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教育党校治理体系的构建

2020-12-02北京教育党校北京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王鸿杰

青年心理 2020年35期
关键词:党政领导党校干部

北京教育党校 北京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 王鸿杰

当前,正值“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规划的重要节点,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探讨推进北京市教育党校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高新时代首都基础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积极助力基础教育党的建设和办学治校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

一、积极贯彻新时代党校建设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新部署、新要求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教育部先后就干部教育、党校工作和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工作发布政策文件,为做好北京教育党校工作,特别是基础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2019 年10 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对新时代党校的基本定位、办学原则、主要目标、职责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2019 年4 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制定了全国教育系统《关于贯彻落实<2018—2022 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教育系统干部教育的培训课时,也特别规定了四个序列的重点培训内容。2018 年12 月,北京市召开“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干部教育政策精神,特别强调要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要突出首都地位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标准要求,坚持首都标准,把握大局大势,强化精准理念,突出目标导向,打造首都品牌,着力增强北京党校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

教育形势新要求和党校建设新变化,是深化教育党校工作的重要遵循。为此,要在梳理巩固现有工作经验和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北京市教育党校系统的组织领导体系、联席会议研究制度、培训对象遴选制度、培训需求调研制度、项目课程论证制度、分层分类培训制度、学习管理考评制度、市区共建共享机制、资源平台开发机制、质量监控保障机制、成果转化推介机制等,确保北京市教育党校系统建设工作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治理的协同性、精准性、有序性和长效性。与此同时,积极发挥北京教育党校在高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应有的作用。

二、精准建构新时代教育党校培训类型项目格局和课程内容体系

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迫切需要。秉承“内容为王”理念,建构既能契合需求,又能满足需求,更能引领需求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内容,是教育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之源。为此,应尊重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的学习需求,引领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根据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的岗位需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成长阶段特征和专业发展需要,酌情参考校长专业标准和北京市校长职级制标准,持续健全任职资格(新任)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体系,加快完善分级递进的培训项目体系,不断深化分类、分层、分岗全员培训,酌情选点开展分区域战略合作,实施个性化的深度培训指导项目,力求“按需施训”“因人指导”“因校因区制宜”,全面提高北京市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履行专业职责的能力和综合素养,助力学校办学治校水平提升和区域教育创新发展。

应探索建构“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实施标准”,服务学员成长,突出育人主线,围绕“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管理科学、治校(教)有方”的培训培养目标,细化、完善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课程,重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建设质量提升”“专业领导力与治理能力”“意识形态工作”“德育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思维训练”等课程研发。探索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示范性精品课程孵化模式与培育机制,建设一批具有针对性、引领性、前沿性且能够满足学员需求的精品课程及在线教育课程。

三、创新、优化新时代教育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组织模式和实施方式

适切、人文、便捷、高效的组织模式和培训方式,是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为此,应注意丰富完善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组织模式,坚持集中培训、跟岗学习、同伴研讨、现场教学和个人自学、专业生活、在线研学、实践锻炼有机结合。

应持续强化学员主体、应用驱动、实践导向、能力本位理念,探索“课堂+基地”实训模式,强化专业学习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挂职交流和跟岗学习,开展项目式、任务式、体验式培训,解决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办学治校等领导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要灵活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互动式、观摩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加强案例培训和典型教育,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作用力,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深度参与,培训成果能用、管用、好用。

应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一体化建设,完善学用功能,借势用好官方、第三方教育平台和学习平台,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共享,构建更为便捷高效的网络学习阵地。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并适当增加网络研修比重,探索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受众特点的教育培训有效方式,提高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情区情和校情学情分析、治理改进、办学改革和绩效评估等的能力。注重运用大数据对干部学习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和及时矫正,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现代化水平。

四、着力健全新时代教育党校师资团队和资源保障

党校师资,是立校之本、兴训之源。为此,应进一步健全市区教育党校师资团队的遴选聘用体系、培养支持体系和评价激励体系等治理体系,通过拓展聘用渠道、深化聘用管理、改善规模结构、优化成长环境、创新培养模式、彰显培育重点、健全评价标准、激活评价效能、完善激励机制等途径,彰显需求导向、任务驱动、实践取向、成果引领,激发市区教育党校师资团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系统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着力提升培训设计、实施、评价、研究等关键能力和经验水平,建设具有职业水准、专业权威、贡献精神以及更强职业认同感、专业效能感和事业幸福感的高水平、高影响市区教育党校师资团队。

应创新加强市区教育党校培训保障体系,推动培训文件库、专家库、课程库、素材库、工具库、成果库等六大资源库的共建、共治、共享,系统开发数字化培训资源。按照“适量、精要、管用、示范”原则,组织编写新时代北京市教育党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基本教材,定期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展评、培训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探索项目实施、培训研究、模式推广相融合,建设精品培训项目,生成优质培训成果,打造市区教育党校培训文化,发挥培训品牌示范效应,为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发展提供长线、有效的专业支持。

五、科学构建新时代教育党校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和反馈改进机制

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检视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达成情况、界定培训对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和区域教育的贡献以及促进培训工作再提升都非常重要。为此,应加快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项目团队和参训学员等共同参与的评估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开展常态化监测,用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课程质量、教学质量评估,切实提高培训效果评估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应完善评估工具,从培训设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培训资源及培训组织等方面,设计“培训满意度评价表”,对参训干部的现场表现和治理行为改善、办学实践改进,特别是专业发展规划能力是否提高、专业知识是否更新、专业思维是否激活、专业作风是否优化、专业实践能力是否提升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和鉴定指导。

应建立成果导向的能力评估模型,将干部研修学习与实践改进关联起来,建立健全受训学员后续追踪和评估回访机制。采用多种形式对干部训后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对干部的理念更新、方法水平改进等效果进行评价,酌情组织专家进一步指导改进,并通过学员的后续反馈意见来改进和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切实提高精准诊断、及时干预和个性化服务干部素养提升的水平,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训双到位。

应通过效果评价,系统完善学员的思想教育、学习管理、组织管理和生活管理,做细做实做好对学员的教育、引导、管理、监督和服务,以党校人的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锤炼培育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的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持续促进严以治校、严以治训、严以治学,持续倡导弘扬崇尚学习、改造学习、深化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清朗学风,持续推动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更好地以学立德、以学固本、以学增智、以学促做。

猜你喜欢

党政领导党校干部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一图读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新时代选人用人的基本规范——解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京津冀党政领导纵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浅析对党校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评估应用认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