉苦脸,也不是喜气洋洋,而是平和的、安静的去诉说这美丽的景色和幸福美满的爱情。

第二段是喜庆的快板,为96拍/分钟的速度,描述了舜帝去到南方,看到这里热闹、安逸的好景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在演唱这一段时,要欢快、活泼的去表现,把喜悦的心情唱出来。音色要明亮起来,气息不能太僵、太死,要灵活起来,这样声音才会更加灵动、轻巧。由于换气的地方并不是一个小节一换气,所以为了歌曲的连贯性,我们在换气的时候尽量要快速换气,咬字也要清晰、快速、轻巧,不能拖泥带水。而本段末处,用重复的“夜不归”,为下一段的情感的基调做出铺垫,速度要突慢,使情感得到酝酿,语气要比前一个“夜不归”更为强烈。

第三段的表情术语为“哭泣地”,速度是50拍/分钟,为慢板。进入到了相对悲伤和沉重的感觉,所以演唱者的情绪也要随之变的低沉下来,相对于上一段而言,韵母要拉长,字头要缩短,共鸣也要随之释放开来。到“帝驾崩,二妃惊”时,要将二位妃子的悲痛与惊慌失措的情感表达出来。最后的“哎哎哎,散魂魄”要强力度的去表现,那么气息就要加强,声音要更加饱满的释放出来,将这段撕心裂肺的痛毫无保留的展现给观众,并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四段的表情术语是“悲痛地”,散板,速度达到176拍/分钟,是典型的紧打慢唱。把两位妃子失去丈夫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表现出来。声音不能单薄,气息要有足够的支持,喷口的运用也要强烈。“洞庭阻,君山隔”要在强拍的地方换气,用近乎泣不成声的语气来唱。

最后一段,旋律层层递进,情感的表达也得到了升华,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的层次,是对爱情的歌颂,这时速度变为52拍/分钟,最后的“千年事...悲歌天地和”是对这段爱情的歌颂,前面声音要弱一些,如歌如诉,到了“和”字时,达到全曲最高点,歌者要突然兴奋起来,情感要一下子爆发出来,声音强而有力,使听众听完后激情澎湃。

结 语

毕业论文是本科阶段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通过对孟勇声乐作品《斑竹泪》的创作特色及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广泛地讨论与研究,并充分结合孟勇对民族声乐的创作特点来分析作品。以及在声乐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如何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如何全方位的去把握一部作品,从而成为一名素质全面的歌者。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从论文的选题到查阅各种资料,都使我各方面能力在不断提高,希望这次的经历能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猜你喜欢

斑竹字头咬字
第六讲 横折弯、三点水、人字头的写法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九嶷山新发现一片斑竹林
走过斑竹丛丛处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过旧地
“家”字的写法
《羊字头》教学设计
“家”字的写法
“斑竹”,凭什么删我的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