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文本中的跨族裔家庭教育
——以《无声告白》为例

2020-12-02曾丽华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莉迪亚族裔华裔

曾丽华

伍绮诗(Celeste Ng,1980年—)是新世纪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优秀作家,其处女作《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自2014年出版以来便广受好评。小说叙述20世纪70年代美国米德伍德小镇上一个中美族裔混血家庭的悲剧。作为华裔第二代的詹姆斯在种族歧视文化下形成自卑敏感的性格,竭力想要融入美国社会群体。妻子玛丽琳是美国人,追求与众不同的女性人生,夫妻之间的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导致家庭关系趋向破裂。文化夹缝中的女儿莉迪亚承受不了父母的双重期待而迷失自我,最终放弃生命以实现精神自由。

小说意蕴丰富,情节展开极为机智。“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①伍绮诗:《无声告白》,孙璐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1页。这是小说封面极具概括性的一句话,也是我们对莉迪亚命运最深的感触,她在16岁的花季年华竟然选择结束生命。无声告白,可以说是多种不同关系的揭示与告白,以詹姆斯为代表的美籍华人的告白,以詹姆斯、玛丽琳为代表的父母群体对儿女的告白,以及以莉迪亚为代表的子女对父母的告白。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代际冲突交错在跨族裔家庭中,冰封为坚硬的地表,遮蔽着名校情结下沉重的教育问题。透过文学文本中无声的悲剧故事,引发出关于中美跨族裔家庭教育问题的深沉思考。

一、社会压力下的跨族裔家庭

随着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加,全球跨族裔家庭群体也在逐渐扩大。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汇,不同族裔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成为美国华裔女作家创作关注的主题。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1940年—)、谭恩美(Amy Tan,1952年—)、任璧莲(Gish Jen,1955年—)的创作描摹了一代“模范华裔”的特质和“美国佬”形象。谭恩美的《喜福会》关注20世纪末期中美文化差异,小说以4位中国女性移居美国的生活经历为线索,聚焦华裔家庭的母女代际冲突与文化认同。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表现了中国移民追求美国梦的奋斗历程,探讨了美国华裔双重文化身份的转换与建构、双重价值标准的冲突与调和。①郭英剑、付军岭、刘向辉编:《美国华裔文学作品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18页。伍绮诗的小说具有超越性,《无声告白》将白人女性所承受的性别歧视和华裔在美国面临的种族和文化冲突设置在同一个家庭的屋檐下,探索身份、种族、婚姻、家庭以及个人道路等问题。②张冬梅:《“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论〈无声告白〉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华文文学》2018年第2期。

伍绮诗笔下的詹姆斯,代表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大部分海外华人的形象。美国虽被称为“大熔炉”,“但是国会却害怕熔炉里的东西变得太黄,所以禁止中国人移民美国,只允许那些已经来美国的华人的子女入境”。③伍绮诗:《无声告白》,第41、46页。詹姆斯的父亲是冒名顶替的“纸儿子”的华人一代,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小镇的学校当勤杂工,为保住秘密尽量低头生活以求平安无事。在美华人受到当地美国人有色眼光的看待,无论是外表、口音、穿着,无一不被指指点点甚至嘲讽。作为边缘人物,詹姆斯自卑少言而又渴求认同,当他在劳埃德中学读书的时候,他不愿意让父母接送,在学校不和父母说话,他认为只要穿着校服就可以“假装”成和他人一样,不愿因为“异类”而受到关注。但在以白人种族为中心的权力话语下,他始终无法融入社会群体,记忆深刻的是曾被戏弄的屈辱、无法合群的挫败感。

詹姆斯在哈佛大学学习7年,研究最典型的美国牛仔文化课题,成绩优异的他本有资格留在哈佛大学任职,却因华人种族身份而最终落选,只能接受寒酸的米德伍德学院的聘书。尽管詹姆斯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担任的是大学教师职业,但他的学生并不畏惧或是尊敬他,只因为“他是东方人”,这是20世纪中期在美华人或是移民二代所普遍遭遇的困境。当那个蜜黄色头发的美国女孩玛丽琳对他表示亲近时,他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仿佛是美利坚这个国家对他敞开了怀抱,④伍绮诗:《无声告白》,第41、46页。这种惊喜和安全感多过于爱。突破种族界限,融入美国社会成为主流人群之一,这是詹姆斯的人生愿望。

