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音乐色彩在民族歌曲演唱中的体现
2020-12-02周秦广州工商学院
◎周秦 (广州工商学院)
新时期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精神文明的关注力度也越来越高,民族歌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心灵,带给人们强烈的听觉感触,因此人们对于民族歌曲的关注力度也越来越高。新时期下,如何将地方韵味融入到民族声乐演唱中,已经成为每一个优秀的演唱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事实上,由于我国各个地区民族歌曲风格差异比较大,音调、唱法类型多样,为地方色彩的融入增添了一定色彩,所以探索民族歌曲演出中地方音乐色彩的融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歌曲的特色
一提到民族声乐,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我国各个地区的各民族歌曲,是一种不同于外来演唱歌曲的艺术。民族歌曲是我国各个地区为了满足广大民众创作的乐歌,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实现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文明历史中,有很多语言艺术,其中民族歌曲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民族歌曲是我国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其是一种反映人民大众生活状态、情感需求、社会经验的歌曲,是普通百姓的生活艺术展现。民族歌曲不仅是记录历史的重要题材,也是宣泄现实生活的重要手段。
我国民族歌曲是民歌与民间各种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并借鉴西洋乐曲的精髓,形成了独属于自身的唱法、表演方式,传达出了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民族歌曲的认知也从以往的书本上升到各个层面,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各种途径来了解民族歌曲。但是由于民族歌曲种类繁多,艺术形式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没有民族背景的听众很难深入理解民族歌曲的内涵,所以在民族歌曲演唱中,需要不断的寻根溯源,了解歌曲的地方音乐色彩,歌曲所在地的演唱特色,从而将更加具有色彩、韵味的民族歌曲展现出来。
民族歌曲是一种以民族语言为基础,通过独特行腔韵味体现出来的歌曲艺术。民族歌曲来源于民间的民歌,其演唱方法是独特,要求在注重演唱技巧的前提下,注重民族整体风格及地方音乐色彩的应用,从而将独特的民族声乐文化、民族特色展现在听众面前。新时期下,民族歌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民族歌曲演唱也受到了诸多演唱者的青睐,可见民族声乐不仅具有明显的民族化、地方化特色,还具有很强的整合性,也就是说民族歌曲的成功演唱是建立在演唱技巧、地方音乐色彩整合基础上,从这一角度看,地方音乐色彩的应用可以让民族歌曲演唱更加美妙动听。
二、地方音乐色彩在民族歌曲表演中的应用价值
在民族歌曲表演中,恰如其分的将地方色彩、韵味展现出来,可以很好的突出民族歌曲的特点。在具体演唱中,可以从服装道具、风格韵味、艺术处理等上将具有地方色彩的要素展现出来,这样可以显著拉近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同时结合民族歌曲的声音需求及情感表达需求,采取相应的发声方法、呼吸原则,以此满足听众的需求。民族歌曲表演的效果与地方音乐色彩的把握情况有极大关联,从某种程度上看,在音乐学院学到的内容是共性的,而舞台表演则是充满个性,而民族歌曲中的地方特色及韵味则是独一无二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时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度,各个地区具有风格、语言、风俗迥异的音乐,民族歌曲中的地方性特色是多姿多彩音乐文化的重要环节。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音乐色彩,如陕北信天游、内蒙古长调、江南小调、土家族哭嫁歌、东北二人转、甘肃青海花儿等。在民族歌曲演唱中,注重这些丰富的地方音乐色彩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民族歌曲的内涵,并且能增强民族歌曲的情感感染力,可以有效拉近演唱者与听众的距离,容易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强化了歌曲表演效果。此外,地方音乐色彩在民族歌曲的应用,还能促进我国独特地方音乐文化的多样化传承,有助于我国音乐领域的多元发展。
三、民族歌曲演唱中地方音乐色彩的体现
(一)注重极具地方特色的衬腔应用
