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在美术课堂中的绽放
2020-12-02福建省福清市滨江小学何细梅
福建省福清市滨江小学 何细梅
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以“可视性”为主的艺术,核心理念为“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基于当前的教育思维,小学美术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过程,以贴近生活且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完成对美术艺术创作的教学及欣赏。在此期间,除了视觉层面产生的享受之外,师生还应注意对“好声音”的发掘。
一、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好声音”感悟式教学法与小学美术课堂的契合度分析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界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提出了STEAM新型教学模式。STEAM 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 艺 术(Arts)、 数学(Mathematics),STEAM 模式将所有学科融合为一个整体,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科之间的壁垒,以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无论是绘画过程还是赏析自然界之中的“美”,美术带给人的第一印象在于通过视觉功能进行观察。换言之,赏析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无法脱离“看”的限制。罗恩菲德在《创造于心智的成长》中指出:“在艺术的教育中,艺术仅仅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其本身并非最终目标”。结合STEAM 模式加以解读,得出的结论是: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在人们“创造美”的过程中,使自身具备更多的创造力。而此种创造力本身以何种方式具体呈现,将来会应用何处,并不应该受到形式的限制,教师只需注重应用方向是否与道德法律一致即可。也就是说,艺术本身并无界限,视觉、听觉、触觉所接触到的“美”,并非全貌,而是“美”本身在相应层面的具体展现,被相应的感知渠道所发掘。比如在赏析一幅艺术作品时,尽管其处于静态,观察者仅仅依靠视觉功能,即可窥得全貌,但若发散思维,巧妙运用听觉功能,与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时代乃至创作者精神层面的交汇,并非不可能。
综合而言,在静态的艺术作品中,尽量探寻动态元素,特别是围绕思维的拔节声、绘画的下笔声、心灵层面的渴望声等开展教学工作,能够极大地丰富小学美术课堂,使孩子进一步贴近艺术、感悟艺术,最终创造艺术。此种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展现了我国教育体系的人文底蕴、辩证科学精神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高度贴合,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二、“好声音”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绽放方式
(一)轻柔舒缓的辅助音乐与美术作品创作或赏析相结合
小学生年龄较小,涉及感悟时,教师应该注重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比如:结合课本中“妈妈的节日”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将轻柔舒缓的辅助音乐与美术创作或赏析过程相结合,通过多元刺激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艺术表现形式散发出的魅力。
设计一:引导学生回想与“妈妈的节日”有关的内容。孩子能够脱口而出“母亲节”“妇女节”。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回顾在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的具体行为,完成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热。
设计二:学生发散思维,找寻与母爱有关的美术作品,并进行欣赏。在此期间,教师应分两步走,其一,对一些画作进行赏析,如母亲为女儿梳头的作品、母亲抱着孩子行走在田间的作品等,使学生将自己记忆中的画面与美术作品相结合,逐步加深体会;其二,赏析完画作后,拉回视线,集中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以及水墨画上。其中,唐代诗人孟郊所著的名篇《游子吟》脍炙人口,几乎所有学生都会脱口而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至此,常规引导的过程全部完成。
设计三:在赏析美术作品时,配以轻柔、舒缓又具备深厚含义的音乐,使学生同时收获来自视觉、听觉方面的体验,从心灵层面提升对母爱的感悟。比如著名作曲人鲍比达先生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中,以《游子吟》为词,谱写了一首兼具母子小爱与家国情怀大爱的作品。教师可以在学生欣赏画卷时播放这首契合度较高的音乐作品,该首作品共分为三个有词乐章,第一乐章由鲍比达演唱,其沧桑的表达,仿佛在诉说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均为8 ~15 岁的青少年演奏,在他们清脆、稚嫩嗓音的演绎下,将游子的身份带入孟郊本人,带入眼前的每一幅画卷中,使静态、定格的画面在学生的眼中、心中呈现出动态。
设计四:鲍比达创作的《游子吟》,其高明之处在于不同乐章之间完全通过乐器的叠加,使作品蕴含的情怀提升至新的高度。比如在第一、第二乐章之间,存在维持数十秒的同一旋律四重奏,涉及古筝、长笛、小提琴、钢琴。首先,古筝的声音清脆,仿佛处于懵懂状态的孩子,在母亲面前撒“欢”;其次,长笛的声音略有成熟,好像诉说孩子已经成长为少年,其中的欢快元素,代表母亲的欣慰;再次,小提琴略显厚重,体现着随着孩子的成熟,母亲不可避免地衰老,但母爱只会越来越重;最后,钢琴的大气,将母爱升格,上升至家国情怀的高度,整首音乐作品与以母爱为题的画卷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能够使学生内心深处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初步感知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二)感悟思维拔节声,体会绘画下笔声,探索心灵渴望声
美术教学多元化,要求美术课堂教学具备更多的趣味性。
第一,思维层面的拔节声音。声音具备动态性,其产生源头为物体因多种原因发生振动。如果这一过程不存在,原则上,声音也不会产生。但声音又具备相对性,甚至是色彩性,故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美术作品中的静态元素进行解析,找出可能潜藏声音之处。实际上,发散思维的过程,正是求之不得的思维拔节过程。比如:在“画声音”的教学章节中,很多学生将视线集中在自然界,如绿色的树叶、透明的溪流、白色的雪花。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仿佛置身于特定的场景,感受树叶晃动、溪水流动、雪花飘动产生的声音。此外,一些学生还会脑洞大开,如带有抽象色彩的“黑色声音”,画面可以由两幅插图组成,第一幅:一家人围聚在桌前,享受晚餐,伴有欢声笑语;第二幅:漆黑一片。因为停电的原因,打乱了之前的画面,具体的声音,由观者自行脑补。基于此种逻辑,“黑色的声音”确实存在,但更加精彩的声音是学生的思维拔节音。
第二,绘画过程的下笔声。思维拔节声具备一定的抽象性,且较为虚无缥缈。与之相比,在绘画过程中,画笔与画纸之间因频繁的接触而产生的“沙沙”声,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力量。比如运用铅笔对人物肖像进行素描时,每一笔划过画纸的过程都令人心旷神怡。如果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绘画,周围此起彼伏的“沙沙”声,也会形成一种使人陶醉的氛围,学生用心完成绘画这一静态作业,但画笔与画纸之间因摩擦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似乎是现场唯一向外传递的信息。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内心既需保持平稳,不骄不躁,又要保留一定的激昂成分,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完全映照出学生内心的声音。
第三,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应当充分运用读画技巧,感悟静态画面散发出的动态声音。比如画面中出现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鱼,如何在这一幅静态的画面中添加动态的元素(主要是声音)?当学生充分发散想象力,课堂的趣味性必然能够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和鱼关联最大的,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声音是猫的叫声。故看到鱼之后,很多学生的内心深处会下意识地出现“喵喵喵”的声音,而小猫“围绕着鱼打圈圈”时呈现出的憨态可掬、萌态十足的样子,又会使学生联想到其他声音像鱼缸被打碎的声音、桌上物品被碰触落地的声音等。实际上,一幅静态作品的价值,可以呈现在多个方面,当其中的关联性声音被充分发掘,进而使观者开展丰富联想时,即可说明作品已经获得了成功。
总之,基于不同的切入视角,能够获得不一样的体会。小学美术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个性发展与知识技能习得,既要满足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需要,又要突出情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而养成积极的价值观。在此过程中,如果人为地对感悟方式进行限制,实际上会剥夺孩子的创造性。综合而言,使“好声音”在美术课堂绚丽,有利于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