金发碧眼的白人学生玛丽琳,聪明美丽而又倔强,由于父爱的缺失和母亲的平庸,她一直追求卓而不群及自我的标新立异。母亲认为“女人只要管好家”的落后意识令玛丽琳愤怒,她要反抗男性中心话语对女性的限定。她一直是个优秀的学生,认为自己如同男性一样优秀。高中的她不喜欢家政课,大学的她喜爱物理,能写出小组最完备的实验报告,让男生收起嘲弄的笑容。她喜欢用各种方式让人刮目相看,她的梦想不是当护士,而是成为一名医生——体现睿智男性气质的职业。

詹姆斯认为玛丽琳看上去普通而自然,而这正是玛丽琳所力求改变的。詹姆斯以为他们是契合的,实际上他们却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众不同”和“合群”的对立,种族歧视与性别偏见的社会压力,在他们步入婚姻、组建家庭后才痛切领略到。当时美国一些偏远地方的法律规定,不允许白种人与有色人种通婚。当玛丽琳的母亲发现詹姆斯是亚裔人,试图劝阻女儿的婚事,告诫指出混血儿孩子走到哪里都是不合群的,母亲的不认同招致玛丽琳的嫌恶以及随后多年母女关系的决裂。不合法、不合情的婚姻,注定了这个跨族裔家庭的沉重与伤痛。

美国华裔和美国人在价值观上存在着差异,比起与众不同,华裔更渴望融入社会,然后安安稳稳度过一生,他们努力奋斗,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以利于消解社会习俗的偏见。玛丽琳喜欢冒险反叛,身怀梦想并且努力去实现,不愿平庸度过一生,以为詹姆斯会理解她的与众不同。在清理母亲的遗物后,玛丽琳决定不重蹈母辈生活,要挣脱家庭主妇与厨房的羁绊,毅然离家出走去继续医学学业。詹姆斯却误解了她离家的原因,以为是他和孩子的亚裔身份使她不堪承受种族歧视的社会压力,夫妻之间的理想信念出现对立,这一切都根源于不同族裔文化的隔阂与冲突。

二、名校情结下的家庭教育

名校情结下的教育设计,这是多数华人及华裔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为华裔第二代,詹姆斯通过勤奋努力,专注于学业以求出人头地。从心理学角度审视,每个人都有实现最高层次的成功欲望,立功立业成为人生抱负。对于华人家庭来说,如果能进入美国著名大学接受教育,那就等同于成功的人生,因此名校情结在所难免。移民作家黄宗之、朱雪梅夫妇创作的长篇小说《阳光西海岸》《藤校逐梦》《未遂的疯狂》等系列作品,描述在留学浪潮下中国学生的名校情结,华人父母倾囊奋斗,设计孩子的专业求学之路,追逐各自的藤校梦想。名校情结下的家庭教育之沉重,是黄宗之夫妇创作教育小说的警世主旨。

教育来源的主要途径为家庭、学校及社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直接深远地影响着孩子的价值体系的形成。为改变寒微的家庭境遇,詹姆斯和玛丽琳都通过自身努力,以优异成绩进入哈佛大学,体会到名校赋予的成就感。成为父母后的他们,自然具有浓重的名校情结,不可避免把自己的期望和遗憾延续到儿女身上,产生名校情结下的家庭教育设计之路。

詹姆斯家育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只有莉迪亚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和蓝眼睛。她成为这个家庭宇宙的核心,被迫承载着父母的名校梦想。“你身上有我的梦想”,这是来自父母的告白。除了一个渴望友情的父亲的梦想外,还有来自母亲的殷殷期盼。玛丽琳反叛传统习俗,追求与众不同的人生,从少女时期就一直优秀拔尖的她过早冲动地步入了婚姻的围城,成为全职太太的她意识到自己理想的幻灭,十分阴郁苦闷,于是,女儿莉迪亚便成了她实现梦想的最佳人选。她希望莉迪亚穿着白大褂,挂着听诊器,在手术室里挥洒自如完成人生梦想。她帮女儿报的是高年级的物理、化学课程,送的书是《人体解剖学彩色图集》《著名的科学女性》等。玛丽琳一心认为莉迪亚非常快乐,热爱学习也立志当医生。在莉迪亚身上,充满了玛丽琳的影子,这是相当可悲的,因此在莉迪亚死后,玛丽琳绝对不愿意接受莉迪亚溺水自杀的事实。

