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良性学校文化过程中教师群体作用及提升路径

2020-12-02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中粮祥云分校

青年心理 2020年35期
关键词:管理者师生建设

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中粮祥云分校 郭 根

学校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学校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文化建设面向的是全体教师和学生,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有一批高质量的教师、学生团体,学校文化建设才能高效实现。本文就构建良性学校文化过程中教师群体的作用进行了思考,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一、学校文化的人文要素分析

(一)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关键人物,任何教育改革都只有经过教师的课上课下实施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效果。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是课程的实际解读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自身的价值观与学校文化内在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对学校管理采取认可还是抗拒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或强化学校文化对师生、家长的影响。

(二)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学习活动时所展现出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行为特征。教师什么样的引导方式,什么样的心态引导都对学生这一主体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学生是学校文化的根基,构建学校文化,目标就是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最优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表达。

(三)家长的主观性

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往往带有很强烈的家庭烙印,基于学生群体特质而形成的学校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背景。个体的差异性使得每个孩子的父母的主观期望大不相同,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度不一致,主观判断而形成的舆论导向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家长往往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沟通交流情况来感知学校文化的细节,这种主观判断效果的信息来源,使得教师成为传递学校文化的重要桥梁。

二、学校文化建设中教师的能动作用

学校文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由各种要素组成,其中课堂文化、活动文化、教师文化、师生文化等成为教师能动作用最突显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课堂文化的引领

课堂是教师的主体,课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要是教师,课堂是展现其生命活力的最佳舞台,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主战场。因此,打造课堂文化,构建理想的新课堂,教师的专业底蕴、专业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和灵性、充满情感和追求、充满探求和体验、充满科学和智慧的魅力课堂。这是一个时间、空间、信息、知识都得到开放的课堂。在开放的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生命得以充盈,人格得以完善。要让课堂生活成为一个让人留念的文化场,需要教师的引领示范。

(二)活动文化的引导

这里定义的活动是指学生参与学校的知识性学习活动和实践性德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实操能力等。宣讲式的学习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体验式学习更加重要。怎样紧扣学校文化来引导学生认知活动内容、参与活动过程、总结活动经验,真正感知活动本身期望呈现的文化传承性和发展性,需要教师的理解把握、引导示范。

(三)教师文化的映射

在一所学校工作,我们常常会提及教师间关系是否融洽,教师团队建设情况如何,教师会怎样思考学校发展,以及自身和同事间的合作问题,这些都源于我们对教师文化的重视研究。教师间的教学研讨、活动参与、信息交流等最为直接,对学校某一政策的理解由于个人观点和态度的不一致,最容易向周围的人传递不同的信号,容易感染他人,形成情绪映射。因此,教师共同努力寻求发展机遇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互助、支持、信任、开放、集体反思和集体效能,这种正向的群体关系有利于推动合作型学校建设和发展。

(四)师生文化的构建

师生文化可说是学校文化的根基。师生文化的构建是在教师与学生彼此情感交流、学习互动等环节逐步积累起来的。教师的言行直接主导了师生文化的发展方向,良好的关系、积极的引导都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文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热爱、尊重、关心、帮助学生,真正做学生的引路人;深入了解学生,从内心深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提升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赢得学生的喜爱;将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变为积极的回应。

三、学校文化建设中教师提升路径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师的发展,学校核心发展力集中体现在学校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上,体现在教师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上。

(一)管理者的决策和领导

学校文化的积淀成型和发展壮大,对其掌控的关键在于管理者的视域,学校组织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反映了管理者的领导力。固有文化的冲击也不例外,领导力强的管理者在继承的同时,会使一切悄然向更好的方向发生改变。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模式等蓝图规划几乎都需要在结合学校实际的基础上,由管理者进行目标定位和实施举措。管理者愿景目标清晰、问题处理恰当、关系维护和谐等都是教师关注并仿效的方向,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审视学校的传统文化,分析教师对文化的积极性或消极性,对比新文化,调和其中的细微差别,管理者才能领导教师向着美好的目标前进。

(二)组建优质的教师团队

1.学校核心文化解读

学校文化要引领师生、家长向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目标努力。每一位教师不仅要成为学校文化初期研究的参与者和研究者,更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而且经过反复酝酿、集体研讨、专家指导、提炼成文的学校核心文化理念需要教师理解并运用,渗透到课堂、活动中,浸润到学生、家长中,扩散到社区、社会中,最终形成学校文化核心磁场。

2.文化孕育团队

文化育人是学校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教师发展的第一要义是文化素养提升,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团队。

第一方面,用文化培养有文化的教师,从四点入手:一是有爱,就是充满爱心、善良可亲;二是有品,就是有高尚的人品;三是有人,心中有人、眼里有光;四是有梦,心怀理想,不忘初心。

第二方面,用文化造就有文化的管理人才,从三点入手:一是有开阔的视野、高远的立意,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二是有领导的气质,管理者就是领导,运筹帷幄,谋划决策;三是有垂范的意识,身先士卒,带头落实。

第三方面,用文化建设有文化的团队,从三点入手:一是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努力;二是有共同的理想愿景,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现代理念、智慧管理的理想学校;三是有共同的文化精神,成为相互帮助和谐友善的团队,成为积极进取执着奋斗的团队。

用学校文化的标准培养教师、造就干部、建设团队,有利于统一思想,瞄准目标,更好地提升学校服务品质,提高办学质量,最终促进师生健康、全面发展。

(三)专业发展和文化融入

有影响力的学校文化,需要一批甚至更多专业能力强劲的教师作为支撑,需要更多人甚至所有人都能向着学校的发展目标努力,最终能融于学校文化,呈现出积极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建立专业发展机制,从聘任、培训、评价、示范、辐射等方面选拔和推动教师发展;开发校本研修课程,从职业操守、教育思想、学科知识、组织能力等方面细化培养教师技能特长;分类研修和考核,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角度,从不同经验层次的新入职教师、成长型教师、成熟型教师等角度制定个人规划,不断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进步。

综上所述,构建良性学校文化,教师群体具有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的决策和领导,决定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大方向;组建优质的教师团体,可以把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专业发展和文化融入,能够促进学校的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者师生建设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窗口和镜子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