在民族歌曲中,衬腔是十分丰富的,同时其分类上呈现复杂繁多的状况,衬腔不会受到词曲陈述关系的束缚,可以自由的发挥,也能尽情的抒咏,在民族歌曲中,其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感情抒发性及地方色彩。一般情况下,衬腔可以分成一字衬腔、多字衬腔、完整衬句等几种情况,在内容上也极具特色,可以是称谓性衬腔,如树名、地名、花名、人名;也可以是即兴谐音逗趣;还可以是对民间乐器声音进行模拟;也可以是对情感的叙述,如别离之情、相思之情、爱恋之情等。将衬腔应用到民族歌曲正腔中,可以让情感更加率真的流露出来,能带给人感人、亲切的体会,同时也会让民族歌曲更加具备地方特色。
因此,在民族歌曲演唱者中,演唱者要特别注重具有地方特色衬腔的处理。例如在民族歌曲《催咚催》演出中,可以在正词中加入衬腔“催咚催呀金梭,催咚催呀银梭,金梭银梭海棠梭”,可以让歌曲内容得到极大扩充,由衬词、衬腔构成的附加式词句,能实现对正词的补充、延伸,赋予了歌曲更加形象的地方特色,内容表现力也更加充足,可见在实践中,演唱者注重衬腔的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民族歌曲演唱效果。
(二)在咬字吐音中体现地方特色
从我国当前流传的优秀民族歌曲看,均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突出歌曲曲调上,地方语言音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民族声乐演唱者在进行民族歌曲改编、演唱时,是不会忽略能体现作品独特气息的方言风味及咬字吐音技巧。如在我国鄂西南地区的土家族,其地理位置与重庆接壤,大多是土家族、苗族人,语言风格比较接近西南官话,如果在演唱土家族歌曲时,用普通话演唱,就很难体现出其本身的韵味。民族歌曲的发展与地方特色方言有极大关联,要想更加地道的唱出民族歌曲,就需要对民族歌曲所在地的方言有所了解。
将发音吐字的地方性音乐色彩融入到民族歌曲文化中,可以让歌曲更加具有民族区域特点,能带给听众独特的感受。例如在民族歌曲《出来哒》中,主音调是模仿鄂西南当地方言的说话调“出来哒,出来哒,哪个出来哒”,带给人一种似唱似说、有唱有说的体会,从而将当地人的生活风情展现出来。在民族歌曲演出中,要在作品的关键字处理上,注重地方咬字吐音处理,使得歌曲可以更好的展现出生活气息、地方色彩,也体现出民族歌曲的特色、魅力。对演唱者来说,在进行民族歌曲演唱前,必须对歌词咬字发音特点进行深入的思考、推敲,灵活的通过演唱技巧将其体现出来,让听众可以从中感受到民族歌曲的地域特点,增强民族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三)注重发声技巧处理
在民族歌曲演出中,要想更加细致、全面的将地方性民族歌曲作品展现出来,还需要强化声音训练,演唱者只有具有良好的发声技巧,学会科学用声,如理解歌唱器官各方面的作用,了解真声、假声、混声的发声技巧,以此更加全面的展现民族歌曲作品。我国民族歌曲的种类很多,在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人们,创作的民族歌曲也存在各种风格,如江汉平原地区的民族歌曲,是以汉族民歌、南风、楚声为主体结构,其声腔细腻华丽;而鄂东北地区的民族歌曲具有强烈的江南风景之感,音调是以宽徽声韵为主,声腔相对优美、婉转;对于鄂西南、鄂西北的民族歌曲,其以巴风土韵为基础,声腔高亢质朴。对民族歌曲演唱者来说,在进行作品演唱时,还需要了解各个地区的润腔技巧、发声原则,如演唱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山歌时,就需要体会到当地歌曲音调豪放、粗犷豪放的声音特色,并且要掌握滑音、颤音等润腔技术,在演唱过程中结合歌曲实际进行快慢、长短的细致化处理,从而获得良好的表现效果。例如在演唱民族歌曲《花咚咚姐》时,在每一句的结尾都存在一个滑音,演唱者在处理这些滑音时经常会减弱声音,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位置不能随着音调下滑而做出调整,要保证声音可以处于同一个演唱位置。又如民族歌曲《三姐会梳头》中,在乐句句尾也存在一个下滑音,在处理时,要将坦率、真挚的性格、情绪展现出来,并注重与远方喊话的口气语调相互衔接。
在民族歌曲演唱中,还应该注重句尾拖腔处的长音处理,这也是民族歌曲甩腔技巧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在演唱民族歌曲《唱个山歌甩过来》时,在第三节的“唯”与“哎”之处,就需要注重甩腔技巧的应用,其音区跨度比较大,在歌唱时,演唱者需要做好准备,强化头腔共鸣,从而增强歌曲气势,完善歌曲表达。另外,在“哎”字处理时,字头不应该咬得太死,声音力量要稍微轻,从而带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感受,让听众可以从中体会到悠远、高亢的感受,以此凸显作品的内涵。
结 语
总而言之,在民族歌曲演唱中,是否可以将地方音乐色彩体现出来,已经成为衡量民族歌曲演唱质量的关键指标,所以在实践中,民族歌曲演唱者必须通过科学的技巧、方法,将地方音乐色彩很好的体现出来,以此增强民族歌曲的文化性、地域性,提高民族歌曲的感染力,将民族歌曲更加完美的展现到听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