另一方面是父亲的梦想。哈佛大学毕业的詹姆斯最大的愿望就是融入美国社会,变成和当地的美国人一样的人,因此拥有着蓝眼睛的女儿使他看到实现梦想的希望。他希望莉迪亚能“合群”,有很好的人缘。父亲总是询问莉迪亚和同学朋友相处的情况,要是看到莉迪亚拿着电话和朋友聊天,他就会露出很满意、欣慰的微笑。赠送给女儿的礼物大都是书籍,莉迪亚15岁的圣诞礼物,不是女孩子喜欢的项链,而是《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詹姆斯感叹如果年轻的时候读过这本书,那么现在或许会变得更加优秀,于是他将未竟的心愿寄托在莉迪亚身上,当作自己再一次生命的延续。

对于莉迪亚而言,父亲和母亲的梦想是两股具有对抗性的力量,撕扯着她的时间、精力与内心意愿。父母不是把莉迪亚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而是自己生命与梦想之路的延续,他们更在意的是女儿每天离他们的梦想又前进了多少。如儿子内斯所感到“眼前的所有景物都倾斜起来,像是配重不均的跷跷板,他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滑动”,①伍绮诗:《无声告白》,第150页。父母不关注另外两个孩子的生活,他们的家庭系统构成了一种奇特微妙却又摇摇欲坠的平衡。

《无声告白》不断运用倒叙和插叙手法,叙事迂回曲折,情节扣人心弦。读者从一开始以为是莉迪亚的朋友杰克害死她到后来剧情逆转,最终发现真相,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的名校情结导致家庭教育路径的偏离与孩子心灵的创伤。种族歧视、家庭压力令莉迪亚不堪重负,最终选择结束生命,亲情浓雾下的无声告白,传递出振聋发聩的力量。

三、小说的美学意义

习近平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②《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6日。《无声告白》的悲剧叙事,触动我们对跨族裔家庭教育话题展开讨论,探究文学文本的美学意义。在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犹如构建高楼大厦的基石,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日常生活知识的学习、行为评价与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全人指导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重视和优化家庭教育,不仅是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个性,保健身心,使人享有快乐人生及家庭幸福的需要。”③邓佐君:《家庭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页。为人父母,必须具备爱的能力,不断学习以提升教育的能力。沟通与理解,爱护与陪伴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

(一)完善人格

《无声告白》塑造了两代人的生活际遇,突出叙写了玛丽琳与母亲之间的代际冲突。在白人占主流话语权的美国社会,詹姆斯的家庭似乎逃脱不了歧视,詹姆斯及子女遭受的种族歧视,玛丽琳感受到的性别歧视。詹姆斯从卑微家庭中成长为哈佛大学的博士,玛丽琳对单亲家庭中母亲人生的渺小感到愤怒,成为父母后的他们都缺乏健全的人格,去除不了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心理阴影,这势必带来家庭教育方式的失误。

詹姆斯一家没有朋友,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他总在儿子内斯身上看到自己少年时期的阴影和挫败。当内斯在游泳池遭遇白人同学的戏弄而愤怒时,当儿子因身材不够健壮而不能参加橄榄球队或打篮球棒球时,詹姆斯的尊严之梦遭受了一次次的痛苦打击。由于缺乏健全的人格,詹姆斯无法亲近、认同儿子,甚至对儿子探索宇宙的梦想和热情漠然视之。玛丽琳鄙视母亲的传统思想与女性职责的自我束缚,她的人生梦想是成为一名受人敬重的医生,但现实与理想产生巨大落差,成为全职太太的她活得压抑苦闷。玛丽琳的离家出走,使孩子们缺少安全感,深切地感到孤独与恐惧。为讨母亲欢心,莉迪亚开始迎合母亲心意,尽力以父母期望的方式生活。这就告诉我们,为人父母者,确有必要增强心理学知识,尽早化解心结以完善人格,勇敢承认并接纳自己的过去,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培育。

