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的“状元情结”

2020-12-02张天野

文史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名臣及第会试

国人似乎有“状元情结”。像粤菜里有名的“及第粥”,大约就是“状元及第粥”的简称。旧小说和戏曲中最受大众偏爱的才子佳人故事,男一号更是动辄头插宫花,身着红袍就成了状元了。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状元呢?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而科举考试又分乡试、会试、殿试等几个层次。这乡试第一称解元,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人称“唐解元”,就是因为他中了南京乡试的头名。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第二称榜眼,第三称探花,三者合称“三鼎甲”。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俗称“登龙门”。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鼎之首,亦称鼎元。

但古时的状元也不全部是殿试第一名。唐郑谷及第后,作《及第后宿平康里诗》,诗中有“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句,但郑谷当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还有更恐怖的:五代时南汉《十国春秋》云“刘龑()定例,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故罗履先《南汉宫词》曰:“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

据考证,中国古代应该有886名状元,现在有姓名可查的也就592人。历史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状元孙伏伽。而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状元刘春霖。戏曲上的状元当驸马,实际上仅唐会昌二年(842)壬戌科状元郑颢一人而已。

古往今来这么多状元中,虽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诗人贺知章与王维、书法家柳公权,宋代的词人张孝祥、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的名臣胡广、杨慎,清代的名臣翁同龢、实业家张謇等。

猜你喜欢

名臣及第会试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论
论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编纂体例
古代科举考试,哪些情况会延期
《朝野类要》入仕制度词汇考释
浅析贾探春与史湘云自卑和中性性格异同
儒将范仲淹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
说“进士”(中)
“先辈”辨正
希望纠正