(二)沟通与理解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独立的生命,绝不是父辈实现理想的工具。康德在论述家庭伦理关系时指出:“由于父母生育出的是一个人,不能把一个享有天赋自由的人设想成为仅仅是经过一种物质程序产生出来的一个生命。”①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04页。来自父母双重期望压力下的莉迪亚苦不堪言,“无声告白”也包含着莉迪亚沉痛的告白: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由于之前母亲的离家出走让她恐惧,她天真地以为,如果自己能达到母亲希望的那个样子,母亲就不会再次离家。为了留住母亲,即使她不喜欢母亲的安排,不喜欢物理、化学,也仍然背上书包,接过母亲给她买的书。只要是母亲喜欢的话题,她都点头称是,她一直都明白母亲对她成为医生的热切期望。繁重的课业任务让她无暇参与同学活动,丧失聚会交友的社交机会,成为被边缘化的学校中唯一华人女学生。既然父亲希望她多交朋友,她就摆出有很多朋友的假象,拿着听筒假装和朋友聊天。长此以往,这种做法成为了一种习惯,她的孤独却无人能知晓。

在这个失衡家庭中,莉迪亚唯一的温暖来自哥哥内斯的理解,只有内斯明白她的重负,一直托举着她不至于崩溃。但内斯也帮不了多大忙,他不受父母重视,无法改变母亲的关注焦点。不满于父母的偏心,他曾经在湖边把莉迪亚推入水中又拉上来。他渴望着有机会逃离关系失衡的家庭,逃往心仪的哈佛大学校园。当他厌烦于莉迪亚的羁绊而忽略妹妹的倾诉和痛苦时,莉迪亚失去所寻求的支持理解,于是她走向湖底,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痛苦。

正如小说中一句话所概括: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在父母“以爱的名义”的霸权教育下,莉迪亚生命的凋零给我们巨大触动和震撼。莉迪亚用她的死完成了无声的告白,也挽救了这个垂死边缘的家。她的父母经过对话沟通化解矛盾,最终达到家人之间的充分理解。

(三)爱护与陪伴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氛围极大影响着孩子人格与世界观的形成。爱护与陪伴将营造出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赏识与激励带来教育的成功,否定与指责往往招致失败。詹姆斯的家庭逃避不了社会习俗的偏见,全家人只集体出门旅行过一次,因为肤色外貌不同而被人注视、议论,之后詹姆斯就经常寻找借口躲避于办公室而忽略了亲情的陪伴。身为大学教授,他却意识不到妻子受困于家庭的苦恼,忽视儿子内斯的长处和爱好。假如詹姆斯能够给予家人更多的陪伴,玛丽琳能够给予三个孩子更多关怀和爱护,兄妹之间能够多些沟通与关爱,这个华裔家庭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出现。

内斯遗传了父亲的华人形貌,在学校同样受人指指点点。当内斯在泳池遭受美国同学的嘲笑和戏弄时,父亲无力安慰儿子受到的屈辱,母亲无心去留意儿子的愤怒。自尊坚毅的内斯学习成绩优秀,热爱天文学,有志于探索宇宙,即使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仍坚持不懈地借阅书籍,自己攒钱购买天文望远镜。他如愿被哈佛大学录取,从此拥有真正的自由发展空间。年幼的汉娜自出生起就是“多余人”的存在状态,受到家人的忽视嫌弃,成长为察言观色的乖巧小女孩,她在无人注意的桌下、沙发角落里安静地观察,以收集家人们不要的小物件为快乐。在这个家庭中,缺乏必要的交流与爱护,缺乏孩子们的欢笑,家庭亲情发生了扭曲异化。

四、结语

《无声告白》这部小说广受好评,读者们能从文本中获得强烈共鸣。每一年,都有孩子因学习压力大而自杀的报道,由于抑郁症而沉入生命深渊的事件。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爱的理论指导,理想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理解之后的爱护和陪伴才是孩子安宁心灵归宿之所在。鼓励孩子们保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拒绝,找到真正的自己。

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外来族裔移民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跨族裔家庭以及混血儿的文化认同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问题。家庭教育在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无声告白》不仅是一本畅销小说,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的社会小说,从这个角度看,这部作品将提供判断与思考的范本。习近平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①《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6日。习近平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深有感触,也提出明确要求。家庭教育涉及方方面面,以《无声告白》为研究对象,可以以小见大,分析文学文本中的跨族裔家庭教育失误带来的种种悲剧,探讨社会压力下跨族裔家庭教育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解读文学文本的美学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猜你喜欢

莉迪亚族裔华裔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希腊克里特岛“幽灵孕妇”惊魂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亡命救赎绝地求生,父女情长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摆脱假面,活出自我
21世纪美国族裔文学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